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代表说的话:
中考还剩下道德、法治、历史。 考生们继续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取得进步。 胜利就在眼前!
对于已经结束的几场考试,上海招聘热线(上海教育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已经发布了正式版的评语。
本文汇总了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理化、交叉学科的官方试卷。 让我们来看看。
2021年上海市中考各科试卷官方点评
中国人
今年的语文试卷“比看起来更有趣”
6月19日上午9点,2021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语文科目顺利启动。 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局邀请相关学科专家从道德修养、文化传承、学科素养、教学实践等方面对试卷进行评审。
1、实施道德教育和价值取向
试卷关注学生成长、文化传承、弘扬工匠精神、体现时代主题。
课上的文字段落摘自教材中的三部经典作品:《卖油人》、《核船》和《漂浮技巧》。 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可以再次领略高超的民间技艺。 课外文学段落讲述明朝成化年间担任巡抚的官员为避免引起百姓抱怨,不带仆人的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正直、自律、清廉的优良传统。
讲解文字带学生走进600多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叙事讲述了一位当代退休工程师对一个玩具进行“微创手术”的故事,体现了对卓越的追求,歌颂了美好的人性。 “综合运用”围绕教材剧创作,让学生感受到“立愚志、打硬仗”的新时代积极向上的昂扬精神。
2、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五育同步发展
试卷延续了之前的古诗词、现代文学、综合应用、写作四个部分,秉承以学生为本、教考一致的原则。 试题涵盖知识积累、理解分析、拓展应用等不同能力目标,坚持政治性、科学性、公平性、规范性。
例如,可理解听写的情境设置渗透劳动教育、贴近学生生活,课本的综合运用和戏剧台词设计融入德育要求,人际交往中礼貌用语的考查等都体现五育并举的理念。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比看起来更有趣”。 文章作者解释了“有趣”,体现了人文关怀。 “生活中大多数人、事、物都是如此”的提示,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开放的视野去发现和理解生命的“意义”。 这不仅避免了学生简单地提出问题,而且还引发了写作灵感。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3、注重语文素养,提高思维品质
试卷反映了对语文素养的关注。 例如,第19题分析的是句子的“语言表现力”。 学生可以从修辞、动词或重复词语的角度回答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综合运用”设计了“以优秀寓言滋养心灵”活动,突出“情境创设”、“文化传承”、“任务构建”、“图文并茂”特色。 以教材剧目创作为重点,要求学生写出演出海报的口号; 运用课堂内外的汉语知识,选择适合主题的创作手法; 最后写出教科书剧本的结尾台词。 在完成试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传统文化的脉搏,聆听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回声。
试题重点考验思维品质。 例如,第15题要求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第7段不能删除的原因,并要求学生从内容和结构上阅读全文; 第20题为现代作文2选择了一个合适的题目,开放程度比较高; 作文题中的“更”字启发学生从直观的生活场景,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走向理性思考,不仅让学生将其与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情感体验、书写自己的“意义”,为学生高水平发挥留下了更广阔的空间。
四、指导教学实践在创新中体现稳定
试卷重点测试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如12题相关词语的选择、14题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16题课文中词语的含义、叙述在句子中的作用等。 18题等,对教学实践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提醒老师们,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教材和基础知识的积累。
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也有不少创新。 课上的三篇文言文摘录在主题上有一定的联系,体现了集体阅读的重要性。 《综合运用》以《2021年我遇见了愚公》为题,打造了一部教科书剧,将历史与现实巧妙交织。 写作通过提示来引入作文题目,提示本身就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查字典的情景,是日常生活的表征。
数学
突出数学基础,注重概念理解,体现教育价值
6月20日下午,2021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数学科目顺利进行。 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局邀请学科专家对试卷进行评审。 大家一致认为,今年的试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按照《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草案)》的具体要求进行。 试卷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合理,稳定中增加新内容,突出数学基础。 注重概念理解,体现育人价值。
1.突出数学基础,强化本质理解
试卷突出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维方法,同时也注重考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分试题具有创新性,体现探索性、开放性、综合性。 有利于推动数学课程改革,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健康发展。
试卷抓住了数学的主要知识,突出了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强调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例如,第3题是关于二次函数的图像,考验学生真正理解二次函数图像平移前后特征的能力。 第14题、第16题、第17题、第21题等,考验学生准确理解数学本质、灵活运用几何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比如,第24、25题考察的是用字母表示数字的思维方法。
2. 注重概念理解并检查思维过程
试卷重点测试数学学习能力,重点考察新情境下数学概念的理解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第18题是一道关于学习新概念的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 再比如第6题,测试的是圆与圆、点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 要求学生直观想象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计算其数量关系。 通过计算,可以实现对图形位置关系的理性判断,检验直觉知识。 感知与理性分析的辩证思维。
