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2835
预计阅读时间:9 分钟
中国古代先民将棺木高高放置在面向江海、山川的悬崖、山洞或悬崖缝隙中。 这被称为悬棺葬。 悬棺葬习俗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我国南方地区,在东南亚乃至太平洋岛屿也广泛分布。
这是怎样的丧葬习俗? 为什么会传播到东南亚乃至太平洋岛屿呢? 福建省博物院研究馆员王震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方问答》专访,进行深度解读。
访谈实录总结如下:
中新社记者:悬棺葬是什么样的丧葬习俗?
王震:悬棺葬是中国古代先民特有的丧葬习俗。 它最早流行于南方古越人居住的地区。 广义上,悬棺葬根据其具体类型也称为崖棺葬、崖洞葬等。 其主要特点是将船棺、木棺、陶瓷瓮等陪葬品安放在河岸的悬崖上。 有的用人工桩支撑,有的放置在悬崖缝隙中,有的放置在天然或人工的悬崖洞穴内; 有初级墓葬和次级墓葬之分。
除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区外,悬棺葬也蔓延到海外,目前在越南北部、泰国东北部、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在太平洋的琉球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和波利尼西亚群岛也发现了类似的遗骸。 流行于商周至明清,至今在西南地区苗族、布依族等聚居地仍可见到。
在临河或临海的山区,远古先民选择高处作为死后的归宿。 除了避免野兽和人为破坏、利用山洞遮风挡雨等现实考虑外,还与早期对灵魂的思考有关。 在他们看来,人死后并没有失去肉体和灵魂,而是拥有可以“升天”的灵魂,而“山”是“升天”的唯一途径。 因此,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将尸骨埋在高耸入云的悬崖上,符合他们“飞升”的期盼。
武夷山风景区西北部莲花峰白岩崖洞出土的船棺,现藏于福建省博物馆。 长约489厘米,宽约55厘米,高约73厘米。陆明摄
中新社记者:在中国福建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武夷山,你可以看到悬崖上的船棺。 为什么说武夷山是悬棺葬习俗的发祥地? 作为世界遗产的一部分,武夷山船棺有什么文化价值?
王震:武夷山位于闽北山区,以水清、山红、峰奇怪石而闻名。 乘竹筏顺九曲河而下,在数百丈高的悬崖上看到许多神秘的洞穴和船棺。
武夷山船棺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南朝。 南朝《建安佚书》曾记载,古冶王巡视闽北地区时,说“建安有武夷山,溪中有埋仙之地”,“相传此地有仙屋,千悬棺半岩。” 著名理学家朱熹说:“今崇安有山,名武夷,相传为神仙居所,峰峦壑壑,秀丽雄伟,九曲蜿蜒。两崖未曾有人触及,石间常有干树枝,有西洲船棺材遗骸,外边陶器仍完好。”
从目前已发现的此类墓葬习俗来看,武夷山附近发现的悬棺墓年代较早。 其中以武夷山市白岩、观音岩出土的船形木棺为最早。 两具船棺都是用楠木制成的。 根据碳14测年,他们的年龄分别为3445±150岁和3370±80岁。 结合棺内丝棉织物的类型对比以及附近出土的陶器残片,两具船棺的时代大致锁定在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晚期。
目前,从武夷山风景区西北部莲花峰白岩崖洞取出的船棺保存在福建省博物馆。 长约489厘米,宽约55厘米,高约73厘米。 1973年,福建省博物馆组建了船棺考古队。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协助下,他们使用手动绞车将考古队吊入距谷底51米的悬崖洞穴中。 他们成功将船棺取出并完全吊装。 登陆。
船棺整体呈船形,底部呈梭形,由上、下两部分组成。 这种船棺反映了当时居民行水山山、生死不离船的生活方式。 根据体质人类学家对遗骸的鉴定,船棺的主人是一名男性,年龄55至60岁,身高约1.65米,属于海洋蒙古人种。
在白岩船棺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放在死者胸前的龟形木板。 海龟是水中常见的生物。 龟因为长寿,常常被赋予长寿、吉祥的寓意,这也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对前往阴间抱有某种希望。
武夷山市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有着丰富而恒久的文化内涵。 武夷山市所在的闽北地区,有许多考古学家发掘的史前遗迹。 武夷悬棺的发现,可以证明几千年前就有古越人生活在这里。 他们活跃在闽、赣、浙三省交界地区,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极大地促进了东南地区文明的进步。 过程。
船棺中出土了四种纺织残渣,即大麻、苎麻、丝绸和棉花。 那一小块不起眼的蓝灰色棉布,价值不菲。 这是当时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棉布。 《愚公》中记载的东南地区特产贡品“吉贝”,就是棉织物。 考古发现证实了福建丝绸、棉纺织的悠久历史。
悬棺葬是中国古代先民特有的丧葬习俗。 最早流行于南方古越人居住地区。于泽兰 摄
中新社记者:在古代,没有现代先进的机械设备,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高的悬崖洞穴里,是用什么方法放置悬棺的?
