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学1—2年级每周至少开设4节体育课

91百科网 18 0

构建德、智、体、艺、劳技能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历来在教育方面不遗余力。 3月7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获悉,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对体育和美育工作进行部署。

体育:开启所有最好的体育课程

《方案》提到,我省要办足体育课。 严格遵循国家课程要求:

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至少有4节体育课,小学、初中三年级、六年级每周至少有3节体育课;

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每周至少开设2节体育课;

高职院校体育必修课程总学时不少于108学时;

本科生一、二年级必修体育课程总学时不少于144学时,三年级及以上学生(含研究生)选修体育课程成绩计入学分;

大学生必须达到身体健康标准并完成体育学分才能毕业。 逐步减少体育班学生人数,中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高等学校每班不超过30人。

同时,保证身体活动的时间。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合作机制。 中小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每天2次大课间休息或每天1节活动课的形式,切实保证在校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鼓励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降低学生近视率、肥胖率。 学校要加强对家庭体育锻炼的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 与家长保持及时沟通,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校外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为促进全体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学校每年春、秋两季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项目的班级或系集体比赛每学期保证每个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校级体育比赛。

河南:小学1—2年级每周至少开设4节体育课 体育 课程 每周 开设 总数 第1张

在体育师资力量配置方面,我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师资与学生比例原则上达到1:220,高中每周工作量12-14小时每周为学院和大学配备一名体育教师。 体育老师1人,工作量12小时。

美育:大学生必须完成2学分的公共艺术课程才能毕业。

《方案》指出,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类课程为主,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

小学每周至少开设4门艺术课程,初中每周至少开设2门艺术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掌握1-2个艺术特长,培养学生健康向上审美趣味。 普通高中每周至少开设一门艺术课程。 课程内容应多元化,注重丰富审美体验,拓宽文化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文化观。

中等职业学校要把艺术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保证72个学分,注重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

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和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 学生必须完成2个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才能毕业。

同时要不断丰富美育实践活动,每三年举办一次大、中、小学生艺术展,举办学生合唱节、舞蹈节、器乐节、戏剧节等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学生科学文化艺术节,每年举办高雅文艺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活动。 学校每学期按班级或院系至少组织一次合唱、重奏、群舞、课本话剧、工作坊等集体美育活动,确保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次校级美育活动,观看一场优雅的美育活动。每年都有艺术表演或者歌剧表演。

在师资方面,到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教师资比例达到1:220; 普通高中美育师资数量能够满足开设全部美育课程的需求; 高等学校美教师资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任教师人数占美教师资总数的50%以上。

在“硬件”上,小学和初中每12个班均配备1个以上专门的音乐美术教室。

(记者李纳文、丁友明、秦华摄)

标签: 体育 课程 每周 开设 总数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