综合试题考验学生透彻理解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间联系、在复杂情境下优化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例如,第24题以抛物线为载体,以点的坐标为线索,考查方程、函数、图形等核心数学知识,研究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的相互转化。 要求根据条件寻找和设计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点与函数图像之间的联系,理解数与形的结合、方程、函数等数学思想。 又如第25题以四边形为载体,要求学生观察分析复杂图形,发现基本图形,综合运用知识转化问题。 它还考察了分类讨论、数字与形状的组合等数学思维方法。
3、创设问题情境,体现教育价值
试卷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通过巧妙的情境设置,考验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世界,体现学科的教育价值。 例如,第4题和第15题的情境设计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解决问题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注重数学阅读和数学理解,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 又如第12题概率考查,以斐波那契数列为素材,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 第十七题借鉴了我国古代赵爽弦图的构图方法,用三角尺构成对称图形,并在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解决对称的基本属性问题,展现出图形的直观美和内在美。对称性,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第22题是一道基于我国5G产业发展的应用题,让学生感受我国科技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这些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关注社会的发展,反映时代特征,反映生活方式的变化,从多个角度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
英语
聚焦时代命题,凸显核心能力
6月20日上午,2021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科目(笔试)顺利进行。 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对试卷进行评审。 专家一致认为,试卷以修身养性为根本。 以课程标准的科学命题为基础,重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的情境营造充满时代感,传递正能量,体现了英语学科具有人文与工具相结合的特点。
1、注重立德树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试卷坚持德育优先、五育并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试题中。 试卷听力部分设置了诚实守信、关爱家庭、保护环境等与考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丰富交际情境和表达主题,激活考生思维,引导考生思考,并鼓励考生在语言体验中认识到教育的价值。
笔试部分注重考生德、智、体、艺、体技能的全面发展,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文字内容涵盖感恩师长、科技创新、体育精神、美丽中国、热爱劳动等主题,杂交水稻之父的杰出贡献、肝胆外科专家的高尚医德、青年学子参军报效祖国的坚定决心。 试卷涉及中国农民画、花博会等中华文化,增强了考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同时提高了考生的审美和人文素质。
2、聚焦核心能力,凸显人文本质
2021年是上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的第一年。 英语听说考试纳入评价体系,开启初中英语听、说、读、读、写等能力的综合测试。
试卷主题丰富、体裁多样。 他们通过创造具有鲜明当代特色的情境来测试英语学科的核心能力。 试卷留有足够的空间供考生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推理、评价等思维活动。 例如,听说考试的复述和表达,笔试的C、D课文,都要求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调动自己的语言和学习能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考验考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能力和思维品质。 例如,Discourse A要求推理写作意图,Discourse D要求回答开放式问题,这两者都注重考生的元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
阅读B部分总结不同时代科技发明的经验,阅读C部分讲述草原生活经历的故事,引导考生从跨文化的角度认识和认识中外优秀文化,培养考生”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三、注重指导教学,发挥考核的引导作用
今年新增的听说考试,重点全面考察考生的基础发音知识、常用语言功能以及听力理解、信息处理、情景交际和表达等能力。
笔试减少了记忆和机械训练的内容,增加了对思维能力的考核,加强了与考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例如,答题中的最后一个开放式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探索文本的深层含义,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这提醒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与文本进行深度互动,成为有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学习者。
又如情景作文《应聘助教》,为内容选择和语言表达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书信的形式向教务处相关老师说明申请理由,提醒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树立读者身份。 意识,同时注重学生自我意识、交往礼仪等的提高。
试卷材料的选取启发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家事、国家事、世界事、事事”,丰富课余生活,关心他人,成为栋梁之才。全面发展。
多年来,上海中考英语科目经过不断探索,已日趋成熟。 从最初的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到对听、说、读、读、写等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正朝着培养学生的方向发展。 核心能力、探索育人本质的方向不断前行。
物理
物理:突出核心能力,实施立德树人
2021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测试物理考试以《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命题为依据。 笔试部分试题内容和难度保持稳定,结构规范合理,知识点覆盖率高; 实验操作考试以实际操作的形式考核学生的科学素养。 试卷不仅体现了初中学业考试的功能,而且起到了良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一、立足实际,立德树人
