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小组模式在县级医院护理科研能力提升中的效果

91百科网 64 0

概括

目的

探讨科研小组模式对提升县级医院护理科研能力的效果。

方法

建立护理科研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组成,制定工作职责。 通过循序渐进的科研内容和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实施分层、有重点的科研培训。 通过填写科研辅导申请表,提供个性化、渐进式的科研指导。 服务。 通过撰写读书报告、进行文献报告等方式开展口头和书面文献阅读活动。 通过分析护理科研实践、科研产出数量、科研能力提升情况来评价科研小组模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

成立2年来,科研团队开展科研培训37次,通过公众号推送科研材料33份,指导科研项目23个,成功申报项目6个。 参加文献阅读报告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得分由培训前的44.24±19.12分提高到培训后的53.57±13.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科研小组模式有助于提升县级医院护理科研能力。

护理科研能力是指运用科学方法不断探索和解决护理领域问题的能力。 护理科研能力的水平直接影响护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县级医院。 自2016年推出“院政合作”模式以来,已成功转制为三级综合医院。 虽然医院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但护理科研实力却相对滞后。 国内一些学者采用科研小组模式提高护理科研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实施对象主要是三级医院的护理人员,并未覆盖整体学历低、科研基础薄弱的县级医院的护理人员。 因此,本研究将科研小组模式应用于县级医院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培训,探讨其在县级医院的适用性,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医院基本情况

医院是溧阳地区最大的县级综合医院,是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大学、南通大学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常州卫生学校的临床教学医院。 2017年9月,医院新院区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设有临床科室28个,护理人员711人,其中护士171人(24.05%),执业护士267人(37.55%),主管护师227人(31.93%),副主任及以上护士46人(6.47%)。 在科研团队成立之前,医院护理人员对科研的认识不足。 他们在晋升职称时才写论文,其中90%以上发表在省级或国家级期刊上。 护理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较少; 医院成立以来,仅申报了2个护理项目,项目负责人均为护理经理。 临床一线护士参与护理科研的程度较低; 医院科研投入有限,多集中于临床医疗,护理研究外部支持不足。 由于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医院护理研究多年来停滞不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士的职业晋升和护理队伍的长远发展。

护理课题组模式在县级医院的应用

2.1 组建团队

基于医院护理科研现状,护理部牵头成立护理科研团队,旨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激发护理人员的科研热情,积极参与科研实践。 科研团队共有成员8人,分别来自护理部、内科、外科、手术室和门诊部。 人员较为固定,其中护理教研室主任1名,具有科研经验的护士长1名,护理骨干6名。 团队成员学历为硕士学位3人,学士学位5人; 职称如下: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5名,执业护士1名; 2名护理研究生分别担任护理科研团队组长和副组长。 。

2.2 明确职责

护理科研团队主要负责医院护理科研的培训活动,定期组织学术交流,营造医院护理科研氛围,提供有针对性的科研指导,协助数据处理、论文撰写、项目申报等。 组长在护理部领导下制定本组年度工作计划,组织院内护理科研培训,指导组员落实本组工作。 小组副组长协助小组长开展小组内工作,负责小组成员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小组活动的组织与宣传,小组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小组成员按时参加小组活动,协助完成小组作业。

2.3 具体实现

护理科研组主要围绕科研培训、科研辅导和文献阅读三部分开展科研活动。 科研培训覆盖全院护士,科研辅导针对申请项目或撰写论文的重点科研护士,文献阅读针对愿意从事科研工作的高水平护士。 学术护士。 科研团队将三部分有机结合,通过科研培训提高护士科研能力,奠定科研基础; 组织文献阅读,提高护士批判性思维,明确科研方向; 并提供科研指导,提高护士科研意识,落实科研实践。 群组模型的具体实现路线如图1所示。

2.3.1 培训内容递进

护理科研团队根据医院实际护理科研和前期培训需求调查,参考王志文主编的《护理科学研究方法》、张世清主编的《现代护理科研选题导论》、李政[]、胡艳[]主编《护理研究方法》,主编《护理研究》并制作培训课件。 理论培训循序渐进地跟随护理科研的步骤,内容由浅入深,包括文献检索:常用中英文数据库的功能介绍及使用流程,以万方医学网、Pubmed数据库为基础作为例子。 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技巧和文献阅读管理工具的介绍和使用。 科研设计:护理科研设计概述、常见研究设计类型(如横断面研究、相关研究、准实验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 数据收集:数据类型、数据收集方法以及数据收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统计分析:SPSS软件功能介绍、SPSS软件的主要应用(如数据录入、t检验、χ2检验)。 论文写作:论文写作标准及误区、核心期刊概述、常见论文写作类型(如综述、案例、调查)。 项目申报:科研项目选题来源及科研项目建议书撰写标准。

