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的一生就像竹节虫的转世,充满了节点。
从出生开始,早教、上学、就业、结婚、生子……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一旦在某个节点签到失败,就意味着与标准时间会出现“时差”,并且永远无法恢复。 ,你永远不可能过上“正确”的生活。
这也是心理学家伯尼斯·诺加顿(Bernice Nogaton)描述的“社会时钟”,即人们在不同阶段应该完成相应的人生目标。 用父母的话来说,在你这个年纪,你可以做任何事。
于是休息就成了一块看得见摸不着的馅饼。 其他人的间隔年是为了旅行和志愿服务; 我们的间隔年是为了准备高中四年级、大学五年级、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入学考试。
为什么社交时钟如此可怕? 社会时钟之外的世界真的存在吗?
人的一生充满了关键帧
近日,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制作了一些谈论各个年龄段重要性的视频,比如“一年级真的很关键”、“高三是最关键的一年”、“有一个重要的一年”等。人生的节点“50岁了”……
评论区有人评论:我的一生都很关键,我是一个“关键人”。
确实,我们似乎从小就被一个巨大的社交时钟推着走。 父母和老师一直教导我们不要落后于别人,要跟上别人的步伐。 这几年,大家都在谈论“上岸”这个词。 从中考、高考、考研,你都可以上岸。 仿佛一生都泡在水里一样。
小小年纪就拥有无数的关键帧,我们还要去多少个“海岸”呢?
根据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和相关报告,或许我们可以模拟一个社会时钟,并从中看到我们自己的生活。
三岁上幼儿园,六岁上小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中考成绩必须进入前60%,才能进入普通高中。 你再努力学习三年,走过高考的独木桥,18岁就能拿到毕业证,大学的准考证。
等到22岁毕业,成为打工仔。 28岁,你会和一个“凑合”的相亲对象结婚。 你自然就会有孩子。 33岁买房,就要承担20年、30年的按揭贷款,直到60岁。 退休,终于在77岁时“完美落幕”。
然而,这只是社会时钟的一般外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例如,随着教育时间的延长和婚育成本的增加,2020年我国平均初婚年龄较2010年增加了3.78岁,平均生育年龄也推迟了1.2岁[1][2][3][4]。 另一个例子是,面对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也在路上[5]。
然而,“女性23岁晚婚”、“把握25-35岁黄金生育年龄”、“报考公务员不宜超过35岁”等言论,依然刺激着年轻人的神经。时不时地。
社交时钟也变成了社交闹钟。 从结婚生子的震撼开始,到35岁中年危机来临的时候,警钟就开始敲响。 为什么社交时钟如此令人焦虑?
经过收集整理社交平台上的相关讨论,我们发现,最让年轻人焦虑的是,他们确实别无选择:
进名校、进名企、买房,每个阶段都是紧密相连的,整个社会氛围不允许按错一个按钮。
社会试错的成本非常高。 为了迎合父母的期望,只能在应届毕业生的光环消失之前找到一份好工作,并紧急一见钟情,在“三十”这个大限前结婚生子。 至于理想的生活,也只能是“理想”。
追求意义更是不可能的。 与其思考“生存还是毁灭”,还不如多回答几个公开的测试题。
单一的轨道上,奔波于每一个打卡点,却正如父母在高考前说的那样,“考上大学你就解放了”。 此岸结束后,还有下一个岸:
节点越多,结节就越多。 期限越多,就越容易死。
一事无成、走偏
对于很多人来说,遵循社交时钟无疑是最安全的生活方式,而故事的B面往往是被禁止的独立选择权。
但总有人向往自由,选择打破社交时钟。 于是,高呼“人生是荒野,不是跑道”的人们来到豆瓣,组成了一个八万人的“乌托邦”——反社会钟群。
逆着社会时钟并不是一条单行道。 《中国青年研究》发表的论文将逆社会时钟的行为分为三类:倒带、暂停、推迟[6]。
我们统计了豆瓣群里的一千多个帖子,并按照论文的分类进行一一映射,试图观察成员们的反社交时钟行为。
群体中,有的人选择拨回社交时钟,逃离当下,回到过去“重新生活”。 最常见的行为是重复学习。 有不少网友选择“大四退学复读”或者“高考成绩不理想就复读”。
努力活在当下的成员们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暂停社交时钟。 辞职、休学、开始间隔年,成了他们按下生活暂停键的方式。
由于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逃离现在,一些团队成员决定推迟最后期限。 比如结婚生子就暂时搁置。 年纪大了单身也没关系。
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把人生的牌打得七零八落的存在,所以他们也自嘲:
我的一生充满了失败和叛逆。
但看似乐观的自嘲依然无法掩盖社交时钟给他们带来的压力。
根据我们对群帖子的统计,群里有30.5%的帖子实际上分享了逆社交时钟的经历,近50%的帖子实际上来自“需要建议”和“需要鼓励”板块,即那些对现状感到焦虑,但网友却犹豫不决的人。
如果要逆社会时钟,大多数人还处于“思考”阶段。
这些人会在群里摆出一长串的基本信息和个人想法,夹杂着亲朋好友的反对、环境压力等一系列阻力,最后加上“请给我一些建议”来发送寻求帮助的信号。 这样你才能向前迈出一步。
然而,即使他们采取逆时针的步骤,仍然有少数人真正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开始接受自己,并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更多人的预定结局是,感觉逃跑后难以前行,仍无法停止焦虑和内耗,于是选择转身重回正轨:
我辞职考研,两次不及格,但我还是回去工作了。 我的心高如天,我的命薄如纸。 我想了想,却没有办法。
他们曾经怀着“人生是一片荒野”的坚定信念来到集体,却又不敢违背。 他们回去了,一次又一次地被困在社交时钟里。 他们不禁质疑荒野的真实性,但正如一位网友的回复:
生活是一片荒野,但荒野的本质就是荒野,你必须自己去开拓。
逃离社交时钟,每一步都是昂贵的
如果你想打破社交时钟,为什么不能呢?
