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ic discuss.on■薹落脚侨乡失依儿童的困境及其帮扶——以福清J地为例连凯丽林胜(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00)摘要:侨乡失依儿童是侨乡国际移民的产物,指移民父母双方死亡或虽然一方死亡但另一人因一些原因无法履行抚养义务的16岁以下儿童。本文通过对福建侨乡福清J地的实地调查,考察侨乡失依儿童的困境与解决之策。研究发现,经济补给不足、社会融入难、难以克服心理障碍是侨乡失依儿童面临的主要困境。另外,本研究还对当前对于失依儿童的帮扶力度不足、条件有限、效果不佳、社会支持网络不完善的现象进行分析,指出社会、家庭、学校正确的角色扮演对于失依儿童的帮扶起着重要作用。关键词:失依儿童;侨乡;困境;帮扶;角色扮演福建省福州地区福清市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居民旅外谋生的历史十分悠久。近现代以来,福清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20世纪初由于恶劣的国内生存环境使得福清人被动的移民;1979年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的打开,国内外的巨大差距也引生了一批出国潮⋯。资料显示,到2012年为止,福清的海外华侨及新移民已达到86万人次,遍布的国家近120有余。早期阶段,移民目的地集中于如美国、日本、英国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存在的移民就业和发展机会逐渐饱和,福清移民也开始寻找新大陆求得发展机遇怛J。l,非洲、南美这些国家有一定的发展机遇,成为福清移民的又一新选择,但是治安环境差,法律制裁不完善,枪支泛滥,这些都使得福清人在这里的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相应的保障。福清出外谋生的人员中,多为缺乏一定竞争力的人,因而那些对技术要求较低的行业,例如开餐馆、超市等都成为大家追逐的方向,这就容易造成华人内部之间的恶性竞争,有些华人甚至借用黑人力量来袭击同行业的华人产业,这也是部分福清海外移民在外遇害的原因之一【3 J。2.侨乡这些父母在国外均遇害或一方遇害另一方因一些原因无法承担抚养义务的16岁以下的儿童称为失依儿童。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7月,J地失依儿童数量已经达到117人。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J地失依儿童的数量是全国镇级地区最多的,本研究关注点在于由移民所产生的侨乡失依儿童的困境分析,福清J地失依儿童现象突出,具有代表性。近年来,对于国际移民及失依儿童话题热度不减,学者也有众多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1、在跨国移民的研究中,儿童仅作为移民研究的附属品H1,对于经历人生重大变故对这些移民儿童的影响关注甚少。
2、在跨国婚姻及家庭的研究中,视角多放在跨国家庭长期的分离对夫妻双方以及子女心理、行为等的影响"3。此外,也有学者关注跨国流动及新移民的跨文化适应,文化冲突等,但就侨乡失依儿童而言,他们不仅面临跨国分离、移民变迁的苦楚,同时还遭遇失去单亲或双亲的生活灾难,身体、心理等问题更为严重。在此外,国内学者也有众多视角探讨处于弱势的儿童群体,尤其是关于留守儿童的帮扶,成果也相当成熟,这些都给失依儿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毕竟侨乡失依儿童有特定的社会背景,仍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旨从侨乡失依儿童的特殊属性出发,分析侨乡失依儿童所处困境及其帮扶出现问题,为政府和相关机构对于侨乡失依儿童的帮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意见。一、侨乡失依儿童的“三方挣扎”之象(一)“经济牢笼之挣扎”经济支撑能力不足。众所周知,男性是家庭主要劳力,是经济来源最大的贡献个体,一个家庭中核心劳力的死亡必须会使家庭陷入“经济危机”。从侨联及其当地政府的相关文件资料中获悉,在J地117名失依儿童中,有25人属于低保户,并且全部属于隔代抚养,这些爷爷奶奶年纪大,知识文化水平低,没有相对成熟的谋生技能,所从事的工作也多为“三低”,即门槛低、工资低、保障低。