2.3.2 培训方式灵活多样

科研团队每月安排科研理论培训1至2次,每次培训时间30至60分钟。 科研理论培训内容包括。 文献检索方面,采用基于案例的学习(CBL),通过案例演示文献检索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文学阅读采用批判性文学阅读方法,组织文学阅读报告、文学阅读比赛,分享阅读。 经验和结果。 科学研究设计将研究报告规范与已发表的核心期刊文章相结合,描述不同的研究设计类型,例如用于随机对照试验的 CONSORT 语句、用于观察性研究的 STROBE 语句、以及用于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 PRISMA 语句。分析[]。 ]。 在数据收集方面,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将不同研究设计类型、不同层次文献的数据收集部分组织成案例,通过比较分析进行科研训练。 统计分析方面,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设计、数据类型,通过思维导图讲解统计方法的正确选择,并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SPSS软件操作练习。 论文写作,根据论文写作模板和研究报告规范指导论文写作培训,避免论文写作误区,明确论文写作规范。 项目申报后,以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院外专家进行理论讲座。 同时,科研团队负责人负责将培训资源上传到“LY护理研究之家”公众号平台,让护理人员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

2.3.3 分层关注培养对象

针对不同学历、职称、科研意愿和基本科研特点的护士,采取分层培养模式,满足其培训需求,提升培训效果。 基础组成员都是普通护士,有强烈的科研愿望,但科研基础为零。 培训目标是掌握中文数据库文献检索方法、科研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论文写作格式。 骨干队伍成员均为专科护士,科研愿望强烈,但科研基础薄弱。 培训目标是掌握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方法、文献阅读方法,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步骤,以及论文写作和标书写作方法。 核心团队成员均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护理管理人员。 培训目标是掌握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步骤、论文写作和标书写作方法。

2.4 科研指导

2.4.1 个性化重点辅导

县级医院的护理人员科研基础薄弱,最希望得到一对一的指导。 科研团队制定了院内护理科研辅导申请表。 护士在论文写作或项目申请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填写科研咨询申请表,寻求科研团队的专业指导。 科研团队将根据护士的咨询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其积极参与护理科研活动,提高医院护理科研产出。

2.4.2 渐进式预咨询

在科研团队明确每个项目的申请之前,申请人在医疗福利系统的护理科研申请管理栏中上传项目申请表。 科研团队的两名护理研究生负责项目申请表的第一轮预咨询。 意见汇总后送至科研项目讨论组,项目申请人根据指导意见进行修改并再次提交。 护理部从科研选题、研究设计、研究基础、申请人的科研能力和投标书写作规范性五个方面对申请人进行评价。 遴选最佳申报项目,邀请院外护理专家进行第二轮预咨询,完善项目标书,提高命中率。

2.5 文献阅读

2.5.1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读书报告

阅读文献可以为护理人员的科研活动指明方向[],是护理人员提高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是促进科研产出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文献阅读效率,充分挖掘文献内容,科研团队开发了基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报告模板。 内容包括文章标题、第一作者背景、研究地点、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纳入与排除)等。 标准、抽样方法、分组方法、样本量)、测量指标、数据收集方法、干预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成果、研究结论、研究局限性和参考文献(数量、质量、相关性)等。

科研小组模式在县级医院护理科研能力提升中的效果 论文写作 文献 护士 第1张

2.5.2 基于研究报告标准的文献报告

科研团队从全院工作2年以上、具有学士以上学历、愿意参与护理研究的27名护理人员组成文献阅读汇报组。 他们每月组织文献报道活动,分享文献阅读、文献报道的心得。 需满足以下条件:在核心期刊或SCI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近3至5年中英文文献,且文献内容与本专业相关。 报告内容结合阅读报告和研究报告的标准,PPT报告按照文献阅读报告流程进行(图2)。 审核员从文献选择、PPT制作、自我反思、PPT报告、文献延伸等方面进行报告和评价。 科研团队领导总结汇报过程中的优缺点并给予针对性指导。

2.6 数据来源

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科研项目数据来源为医院科教部。 对参加基于研究报告标准的文献报告培训的护士在干预前后采用科研能力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内容包括问题发现能力、文献综述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6个维度共30个项目。 采用 5 点李克特量表,“做不到”得 0 分,“很少能做”得 1 分,“仍然能做”得 2 分,“经常能做”得3分,“能做得相当好”得3分“得4分。分数越高,说明护士的科研能力越强。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1,Cronbach's α系数为各尺寸为0.655~0.760。

2.7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测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主要用例数和百分比描述。

县级医院护理课题组模式的有效性

3.1 科研团队的科研实践

2021年至2022年,科研团队共组织科研培训37次,通过“LY护理研究之家”公众号上传培训教材33份,累计浏览量超过3000次。 共辅导科研项目23项,其中江苏省医院协会项目1项、常州市卫健委项目1项、中华医学会杂志护理学科研究项目3项、临床医学科技项目14项承担江苏大学科研项目、院级项目4项。 咨询对象中临床护士7人,占30.43%; 临床护理管理人员16人,占69.57%。