王震:如何将沉重的悬棺放置在陡峭的悬崖上,一直是这种特殊丧葬习俗的谜团之一。 3000多年前,生产力水平很低。 将如此巨大、沉重的棺材放置在悬崖腰部,实属不易。 即使在今天,这也不容易。
学术界曾有多种猜测,包括当时水位较高,可将船棺材直接放置在洞内,并可修建土台、木架、栈道等,以供安葬之用。到达洞穴入口进行安置。 但在综合各种因素研究后,这些推论因可能性较低而逐渐被否定。
目前学术界认为,最有可能的方法是利用原始的提升技术,将悬棺提升到一定高度进行放置。 武夷山的白石船棺材上确实发现了绳索捆绑的痕迹。 江西有关部门也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
鉴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没有齿轮等工具,将沉重的船棺提升到极高的位置也非常困难。 古人如何操作,使用什么工具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积累证据才能得出结论。 但毫无疑问,当时的先民因地制宜的智慧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武夷山,位于闽北山区,以水清、山红、峰奇怪石而闻名。 乘竹筏顺九曲河而下,在数百丈高的悬崖上看到许多神秘的洞穴和船棺。武夷山度假村管委会供图
中新社记者:悬棺葬习俗是如何流传到东南亚乃至太平洋岛屿的?
王震:在史前人类迁徙研究中,南岛语系一直是重要的国际课题。 有研究认为,早在6000年前,东南沿海地区的人们就开始向包括台湾岛在内的沿海岛屿扩散; 大约在5000至4000年前,它们逐渐传播到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 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汉代以前,中国南方广大地区是百越的故乡。 随着朝代的更替和中原局势的变化,除了很大一部分越人融入华夏体系外,一些民族也进一步南迁、向海迁徙。 他们选择在与自己生活环境相似的地方定居,也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习俗,包括丧葬方式。
2010年,波利尼西亚南岛语族后裔开启了“寻根之旅”。 他们驾驶着古董独木舟,通过观测星空、洋流等来导航,四个月后抵达福州。 这一大胆的尝试也证明了早期海洋移民的可行性。
中新社记者:当前,我们应该如何加强悬棺葬习俗的研究和传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用这座桥梁密切中国与东南亚的交流与合作?
王震:目前,我国悬棺葬资料日益丰富,研究也更加深入和广泛。 只有整合科技考古等各学科的优势,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厘清古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对于推进中华文明起源探寻工程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加强悬棺葬国际合作也可以促进早期人类迁徙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重要桥梁,也是连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 这种密切的联系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源于人类在史前时期对海洋的不断探索。 正是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推动了造船和航海的进步,从而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互通有无的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传播融合之路。
东南亚、南亚不仅是大批华侨的故乡,而且与中国有着绵绵不绝的血缘关系。 他们在文化上也很接近。 明代郑和下西洋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至今东南亚仍供奉着三宝庙、妈祖庙。 中国还从东南亚引进了红薯等重要农作物。 这种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成为人类构建共同精神家园的典范。
受访者简介:
王震,福建省博物院研究馆员。 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展览和文化研究。 曾为《古代福建文明之光》、《丝绸之路远航——海上丝绸之路精品七省联展》等贡献主要创作人员之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