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融合体现在民生细节里我在香港上学、成长

91百科网 50 0

我在大学工作的30多年,恰逢深港关系不断融合发展的30多年。 我亲眼目睹了两地从交通“硬联通”,到民生“软联通”,再到民心“心连心”的转变。 我相信深港交流、合作、发展的主基调不会改变。 未来,两地将在教育、科技创新、产业等领域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罗轩

深圳市政协香港区委员、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科学技术协会副会长。 彼于香港高等教育机构拥有逾30年工作经验。 曾担任多个高级行政职务,见证了深港两地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 她自1992年起在香港理工大学工作,期间协助大学发展内地事务,并在内地建立了6个区域基地。 2019年至2023年,她担任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内地事务及创业),期间领导了一个大型创业旗舰项目,培育了超过600家初创企业。 为促进香港青年发展,加强香港与内地教育合作、科技创新合作、产业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担任深圳市第七届政协委员。

我在香港新界元朗上小学和中学。 以前我对深圳知之甚少。 但随着深圳与香港的联系不断加强,我对深圳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深港融合体现在民生细节

我在香港上学并长大。 我在香港大学学习数学。 毕业后,进入香港理工大学从事行政工作,并获得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研究硕士学位。 2009年,我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我母亲的祖籍在广州。 参加工作之前,我只知道深圳是同根同源的邻居,对其他地方知之甚少。

记得第一次来深圳是在上小学的时候。 当时,两地之间只有一个通关口岸——罗湖海关。 妈妈带我回广州探亲。 我们背着大大小小的行李,乘坐一趟又一趟火车,走过罗湖大桥,然后坐火车去广州。 交通不方便、设施不完善、路途遥远、人多,是我儿时记忆中对深圳的模糊印象。

参加工作后,我和深圳的接触开始频繁起来。 我在深圳结识了很多同事和朋友,我的普通话也变得很流利。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随着2003年深港通协议的签署,两地居民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深圳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两地通关口岸逐渐增多。 原来只有一个,现在仅公路口岸就有七个,海、陆、空口岸总共有十多个。 港口周边基础设施也逐年完善,两地交通更加便利、顺畅。 这从深港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融合的深入就可见一斑。

2018年,广深港高铁开通。 深圳与香港之间仅需十分钟车程,让深圳与香港的联系更加紧密。 我现在往返于两地之间,我最喜欢的交通工具就是高铁。 不仅速度快,而且与地铁无缝连接。 童年记忆中那个遥远的地方,现在几乎就在步行距离之内。

深港生活圈也逐渐形成。 过去,很少有香港人来深圳工作。 如今,不少香港人不仅来深圳工作,还热衷于到深圳旅游、消费。 假期期间,深圳的商场、口岸随处可见香港人的身影。 内地餐饮品牌也开始进军香港市场,各种香港品牌也纷纷进入内地。 两地融合发展在民生的细微细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0世纪90年代,大批深圳公务员来港求学。 他们勤奋好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圳公务员组团赴香港学习

我是1992年参加工作的,那一年发生了一件对深圳影响很大的事情,那就是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讲话。 邓小平南方谈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改革开放的概念。 我体会到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重要作用。 我开始更加关注这个邻居。

香港理工大学恰巧当年成立了一个新的中心——中国商业中心,主要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商业进行深入研究。 我是这个中心的第二位员工。 我当时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中国经济进行研究,二是为大陆人提供培训。 当时,内地正在进行金融改革,全国各地团体都来香港“吸取教训”。 其中人数最多、来访次数最多、知识最广的非深圳公务员队伍莫属。 深圳学员学习都很认真。 他们接受的培训主题不仅限于金融领域,还包括公务员制度、市场开放制度、城市规划等。

我从这群培训人员身上看到了深圳市政府的远见。 以人才培养为例,他们不仅在高校接受理论培训,还积极向老师和行业人士交流学习。 他们将利用理工大学与业界的良好关系,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考察、参观活动,与香港银行金融界人士举行座谈会,虚心求教,共同探讨并交流了内地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增进了双方了解,加深了两国关系。

后来,那些经过系统培训的人带着香港的先进经验回到深圳,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共同为深圳的快速崛起注入强劲动力。 可以说,深圳的发展绕过了前人走过的一些弯路,展现出巨大的后发优势。

改革开放后,深圳实现了经济发展。 回想起来,深圳当时的很多决策都非常具有前瞻性,虚拟大学园区的建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深圳建设虚拟大学园吸引多所香港学校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深港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等联系进一步加强。