3.2 护理研究成果输出

护理科研组成立两年来,护理人员科研产出虽然有所下降,但科研质量明显提高。 核心期刊和SCI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和比例均实现突破。 2020年发表的此类论文比例仅为1.41%,2021年将增加到8.82%,2022年将增加到14.81%,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参加科研培训的护理人员共发表核心论文5篇、省级期刊63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55.74%。 我们在护理发明专利和立项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成功申请发明专利2项,立项医院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2项,江苏省医院协会项目1项,全部为护理课​​题组辅导项目,其中科研团队成员担任项目负责人有3个专题,担任项目组成员有3个专题(表1)。

3.3 参加文献阅读报告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得分

参加科研组文献阅读报告的37名护理人员科研能力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县级医院护理课题组模式的经验与思考

4.1 成绩与不足

医院实施护理科研小组模式以来,护理科研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2021年获批护理科研项目6个,这在医院护理项目申报史上绝无仅有。 2022年,医院护理人员核心期刊和SCI期刊论文比例达到14.81%。 科研成果质量较以前显着提高。 原因可能是:医院对护士职称晋升提出论文要求,激发了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的积极性; 护理教研组开展的活动,提高了护士的科研能力,帮助临床护士开展科研实践。 然而,发表的护理论文数量并没有增加。 分析原因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临床一线护士工作量增加,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写论文; 论文提交周期长,且本研究仅追踪小组成立后的短期和长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课题组的科研指导主要以项目应用为主,论文指导数量相对较少。 总而言之,科研小组模式可以促进县级医院护理科研水平的提高,但也需要提高医院的科研服务能力,搭建科研平台,提高护理科研内容。科研小组模式。

4.2 困难及对策

4.2.1因地制宜构建县级医院护理科研人才金字塔

县级医院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意识淡薄、科研条件有限,阻碍了科研的发展。 科研人才是科研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合理利用现有人才,培养后备人才。 本研究根据县级医院的实际情况,将护理人员分为基础群体、骨干群体和核心群体,构建护理科研人才金字塔。 其中,基础组成员为普通护士,缺乏科研经验和知识,注重巩固科研理论知识和技能; 骨干组成员为具有基础科研知识的专科护士,注重培养科研意识、提高科研主动性、激发科研行为; 核心组成员为具有科研经验的护理管理人员,重点提供科研指导、搭建科研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输出。 通过构建适合县级医院的护理科研人才金字塔,为科研成长定位不同类型的护士,充分发挥医院护理人才的优势,为后续的科研发展奠定基础。

4.2.2因材施教设计县级医院护理科研培训项目

研究表明,学习材料的难度、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教学方法的呈现、教学设计的水平等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本研究根据护理人员的学历、科研兴趣、科研经历和科研能力等进行分层培养,遵循护理科研的基本步骤,从以下7个模块设计培养方案:文献检索、文献阅读、科研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论文写作和项目申请。 根据培训模块灵活选择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循序渐进,避免短期高强度学习增加护理人员的培训负担。 注重科研训练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加深基层团员对科研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培养骨干群体成员的科研思维,增强科研自主权; 保障核心组成员的科研发展并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持。

4.2.3 顺势而为,释放县级医院护理科研潜力

县级医院缺乏高水平科研人才和科研平台【】,需要与临床院校紧密合作【】,依托院校优质资源,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建设科研成果团队。 作为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大学的临床教学医院,医院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科研培训活动,申报校级护理科研项目,邀请护理专家指导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开展,并充分利用学校的学术资源和学术团队。 提高医院护理科研水平。 2016年,医院启动“院政合作”模式,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合作办医。 从硬件集成到软件集成,始终以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为目标,人才培养、科研教学、职称评定等也朝着“同质化”稳步推进。 在医院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逐渐增强。 科研团队通过科研培训、科研指导,激发和调动护理人员的科研潜力。

4.3 护理课题组模式在县级医院的实施前景

虽然本研究将科研小组模式应用于县级医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常常遇到科研基础薄弱、时间精力不足、科研意愿不强、科研能力不足等障碍。外部资源。 因此,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今后县级医院推行护理课题组模式的前提。 要加大护理科室层面的宣传力度,提供政策支持,转变培训方式,保证护理人员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护理人员参与科研是关键。 引入考核机制,组织科研活动,以赛促学,以学促用,不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且加强内部交流和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当然,护理科研组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吸引更多优秀护理人才加入,进一步丰富科研组模式的内涵,以满足不同层次护士的科研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搭建科研实践平台,推广科研成果。 输出。

综上所述,科研小组模式对提高县级医院护理科研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然而,这项研究仅报告了科研小组模式的短期效果。 后续研究需要丰富科研小组模式的内容,跟踪其长期效果,进一步验证科研小组模式在县级医院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扫描二维码关注“医学科研管理空间”公众号

标签: 论文写作 文献 护士

发表评论 (已有40096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