有一天,一个孩子从我口袋里拿了一张洋钱来玩。 很快,他找到了一根红线,接过它,跑到我面前说:“在外币上钻一个洞,把线穿进去,挂起来。” 在头和脖子上。”我记得:他曾经羡慕过顾客胸前的金鸡心,也羡慕过哥哥胸前的银锁。
现在袁世凯浮雕上那枚新的、光亮的外国钱看起来确实像他们的徽章。 如果你挖个洞,用红线穿过它,挂在头上和脖子上,确实是一个美丽的装饰品。 这时,我正在编一些讲义,起初我对他疲倦的赞美很反感,但听了他的话后,我不得不停止写作。 我钦佩他的发现,但我为自己的思想被习惯所支配而感到羞愧。 我每天都见惯了洋钱,却一直不明白洋钱的真面目。 今天这个孩子让我想起了这一点。
当我们谈论或看到外国货币时,我们总是立即想到它的来源、目的地、效用和其他附属关系。 谁关注“洋钱”的本质? 只有孩子才能看到事物的真实本质。 这就是令我惊讶的地方。
当他们吃饭的时候,更多美丽的诗词就出来了。 他们把一颗花生分成两半,一半附着在胚胎上,他们把它想象成一个“老人”。 如果把下端咬掉一点,老人就可以站在凳子上了。 有一次,他们约我去见花生老人,喝一杯。 只见凳子上摆着一张折纸做成的小方桌,周围站着四个花生米的老人,个个看上去都很活泼,我惊叹于他们的知识渊博和冷漠。
我吃花生的时候,总是往嘴里塞两三个。 谁想仔细看看花生的形状? 谁会乐意剖开花生看看里面的情况呢? 他们注意到了并告诉了我,我才知道如何仔细欣赏。 我觉得这个想象力真是微妙啊! 头颈的姿势,弯腰的姿势,胡须又长又硬,如果再加上一根棍子,简直就是国画里的人物。
他们吃莲藕,并用红线从莲藕片的规则孔中戳出一朵花,用莲藕片作为天然益智玩具的穿线板。 吃玉米,得到一把金珠。 吃石榴并获得一把红色宝石。
他们惊人的知识还不止这些吗?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处处都能发现丰富的情趣,时不时做出令人惊叹的描述。
在我惊讶和感动的同时,我仔细思考了他们言语行为的内容和意义。 我似乎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家庭琐事,不仅仅是一个随时可以忘记的小故事,而它确实蕴含着非常深刻的人生意义。 意义。 我觉得孩子的这种关注与艺术教育、儿童教育有关。 这是人生最可贵、最崇高的心。 应该保护、培育,不应该让它消失。
这种小吃与艺术教育有什么关系? 它与孩子的教育有何关系? 为什么要栽培它? 我的感受是这样的:
孩子们自然会对生活采取特殊的态度。 他们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所想的与我们不同,这是生活的另一个自然方面。 这种态度的本质是什么? 这是生命自然“孤立”的观点。 所谓孤立,就是排除世间一件事的一切关系和因果,单独观看它。 它使物体与异物(如玻璃,它是不良导体)与电流隔绝,因此称为绝缘。 当你孤立的时候,你看到的只是事物本体孤独而纯粹的“表象”。 我们大人一直在世上辛苦的生活着,计较着盈亏,运用着我们的智慧。 我们早已习惯了世间的因果网络,也早已忽视、遗忘了事物的“相”。 孩子涉世不深,眼睛清澈,很容易看到真相并说出真相。 一旦被它们提醒,我们自然会惊讶、感动、着迷。
绝缘的眼睛可以看到事物的内在美并发现奇妙的比较。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你用外国钱作为徽章,你会因为绝缘而看到事物的内在美; 如果你把花生比作一个老人,你会因为绝缘而看到奇妙的对比。
上面例子中提到的外国钱,是我们这个世界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因为生命就是为了生存,而洋钱是能够维持生命的最重要的物质方面,所以人们把洋钱视为间接生命。 为了利润而努力工作的商人,世界上大多数人,每天都在为了外国的钱而奔波、奋斗。 索要外国钱财的目的是为了拯救生命。
但他们不会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为了什么。 他们对外国货币一无所知,并且痴迷于外国货币。 因此,当他们谈论或看到洋钱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受到强烈的感动,所有与洋钱有关的事物都立即在他们的心中被唤起——生活、生计、衣食住行等等,幸福……在此如此一来,外国资金本身就在如此重要的关系下受到压制,让人没有时间去考虑它。 不管洋钱铸造得多么精美,雕刻的质量多么高,在他们心目中,都只是斗争和竞争的对象,是不顾一切的敌人,或者是获取优势和统治地位的手段。 那些注重洋钱纸币图案、样式的人,只是为了防范铜洋钱和假钞。 这是一种谨慎和审查的态度,而不是欣赏的态度。