当时的深圳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蓬勃发展,对智力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当时深圳的大学资源非常稀缺。 为了聚集更多的科研创新力量,补充后续发展的人才和技术资源,深圳于1999年建立了虚拟大学园,这是我国第一个整合国内外大学资源、以创新产业为基础的虚拟大学园。 ——一园多校、市校共建模式的产学研示范基地。 建立虚拟大学园的重要目标是利用大学背后巨大的科技动力。

当我听到“虚拟大学校园”的概念时,我感到非常震惊。 当时互联网技术虽然发达,但是远程学习还没有普及,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概念。

深圳以市政府的名义“传播英雄帖”,展现了十足的诚意:只要加入虚拟大学园,不仅提供政策优惠,还提供办公场地等一系列资金支持。 优惠的条件吸引了包括海外、香港和内地在内的大批大学加入。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六所香港大学于2000年左右相继加入虚拟大学园并开设办事处。

在虚拟大学园区内,每所入驻的大学都有一间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办公室。 香港的六所大学都是从这样的小办公室起步,逐渐发展壮大的。

还记得刚进入南山区虚拟大学园时,看到的都是国旗。 风一吹,彩旗在空中飘扬,像一支和谐的舞蹈,美丽极了。 公园里也出现了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当时我们的办公室距离这里步行15分钟。 我和同事们每天都跑在这里,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规划着未来在哪里建造建筑,想象着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建设虚拟大学园区可以说是深圳做出的又一前瞻性、战略性决策。 因为这些大学来深圳设立办事处后,带来的好处很快就显现出来了——大学的人力资源、科研、教育资源也随之而来,一批批的科研项目也来到了深圳。 虚拟大学园的建立也极大增强了内地与香港大学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为两地大学科研资源流通和成果转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

入驻虚拟大学园区后,利用深圳高端人才成本低廉的优势,不少香港学校的大学教授喜欢来深圳做项目,带来的科研合作项目也越来越多。

香港理工大学的科研优势也通过合作逐渐显现。 同时我们了解到,国家对自然科学项目有资金支持,但资金只能在国内使用。 如果我们想要获得资金支持,投入自己的力量用于国家的科研和建设,就必须在国内拥有自己的法人实体。

当时深圳市的相关领导理解了我们的困难,向我们发出了邀请:“你们想在深圳建一个研究院吗?”

经过综合考虑,香港理工大学领导最终做出了启动的决定。 其实当时其他地方政府也向我们伸出了橄榄枝,但我们为什么选择深圳呢? 时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圳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加上经济发展迅速、高科技产业配套设施齐全,所以深圳是我们发展的首选在大陆设立研发基地。”

双方合作意向达成后,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正式进入筹备阶段。 我深入参与了整个准备工作。

2001年,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正式成立。 我们是深圳第一所公立院校的香港大学。 剪彩当天十分热闹,深圳市主要领导也到场。 媒体纷纷报道此事,吸引了多所大学来到深圳。

深港融合体现在民生细节里我在香港上学、成长 深港 香港理工大学 第1张

2005年,香港理工大学加入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第一所正式落户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香港大学-研究基地。 2010年,12500平方米的香港理工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落成。 我们与深圳的合作形式更加丰富。

从不足100平方米的办公楼到12500平方米的产学研大楼,仅用了10年时间。 这10年里,我们周围不断有新的大楼拔地而起,新的大学也搬进来了。我们的大楼建成后,邻居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香港的学校来了,内地很多一流大学也来了。 整个公园一片欣欣向荣。

刚搬进产学研大楼的时候,我和同事还在感叹办公空间终于变大了。 没想到,转眼间,在深圳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重视下,学校发展迅速。 现在看来,这座建筑并不是很大。 够了!

积极寻找两地差异的解决方案

在研究所开展具体工作时,我们遇到了新的困难——规则不同。 深圳和香港虽然同根同源,但差异仍然非常显着。

审计差异是我们首先头痛的问题。 内地审核周期为1月至12月,香港审核周期为7月至次年6月底。 我院既是深圳的公立院校,又是香港理工大学的分校。 由于我们的双重身份,我们必须遵守深圳和香港不同的规则。 怎么做? 最终大家只能反复沟通调整,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地都能接受的巧妙方案——将审核周期调整为六个月一次。

当时负责会计工作的同事也是香港人,对内地会计知识了解不多。 他只能边走边学、边用边学,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普遍感觉“每一天都很累,但每一天都在成长”。

对于这种两地差异带来的“不便”,我和同事只能迎难而上,想办法一一突破。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会尝试解决它。 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为后来进入该领域的大学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香港大学科研实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后,我们申请了多个国家的科研项目。 学校的教授和学生也开始加入国家科研团队。

