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总复习精编全册知识考点复习资料(观察)

91百科网 42 0

9 总体回顾

编写知识考点综合复习材料

1:观察物体

1、一般从前方、左侧、上方观察物体

2. 给定一个从一个方向观察的图形,用一个小立方体来放置它。 放置它的方法有很多种。

3. 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排列原图。 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放置它。

2:因数和倍数

1. 因数和倍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没有余数的整数,我们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如:12÷6=2,我们说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12÷2=6,所以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数量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就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

2.2、3、5多重特性

个位数为 0、2、4、6、8 的数都是 2 的倍数。2 的倍数必须是偶数。

如果一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则该数是3的倍数。例如:168 1+6+8=15 15能被3整除,所以168是3的倍数。

个位上有 0 或 5 的任何数字都是 5 的倍数。

3.奇数和偶数

整数中,2的倍数的数称为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称为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 × 偶数 = 偶数 奇数 × 奇数 = 奇数 偶数 × 偶数 = 偶数

4.素数和合数

数字只有两个因数:1 和它本身。 那么这样的数就称为素数(或素数)。 例如:2、3、5、7都是质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 1 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因数,则该数称为合数。 例如,2、4、6、15和49都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其中:偶数一定是合数,但合数不一定是偶数。 素数一定是奇数,但奇数不一定是素数。 】

☆质数+质数=合数+合数=合数质数×质数=合数合数×合数=合数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 ,89,97,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并且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长方体有

长方体有 12 条边,对边的长度相等,有 8 个顶点。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正方体有 12 条边,每条边的长度相等。 立方体有 8 个顶点。

立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之和

长方体所有边长之和=长x4+宽x4+高x4=(长+宽+高)×4

正方体所有边长之和:边长×12

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公里km

长度单位率: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dm=10cm=100mm 1cm=10mm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

上下区域:长×宽 左右区域:高×宽 前后区域:长×高

长方体的表面积=上下面积+左右面积+前后面积

=长×宽×2+高×宽×2+长×高×2 =(长×宽+高×宽+长×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任意面的面积×6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平方公里km2

面积单位率:1km2=100公顷 公顷=10000m2 1m2=100dm2=10000cm2 1dm2=100cm2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展率:平方公里、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补充:【平方:12=122=4 32=9 42=16 52=25 62=36 72=49 82=64 92=81 102=100]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称为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 横截面积 × 长度

长方体(正方体)的底面积称为底面积。长方体(正方体)左边或右边的面积称为横截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 = 长 × 宽 × 高 V = a × b × h = abh

立方体的体积 = 边长 × 边长 × 边长 V = a3

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 cm3、立方分米 dm3 和立方米 m3。

体积单位的进展率为:1m3=1000dm3=1000000cm3 1dm3=1000cm3

补充:[立方体:13=123=8 33=27 43=64 53=125 63=216 73=343 83=512 93=729 103=1000]

5. 体积和体积单位

箱子、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通常称为其体积。

为了测量体积,通常使用体积单位。 测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的体积单位是升和毫升,也可写成L和ml。

1L=1dm3 1L=1000mL=1000cm3 1mL=1cm3 1m3=1000L

补充:相邻两个单元名的进度率

长度

米、分米、厘米

10

区域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

体积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000

四:分数的含义和性质

1. 分数的含义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某些物体都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 将整体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每个部分都可以表示为分数。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称其为单位“1”。

将单位“1”均分为几份,代表一份的数字称为分数单位。 例如,小数单位是 。

2. 分数与除法

9总复习精编全册知识考点复习资料(观察) 正方体 第1张

被除数 ÷ 除数 = a ÷ b = (b 不等于 0)

3.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称为真分数。 真实分数小于1。

分子大于分母或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称为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

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数称为混合数。读作几个和分数

4. 分数的基本性质

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则分数的大小保持不变。 这称为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是分数约简、常用分数、分数比较、分数间加减计算的前提。

5. 约简:将一个分数转化为与其相等但分子和分母较小的分数,称为约简。

步骤为:①:求最大公因数

8 的因数:1、2、4、8。

1和2是8和12的公因数,称为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公因数,称为最大公因数。

12 的因数:1、2、3、4、6、12。

例如: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85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2×2=4。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3×3=9。

②: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直至确定​​分子和分母互为素数。

公因数仅为 1 的两个数称为互质数。

两个数字都是素数

1 和任何自然数

两个质数相邻的自然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一个公因数的分数称为最简分数。 化简分数时,将其化简为最简单的分数。 (所有问题的答案必须是最简单的分数)

6、公分母:将不同分母化成具有相同分母并与原分数相等的分数,称为公分母。

步骤:①求最小公倍数

4 的倍数: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12、24、36……是4和6的公倍数,称为它们的公倍数。 其中12是最小公倍数,称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6 的倍数:6, 12, 18, 24, 30, 36, 42, ..

第一种

第2类

第三类

3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3×7=21;

5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5×9=45;

6和11的最小公倍数是6×11=66

14和28的最小公倍数是28;

3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36;

81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81。

16

12

12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2×2×3×4=48

两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些数的乘积。

大数是小数的倍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它既不是第一种情况,也不是第二种情况。 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

②利用分数的基本原理,将两个分数转化为分母均为最小公倍数的分数。

例如:

7. 分数和小数的换算

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小数代表十分之几、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等,因此可以直接写成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然后化简。

将分数转换为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如果无法完成除法,则使用“四舍五入”方法保留尽可能多的小数位。

8. 比较分数与分数、分数与小数

1. 分数和分数之间的比较

如果分母相同但分母不同,则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如果分子相同但分母不同,则分子越大,分数越小。 如果分子和分母不同,则先将分母合并,使分母相同,然后比较大小。

2. 比较分数和小数

将分数转换为小数(或将小数转换为分数)并比较大小

9.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 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相减时,分母不变,只加分子、相减。 计算结果并将其化简为可化简的最简分数。

2. 不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不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先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则计算。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无论是简单计算还是混合计算,结果都必须是最简分数。

※喝牛奶的问题(第99页)

1、如果全部喝完:喝一杯牛奶,看水喝多少次。

2.如果你还没喝完:计算一下你每次喝了多少水和牛奶,然后将它们相加。

5.图形的移动(3)

图形变换方法:平移和旋转。 旋转分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注:1、旋转时(小旗等)是朝上还是朝下,线的长度(旗杆等)。 2. 旋转或平移时图形大小保持不变。

6.折线图

1、单线统计图

只有一根线的折线图称为单折线图。

2、复合线统计图

具有两条或更多条线的统计图表称为复合折线图。

注意: 1. 画线后,标注各点的值。 2、画两条线时,注意每条线是实线还是虚线。

7.数学广角——寻找不良品※来电(第102页)

物品数量

2, 3

4-9

10-27日

28-81

82-243

称重次数

注:1、将称量物品分为三组

2、如未注明缺陷品是轻还是重,则称重次数加1。

复制并打开网站即可下载完整的word教案试卷和PPT课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部教学内容。

标签: 正方体

发表评论 (已有39335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