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超级敬业的学习委员”

91百科网 35 0

简介:谢田,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2016级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曾荣获武汉市优秀学生干部大学,武汉大学三好学生,武汉大学一等奖学金。 大一时,我加入了基础医学院张秋平教授的肿瘤免疫学实验室。 大二时发表SCI论文两篇(分别为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 我是国家级创新项目的负责人。 2019年夏天,我去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大学交换学习。 目前已接收SCI论文4篇,其中第三作者1篇,第四作者2篇,还有1篇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完成的SCI论文正在审稿中。

实习生:田培文

采访谢天时,他穿着黑色运动服,剪着清爽的短发,笑容腼腆。 与记者聊天时,他略显紧张,双手不停地互相摩擦。 这个阳光男孩手上有6篇SCI论文,今年他的第7篇SCI也在审稿中。 他是同学眼中的“超级敬业的学习委员”、“学不会的尖子生”。 为什么“学不会”? 学生们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因为他每天都学习,每天!”

奇葩:本科新生享受研究生待遇

谈起自己研究基础医学的缘起,谢添回忆道:“我高三时偶然看到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报道,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险的事迹帮助全人类抵抗疾病的艰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发了我对医学研究的兴趣。”

巧合的是,正是在他高考那年,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开始招收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 查阅相关资料后,谢天了解到,该专业的设立是为了培养既懂医学又具备生物学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我觉得如果我在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同时能够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于是,2016年9月,谢天带着心愿来到了医院。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入学不久,谢天就发现武大丰富的资源给了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

基础医学院在新生入学后不久就召开导师会议,为每位学生安排博士生导师“一对一”指导。 也就是说,本科生一到就接受研究生培养的情况并不多见。

出于对肿瘤研究的兴趣,谢田进入基础医学院张秋平教授的肿瘤免疫学实验室,开始科研学习。 在实验室,他有机会和研究生同学一起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包括文献阅读、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论文写作、项目设计等。提高了我的学术视野。”谢天说。

谢田(右)及其导师张秋平教授出席国际免疫学会议

此外,学院还为学生提供许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大一暑假,谢天和同学们前往北京科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习。 大二下学期,他前往中山医学院与学校同学进行为期两周的学习交流活动。 谢田认为:“这个过程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经历,平时在学校学不到的内容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得到有效补充。”

2018学年,武汉大学开始实行“第三学期”制度。 作为“第三学期”活动之一,2019年暑假,在学校全额资助下,谢添等19名基础医学专业学生有机会前往加拿大。 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交换学习一个月。 “与海外老师的互动讨论确实拓宽了我们的国际视野。”谢田说。

此外,在三年多的学习期间,谢天还随导师参加了多次学术会议。 就在上个月,他跟随导师出席了第十七届国际免疫学大会,聆听了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报告。

基础医学院的基础医学专业定位是培养中国未来的医学教育家、科学家、企业家和高端管理者。 为此,学院采取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导师制的培养模式,重点培养有潜力成为未来医学领域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的复合型、创新型拔尖人才。

这种精英教育培养模式让谢天和他的同学们受益匪浅。 谢天对此也很感激:“我在科研上取得的小小的成绩,也是得益于学院和导师提供的各种学习机会,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坚持:“科研新手”的蜕变之路

大二时,谢田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两篇。 目前,他参与的另外四篇SCI论文已被接收,其中第七篇为共同第一作者。 已完成的SCI论文正在审稿中。

论文硕果累累,科研成果不断。 大多数人看到谢天大二就发表了两篇SCI论文,都认为谢天的学术之路一直“顺利”。 不过,谢天却很少向外界提及其中的种种艰辛。 。

谢天,一个刚入校的新生,对免疫学几乎一无所知。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十足的“科学新手”。 “还记得军训结束前,我被导师张秋平教授带去参加一个小组会议。会上,大家讲了很多专业词汇,我什么也听不懂,完全一头雾水。” ”。 当时导师安排给谢天读一篇论文,“那是我们实验室刚刚发表的一篇综述,文字一共六页,国庆期间我放了7天假,我什么也没做。”不然每天就在家看一页,其实非常非常难,直到最后我才真正读完。”