试卷中很多题目取材于现实生活,突出物理与科学前沿、日常生产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问题7中的上海地区家用电路标准和电饭锅; 第8题中的上海之春音乐节。特别是第13题中高海拔地区煮鸡蛋的问题,不仅要立足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要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试卷第3、9、19题分别以“祝融号”火星车、“天河号”核心舱、“蛟龙号”深海潜水器为素材,打造不同场景,展示我国航天科技成果、航海、太空探索等领域。 伟大成就不仅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前沿科学发展的关系,更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突出核心能力,强调思维过程
试卷注重物理核心能力的培养,突出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察,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避免机械训练。 例如第12题《电路故障分析》,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类讨论,并根据题目要求根据现象判断故障,并做出一一对应的陈述,考验学生思维的缜密程度以及表达的完整性; 第19题本题以“蛟龙”深海悬停为背景,建立物理模型。 从压力的定义出发,推导了液体内部压力的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突出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 第20题“小灯泡的测量”“电功率”实验考验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进行推理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考虑到不同学生问题视角的差异-解决观点。
3、注重物理实验,体现学科特色
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的物理学科考试增设了实验操作项目,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水平。 与纸笔考试中的实验题相辅相成,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注重实验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能力和提高物理实验素养。
化学
化学:知识和能力,理论和实践
2021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测试化学部分以《上海市中小学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重点考核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试卷稳重递进,结构合理。 它不仅体现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而且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1.聚焦热点话题,凸显学科价值
试卷坚持立德树人,将教育元素与学科元素有机融合。 例如,第38题以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为背景,根据火箭发射、火星探测、空间站供氧等实际情况设题,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科技重大突破和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碳循环的第39个问题。 试题围绕物质、守恒、相变等概念设计,考察学生对物质相变的整体理解,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价值,体现了化学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 。
2、注重能力,突出思维品质
试卷以学科知识内容为载体,注重考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例如,制备氢氧化镁的实验分析40道题,要求学生理解实验目的,结合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基于证据的推理,全面考验学生的证据推理和守恒思维等核心能力。 。 试卷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概念,检验学生在新形势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第41题废液中贵金属的回收,要求学生根据实验事实来分析实验过程。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贯彻能力为本的理念。
三、实施课程改革,体现稳中求新
试卷继续考查学科核心概念和核心知识,难度保持稳定。 根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要求,化学试题在题量、题型、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试题由25题调整为21题,并无限期选择并增加了实验操作测试。 基础和能力的梯度分布体现在每个大题中。
4.重视实验,指导化学教学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解实验原理、正确使用仪器、规范操作流程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实验技能。 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新实验操作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气体制备、物料分离等实验操作。 考验学生掌握仪器使用和操作的规范性,笔试实验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 原理、分析推理等能力考核相结合,全面检验学生的实验素养。 引导化学教学重视实验,达到启发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态度的教育目标。
跨学科的
跨学科案例分析:聚焦学科融合凸显教育价值
跨学科案例分析是2021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命题以上海市中学地理和生命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考验学生提取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质疑问题、解释结论和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跨学科素养,落实基础知识。修身养性,修身养性。 任务。
一、融入扶贫形势,彰显责任
试题和情境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教育功能。 该案例以云南扶贫帮困、从上海引进野生稻到云南省德宏州为素材。 通过分析野生稻的生长特性,比较两地的自然条件,探讨德宏州引进野生稻的优势,思考如何将德宏州野生稻从州内运输到上海等问题进行指导学生关心扶贫工作,树立责任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2、注重解决问题,注重学科融合
现实世界的问题往往很复杂,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跨学科协作。 试题从真实情境出发,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结合地理和生命科学的核心概念,将生活中真实、综合、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可测试题,考验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从德宏州向上海运输野生稻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要求学生在提取菰米的生物学特性和两地地理位置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理学和生命科学的相关原理,建立合理的基础。 、跨学科逻辑联系、综合分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