根据过往经验,尽管香港科研能力较强,但由于多方面考虑,仍无法参与国家科研项目。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后,为促进各方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 整个虚拟大学园区的研究人员每天都聚集在一起,一起喝咖啡和茶,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并逐渐建立了各个主题的合作信任。

慢慢地,香港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的实力和诚信开始得到国家的认可,我们也被批准参与一些国家级的科研项目。 2010年,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空间精密机械技术联合实验室”。

为支持国家探月工程,香港理工大学容启良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多年来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专家合作,研发了多款空间仪器。 其中包括2019年“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月球背面探测任务使用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天问一号”使用的“火情监测相机” 2020年。2020年,香港理工大学为“嫦娥五号”研发的“地表采样执行装置”也参与了国家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成功带回了一把月壤。

得益于香港理工大学的示范效应,现在越来越多的香港学校科研力量有兴趣加入各项国家科研项目。 2022年,国家宣布正式启动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并首次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选拔有效载荷专家。 从此,香港市民也有机会参与国家载人航天工程。 此举体现了国家对香港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认可,以及对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认可。 这也是香港与内地联系更加紧密的见证,将激发科研人员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深港一体化发展需要一些熟悉两地的中介机构发挥衔接和引领作用。

深圳注重效率和研究

2021年,我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深圳市政协委员。 这让我感到意外,因为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对深港两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也一直把推动深港融合发展作为自己的追求和使命。 担任深圳市政协委员后,我可以调动更多资源,为推动深港融合做出更多贡献。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的生活就离不开研究。 我一直认为,用研究和数据说话是最客观、最能反映事物真实面貌的。 深圳政协每年都有几个课题需要政协委员进行实际研究。 我很欣赏这种务实的做事方式。 我参与过跨境儿童通关问题的研究。 几位团队成员实地走访现场,收集问题,调动各种资源,尝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制定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有意义的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政协每次的研究工作都做得非常扎实、非常到位。

深圳也是一座高效的城市。 当我第一次提出建议时,我立即收到了反馈。 他们不仅会告诉你他们收到了你的意见,而且还会很快回复具体进展。 事实证明,“深圳速度”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肌理之中。

深圳创业投资日有香港场

2023年,深圳政协召开涉港澳座谈会。 我在会上提出,希望有一个平台,方便香港创业团队集中精力推广企业。 现场被告知深圳有“深圳创业投资日”,会后可以参加。 我记得很清楚,会议于18:00结束。 18时30分,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来找我预约,商谈具体事宜。

几天后,会议召开了。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科创委主要领导,以及香港六所大学的领导莅临。 大家最终商量,决定在每月的创投日为香港的初创团队留出路演时间,让他们展示香港的科研创新能力。

2023年4月8日,香港大学创投日来了! 我带领一批创业团队到坪山参加活动。 一到现场,我们就震惊了——场面非常盛大,有100多名投资者在场。 要知道,以前带队出去的时候,都是要一一去的,但现在好多了。 一个区域一群人,一次可以认识100多个投资人!

参加创投日的团队成员回到香港后都非常兴奋。 有人拿出一把名片给我看:“罗校长你看!名片真多啊!” 自此,参加深圳创业投资日成为香港大学创业团队高度重视和向往的事情。

▲龙年伊始,罗轩(中)与香港理工大学团队参加深圳创业投资日活动。

后来,每月8日被定为香港的特别活动。 我每个月都会带着不同的初创团队参加创业日活动。

这件事最终实现了双赢:深圳给了香港学校创业团队一个施展能力的平台;深圳给了香港学校创业团队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 港校创业项目集中亮相,为深圳这个创业热土注入新的吸引力; 而在深圳的投资者市场上,你可以找到很多来自香港的优质项目,你会更喜欢深圳这片热土。

深港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成为见证深港融合30多年的香港人

站在新时代的前沿,相信深港两地在交通、民生、就业等方面已经有很多合作,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在新兴领域进行更多探索如节能减排、智慧城市建设等。 元合作模式。

作为一个见证深港融合发展30多年的香港人,一路走来,我收获了很多温暖和感动,也看到了两地从民生到民生的变化。联系。 我深切感受到,深港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我相信,深港两地只要充分调动优势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就一定能够站在新时代发展的前列,乘风破浪。

口语时间

2024 年 1 月 30 日

口腔位置

深圳政协文史馆

本期深圳晚报记者 成功 秦瑶

标签: 深港 香港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已有39051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