打工钓鱼时想出《三体》的刘慈欣20年前曾写道,“飞扬的思想会突然坠落到地面,现实的重力太重了”。 就像那些逃离社会时钟的妄想一样,都会被各种沉重的现实拉回地面。
香港汇丰银行发布的全球调查报告显示,60%的受访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有光明的未来[7]。 这种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就成为不敢违背社会时钟的反作用力——害怕让父母失望,害怕得不到亲人的支持。
紧随其后的第二个阻力是落后于同行的压力。 当你看到朋友已经有了孩子,而你却还是孤身一人,同学已经有车有房,你却还住在出租屋里,还在早高峰坐地铁。 两者一比较,难免多了几分着急。
因此,无论他们多么羡慕社会时钟之外的世界,不稳定的未来和巨大的沉没成本都会给网友敲响警钟,扪心自问:他们还敢叛逆吗?
虽然在网友分享的逆时针经历中,爱情、追求、试错是主旋律,但选择“转轨”的真实代价和试错成本也不容忽视。
陷入经济危机、钱包逐渐“枯竭”之类的事情都只是次要的。
最大的成本是可能失去原有的机会。 当大学生毕业后选择间隔年时,他们就失去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光环。 当职场人士选择辞职时,这段空档期就成为HR眼中的“案例记录”。 据51job《2022年职场休假期调查报告》显示,近40%的员工因“职场空窗期”受到公司质疑,失去了工作机会[8]。
在试图扭转时钟之前,亲友的不理解和反对会变得更加强烈,升级到分手甚至断绝关系的地步。 所以跳出社交时钟后,你仍然要面对一条无人理解的黑暗道路的孤独和痛苦:
我觉得我和我认识和不认识的每个人之间都有一道厚厚的屏障。 没有人能理解我,我也不想理解别人。
独自一人,你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逆时针的路径。 以考研为例,三年内2019年选择考研的本科生比例仅为41.5%[9]。 “一战上岸”的难度可想而知。
一旦结果失败,所有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不亚于重新开始人生。 如此高昂的价格,注定只有少数人能够承受。
不可否认,有些人确实过着“人生就是荒野”的生活,但更多的人没有足够的钱去荒野开拓荒野,所以只能在各种“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辈子都去那里。 ”的安排。 匆忙。
当然,也有人看穿了社交时钟背后预设的坦途。 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逆转。 与其说是内耗,不如稍微看一下:
别人五十岁就知道天命,我们二十岁就知道天命,比孔子还早了三十年。
参考
[1] 张先令,盛一男. (2023)。 1990-2020年中国推迟婚育:变化趋势与典型特征人口研究,47(5), 88。
[2] 杨帆,郭品瑞,刘嘉楠。 (2024)。 我国未婚不孕低生育现状、影响因素及政策应对——中国未婚不孕低生育群体专项调查主要数据结果分析人口研究,48(2), 30-43。
[3]国家统计局。 (2021)。 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
[4]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 (2022)。 2022 年世界人口展望。2024 年 4 月 23 日摘自
[5]中国政府网. (2022)。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化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2024 年 4 月 23 日检索自
[6] 郑晓雪,李琼. (2022)。 反社会时钟:时间自主性的检验。 中国青年研究,(9),81-88。
[7]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 (2017)。 教育的价值:志存高远。
[8] 谢力. (2022)。 大多数职场人都会主动选择“空虚期”,并试图将其变成“维持期”或“转换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 年 4 月 23 日检索自
[9] 迈克尔斯研究。 (2023)。 400万人落榜后:高等教育的红利消失了吗? 。 2024 年 4 月 23 日检索自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