只有孩子才有欣赏的态度。 他们不了解洋钱在生活中的作用,把洋钱看成像山水树木花虫鸟一样的自然现象,像绘画雕塑一样的艺术品。 事实上,只有在这种心态下,才能看到“洋钱”本身。 即使大人偶尔有欣赏,但与孩子相比也是不自然、做作的。 孩子们看到的外国钱是它自己独立的存在,而不是事物的价格或贫富的标准; 是无用的洋钱,不是能换东西的洋钱。 独立存在、无用的外国货币,就是“绝缘”的外国货币。 当谈到食物和用品时,孩子们也会使用这种“隔离”的观点。
这种态度与艺术的态度是一致的。 当画家描绘一盆苹果时,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苹果是可以吃的或者想吃它们。 他只是观察苹果绿色的“外观”。 画中的路是田野里的一条脉络,而不是一条通向世界的路。 画中的人是一种像自然物一样的存在,而不是有意识的人。 欣赏者的态度也是如此。 这才是真正的创造和欣赏。 因此,艺术院校使用裸体女模特绝非旧伦理所主张的不道德、不道德。 在画家眼中,至少在描述的那一刻,模特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而不是一个性感的女人。 这就是“绝缘”的作用。 绝缘了某个东西之后,它与世界、与我的关系就被切断了。 一个事物所代表的是它的独立状态,我看到的是它自己的“相”。 诗人和画家都必须有这样的心和这双眼睛。 这简直就是小孩子的心和眼睛啊!
为什么这种零食在生活中很有价值? 这个问题是“为什么艺术对生活有价值?” 现在还不能仓促回答。 但我们只想说:
历尽世间磨难的我们,在现实世界、理性世界、因果网络密集的世界里几乎要窒息了。 我们必须在那里找到一些让我们感到安慰的东西,那就是艺术。 在艺术中,我们可以暂时抛开一切的压抑和包袱,卸下平日生活中的苦心,真实地过自己的生活,体会自己无拘无束的生活。 进入这个艺术世界,即美的世界的大门,就是“绝缘”。 它意味着不要用因果关系来看待世界,而是把世界视为一个大陈列室或一个大花园。 这时我们才看到了美丽的艺术世界。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绝缘”的就是世界的“真实”,即艺术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 比如前面提到的这枚外国钱币,从远处看就像是一个浑圆的浮雕。 这正是外国资金的现实。 为什么? 因为它可以换来几升米或者十二分钱,它可以让你富有,它是银子做的,它是我的,……而其他的关系都是除了它自己之外的东西,不是它自己。 多少升米、十二分钱、财富、银子、我等等,都与外币有关。 怎么能说是外国钱呢? 真正的“洋钱”只是我们瞬间看到的圆形浮雕。
理性可以用科学来代表。 科学家看到的世界是一个与艺术完全相反的因果世界。 例如,关于水的真相是什么? 科学家的答案是分析水,把它变成氢气和氧气,说这就是水。 艺术家的答案,如果他是画家的话,就是在画布上描绘水波的瞬间现象。 不过,按照之前的逻辑,氢和氧明明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却和水有关。 怎么能说它们是水呢? 水波的瞬间现象,确实是“水”本身的“真相”。 不过,这是关于科学与艺术的态度,而不是用艺术来诋毁科学。 科学和艺术都想阐明宇宙真理,但路径不同,终点都是哲学。 但两人的态度是,科学是理性的、研究的、奋斗的,而艺术是直觉的、安慰的、享乐的。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我的意图是,既然现实世界无法逃脱理性和因果的网,那么我们的主观态度就应该能够创造一个享受的世界,在那里我们可以得到清爽[精神上的清爽、精神焕发],并恢复我们的体力和认识。我们的生活。 而这种态度就是孩子的态度。
艺术教育就是教人们这种生活态度,教人们用绘画和看画一样的态度对待世界; 换句话说,它是教人们如何隔离,是教人们学会做孩子。 学做孩子,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这种“童心”,让他们长大后永远不会失去。
沉说:如果我们只用理性和因果的心,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看到的只是数万人在打斗、争吵的修罗场。 这是一个多么悲惨的世界啊! 日落、月出、春去秋来,只是催人老去的消息; 山高水长,是人们交通的障碍; 鸟只是提供食物的动物,花只是结果的原因或植物的生殖器官。 更何况,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成为生存竞争的对手,利益与利益相互关联。 人与人之间永远不会有交流,世界上永远不会有平安、幸福、安宁。 “爱”的足迹消失了。 因此,艺术教育是和平与爱的教育。