并且老人的抚养对象有2到3个之多,负担较重。再加上老年人身体状况也都不太好,一旦有问题。往往更容易陷入“因病致贫,因贫致命”的境界。除了这些,有些失依儿童的家庭因为某些原因无法享受低保,因为文件规定,家中只要有一个劳动力就不属于其范围,就不能享受低保政策,这样的情况在J地为数不少,政府照章办事,对于这些硬性上的条件限制,也是无能为力。债务缠身。J地除拥有发达的移民网络之外,同时拥有发达的民间借贷网络。很多人的出国费用基本都是通过熟人圈借贷而来,其利息也根据关系的远近从无到两分利之间浮动,出国移民的家庭基本都需要靠借贷,费用也从几万到上百万不等。J地大部分失依儿童父母基本都是债务缠身,他们在外遇害后其遗留资产被贱卖,资不抵债,有的被合伙人侵吞,甚至被妻子卷走。留给家庭的都是些沉重的负担。一位南非遇害者的哥哥谈到弟弟在07年刚去的时候被亲戚给骗了,投了100多万进去全部亏空。后来又自己开店,经营慢慢起色,本有可能在一年内回收成本,还完贷款,却遭遇人祸,欠款仍有80万,并且当时借贷是以其姐姐名义去借,所以弟弟死后,其债务又落到了大姐身上,大姐也有自己孩子和家呀,农村地区,收入又不高,都是千把块,这些欠款无疑就是天文数字,大姐表示也会帮忙了,但是自身也有一大家子要养,有心力不足呀。
(二)“社会融入之藩篱”“人户难”。在关于失依儿童的社会融人问题上,户籍的问题是首要面对的。户籍制度是中国基本的人口管理制度,除具有人口登记核查基本功能之外,入学、就业、教育、医疗等都与之相关。J地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类是指偷渡出去的年轻小夫妻,他们大多只是办过酒席,未到法定年纪没有办理结婚证,只算名义上的夫妻;此外还有部分人员虽有工作签证可以办理相关证件,但是因为结婚证并非必要证件,便未办理或没来得及办理就遇害了,这导致他们在国内外的婚姻关系都不存在,留下儿童就成了非婚子女无法人户或者有的因为没有出生证明而难入户。另一类就是父亡母嫁的失依儿童,他们虽然可以通过母亲去做亲子鉴定开具相关证明,但现实却是这些母亲在丈夫遇难后承受不了繁重负担而“消失”,使得本可以办理的户口被人为的搁置。笔者了解到,2014年侨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注意到这一现象,就与当地派出所协商给这部分失依儿童以挂靠户口的形式挂在其爷爷奶奶户口上面。这种举措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依儿童入学,户口等问题,但并非长久之策。尤其是现在从幼儿园都开始实行的学籍制度,与学生的户口都有极大的关系,这对于那些未能顺利入户的失依儿童都是求学路上的极大障碍,甚至影响以后的高考等活动。
语言适应难,在失依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在国外出生。这些在国外出生、成长的孩子语言构成多为输入国当地语言,很少会讲J地方言和普通话。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当这些孩子回到国内求学时,所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语言的转化与适应。一位幼儿园老师谈到这个问题时提到“他们班级就有两名同学刚从国外回来,不会说普通话,老师上课时候他们都是一脸呆滞,但是当老师用简单英语交流时候,他们就会积极参与进去”,但老师也表示了他们的无奈:“我们这英语教学水平一般,师资也不够呀,即使我们想帮助孩子尽快学普通话适应语言也只能想想,教育局不牵头发话,没人愿意担这个责任,在路上有个好歹我们也承担不起呀”(三)“心理障碍之鸿沟”“爱的缺位”是导致失依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只有被爱,才能学会去爱。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显示,在20岁之前的几个阶段,是小孩角色塑造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会有种种困惑,良好的家庭环境及其父母的角色扮演对于他们的质量管理269万方数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