大一是很多新生告别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开始享受大学生活的时期,但对于谢天来说却并非如此。 为了弥补专业背景的不足,谢天像高中时一样努力学习。

基础知识是分隔谢天学术道路的一座“大山”。 无数的专业术语和复杂重复的实验操作,都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 对于一个刚刚结束军训的新生来说,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那时,很多专业课程还没有开始,谢天在实验室里遇到了很多自己不懂的知识。 有时他会选择和老师交流,但大多数时候他还是靠自学。 为此,他每天都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刻苦钻研文学,几乎没有休息。 “过程很痛苦”,“压力很大”,谢天直言。 第一次在小组会议上发论文,谢天还记忆犹新。 “虽然是3、4分的论文,现在看来也不算多,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光是理解专业词汇就已经是费了不少功夫了。”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谢天逐渐熟悉了该领域的专业知识。 医学研究殿堂的大门,逐渐为谢天打开。 “一开始我只能分享3、4分的试卷,后来慢慢的我就更容易拿到7、8分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老师也会讲之前的自学部分,我对这方面的知识也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谢天说道。

经过一年的坚持不懈的学习,谢天不再觉得阅读文学有什么困难。 “我觉得阅读文学很舒服,所以我开始自己做科学研究。” 从大二开始,谢天就开始写书评,经常一个晚上读十几遍。 由于专业知识和文字储备的限制,这篇文章的难度不言而喻,但谢天都慢慢坚持了下来。

大二时,谢天还作为负责人申请了医学系重大创新项目。 该项目于今年9月顺利竣工,并获得国防第一名。 今年上半年,他作为负责人以答辩第一名的成绩成功申报国家级创新项目。

日常生活:泡脚看免疫、浴室唱卡拉OK缓解压力

冬天的武汉,早上七点天还没有完全亮。 “早上没课,我们睡一会儿吧。” 相信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这个。 就在这时,谢天的闹钟准时响起,立刻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四十分钟后,他已经坐在实验室里,将样本摊开在试验台上,继续前一天没有做完的实验。

“休息吧,我没有休息的概念。” 对于谢天来说,也是如此。 无论严寒酷暑,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他总是七点钟起床,保证八点前能坐到实验室。 与其他研究生不同,大一、大二的谢天平时有专业课,经常缺席组里的实验。 因此,同学们都会帮他安排周末的实验时间。 “周末来实验室是常事,从优先顺序上来说,有课我就去上课,没有课就留在实验室自学、看文献、复习专业知识。 ”

实验室、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学术生活,谢天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也根据每一个机会调整自己。 音乐是谢天缓解压力的好伴侣。 “做实验的时候,有些环节是需要时间等待的。比如提取RNA、离心需要十多分钟,这期间我会边听音乐边等待。” 谢天也是歌手梁静茹的粉丝。 播放列表中有四首歌曲。 梁静茹的十多首歌曲。 “我最喜欢的歌曲是梁静茹的《情歌》,第一段是我们高中英语每周听力课的前奏,我非常喜欢。”

除了音乐之外,谢天闲暇时还喜欢打羽毛球。 “我体育课选修了羽毛球,宿舍旁边有羽毛球馆,同学们在群里喊,有时间我就打一打。” 暑假期间,谢天大部分时间也都待在学校,不过相比平时没那么忙,所以有时也会追剧。 “暑假的时候看了《陈情令》,虽然偶尔看剧,但从来不玩游戏。” 谢天笑着说道。

经过一天的学习,谢天晚上十点左右回到了宿舍。 这应该是他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了。 室友透露,谢天喜欢在卫生间唱卡拉OK。 谢天腼腆地笑了笑,说道:“每天的生活压力很大,洗澡时唱歌只是一种释放。”

睡觉前,他还习惯阅读一些学术期刊。 “我喜欢一边泡脚一边看文学作品,比如《免疫》杂志,就像读一本休闲书,对我来说是一种放松。”

谈及未来,谢天表示将留在中国继续读研究生。 “我目前从事肿瘤免疫方面的研究,未来我想从事炎症和慢性病方面的研究,让慢性病患者尽可能少地承受痛苦。”

标签: 医学 导师 论文 免疫 学术

发表评论 (已有39105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