在人类诞生之初,我们生来就是和平和充满爱的。 因此,孩子生来就有艺术态度的基础。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接触世界的增多,现实逐渐暴露,童年看到的美好世界逐渐破产。 这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 长大后,要么被各种“欲望”所困扰,要么被“物质”困难所压抑。 久而久之,你以前看到的幸福的世界就会变成一个痛苦的世界,根本没有任何“爱”的痕迹。 。 此后的生活就是一场斗争直至死亡。 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一致步骤,也是眼前的实际情况。 多么悲伤! 避免死亡是不可能的,但谋生之前的平静与爱的喜悦是可能的。 世界上教育孩子的人,家长老师,千万不要批评孩子痴呆,不要指望孩子能像大人一样,更不能把孩子变成大人(请参考我在本期第七期和第八期的话)卷的《教育杂志》【即“孩子的成人化”】),最好在他们身上保留和培养一点痴呆,直到他们成为成年人。
这种痴呆是孩子般的纯真。 童心对于大人来说是一种“乐趣”。 培养童心就意味着培养乐趣。 孩子的生活充满乐趣。 他们为了好玩而玩耍,为了好玩而忘记睡觉和吃饭。 我家孩子在游戏中睡着,半夜起来玩游戏是常有的事。 想必,世界上的孩子,一定都差不多。 当他们为了好玩而迷失时,他们经常会做一些他们不能做或不可能做的事情。 结果,他们跌倒或受伤。 这对于我家的孩子来说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然而,这种完全以玩乐为基础的生活,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自然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一个和孩子一样的大人,他们一定会疯掉。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享受一点童趣的。 我所说的培养,是指家长和小学老师要趁机鼓励、修正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适当的鼓励,过度的纠正。 最重要的时期是十岁左右,逐渐了解人事的时候。 爸爸妈妈的日常态度,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已经完全学会了。 因此,大多数十三、十四岁的孩子在形式和内容上完全是父母的化身。 这是我多次遇到的真实情况。 十三、十四岁以后,我渐渐长大成人,视野逐渐开阔,外来印象也夹杂其中。因此,即使内容不变,形式也大多略有变化,并不完全是模仿我的。父母。 然而,根本性的转变已不再可能。 因此,七八岁到十三、十四岁这个时期是教育最关键的时期。
普通家长和老师,总之,把教孩子成人作为唯一的教育目标。 这是一个大错误。 只见一位绅士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客客气气,站起来,鞠躬,脱下帽子,慢慢地走,低声说话,恭敬谦虚……还有一位妈妈把钱存到银行,银行给了她是一个小型青铜雕塑。 当她的存钱罐满了时,她会为她五岁的孩子储存硬币。 他还告诉我,这个孩子已经懂得存钱了,并为他感到骄傲。 还有另一类顾客,其中大部分是女性顾客,帮助实现了这一目标。 他们带来了一块手帕(里面有一些蛋糕和其他礼物,用我们的方言称为“手帕”)作为客人。 他们看到孩子后,就从身边掏出两枚硬币递给了他。 当着父母的面,放进自己的小包或者小手里,认为这样既礼貌又大方。 在我们农村,稍微高一点(?)的家庭来客时,总是有这样的习俗。 所以,孩子无论两三岁,都懂得储蓄,拥有私有财产。 这些都是摧毁他从小的童心的事情。 礼貌和节约本来就不是邪恶的事情,但从浩瀚伟大的人生来看,它们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事情。 从小就教他把注意力放在这些琐事上,就是从小压倒他,叫他低头,叫他走窄路。 这是怎样的教育?
但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培养童心呢? 总之,我们要处处摒弃成规,不恪守传统,不顺应环境,不追随习惯,而是培养一颗新的、纯粹的“人”心。 对于世间的事情,必须教导他用这颗新的、清净的心来接受它,或者用这颗新的、清净的心来批判、做出选择并执行。
正是这种心灵理解了宇宙和生命的永恒奥秘。 正是有此心,才能获得人生最高的法乐。 这是孩子天生就有的心,不需要父母或老师来教导。 只要父母和丈夫不破坏它,而是培养它,就足够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