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力度持续增强

91百科网 48 0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目前而言,电子游戏作为互联网时代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已经发展成为数千亿级别的庞大行业,我们从政府和主管部门近些年所推出的相关政策亦可看出,对未成年人保护力度方面在持续增强。

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防沉迷新规)出台,通过六个举措加强对未成年人游戏的监管力度,包括建立网游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控制未成年人游戏时段,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行为,加强行业监管,实施适龄提示,以及积极引导家长和学校等社会力量履行责任等。

在此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不断发力。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力度持续增强 海绵宝宝 第1张

2020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入“网络保护”的相关规定,除了对游戏企业做出规定之外,进一步明确了家长和学校的责任,指导全社会合力增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监督和引导。

两个月后,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组织协调发布了《网络游戏适龄提示》文件,规定了绿色8+,蓝色12+和黄色16+三个不同年龄段的适龄提示标识,明确了标识符的具体使用场景,并在之后的数个月内成功推动了适龄提示在客户端游戏以及手机端的游戏上的应用。

而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期间,游戏工委又召集部分重点游戏企业举办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闭门研讨会,针对《网络游戏适龄提示》文件,收集相关意见,并计划将适龄提示进一步扩大到主机平台游戏当中,将保护力度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署管理下的防沉迷实名认证平台已经建成。游戏工委也将以该平台为抓手,继续开展后续工作,完成游戏企业与该平台的对接,利用这一平台设立游戏防沉迷的第一道“防火墙“。

两年来,主管部门对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政策和制度,不断完善,由此可见,游戏行业内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日趋完善。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力度持续增强 海绵宝宝 第2张

政策上如此,

企业束手无策,

人民有对策。

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国内游戏厂商。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国产游戏早已不是当年”粗制滥造“的水平,很多游戏有着精美的立绘,生动的文案和较强的游戏性,其中更不乏上乘之作。这不仅是因为制作游戏的技术提升,关键在于一个有竞争性的环境。

随着网络的发展,大批外来文化譬如次元,动漫,电影等ip形象渐入人心,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游戏在社交中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大家的”共同话题“。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虚拟文化和游戏是密切联系的。为了满足年轻玩家们的心,游戏只能越做越好,所以近年来国内网络游戏的质量其实是在不断提高的,很多甚至打开了国外市场,这就是竞争性环境下的结果。

如今这些禁游令一出,所谓的竞争环境怕是要渐渐褪去了,新游戏得不到审批,那么一些老游戏就会形成垄断,特别是大公司的,这种情况下,后续的游戏质量能否得到保障是个问题。而对于中小型游戏公司来说,可谓是直接把刀架脖子上了,毕竟开发游戏已经耗尽了他们大笔资金,就等着游戏上市赚一笔现金流了,如今这么一耽误,所有资金节奏都被打乱,恐怕坚持到开服第一天都是奢望了。

暂停网游审批,可谓直接砍到中国游戏的大动脉上了。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力度持续增强 海绵宝宝 第3张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游戏行业将会是断崖式的下跌,伴随着未成年人的《禁游令》,游戏风风火火的时光已成过去式。

毕竟“游戏”这个词现在被针对了。

很多人提及游戏,都会用「精神鸦片」、「电子毒品」、「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来形容……措辞十足犀利。

在他们眼中,游戏是万恶之源,万疾之首,孩子有任何负面的成长,都是游戏在背后作祟。

于是,游戏成了掩盖社会问题的遮羞布,那些孤独,忧郁导致的心理问题,那些无法排解的困惑和苦难,在游戏的掩护下疯狂滋长。

事实就是,很少有人会思考为什么会去玩游戏,应该说,为什么会沉迷游戏,全世界玩游戏的人那么多,难道他们都沉迷吗?

以前只要有电、有网、爸妈管不住,想玩多久玩多久;现在,到了时间就强制下线,不少孩子接受不了。 他们涌入游戏平台给差评:“只有节假日可以玩,这不妥妥要我命吗?”也有青少年认为,自制力跟年龄并不必然相关,成年人打游戏打到昏天黑地咋不管?于是,网上租用成年人游戏账号的生意悄然兴起。

在网购平台输入“手游租号”,一系列信息相继弹出:“下单秒发”“首单0元”“各段位都有号”“后续无人租继续玩”。租号以小时计价,每小时低至1元,登录过程也很简单,就算遇到人脸识别,店家也能提供“售后服务”。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力度持续增强 海绵宝宝 第4张

互联网上的80后、90后的成长并非都发展沉溺在网络环境下

有的人熬夜刷武侠小说

有的人搞艺术,听摇滚乐玩吉他,

有的人天天户外打球,

有的人玩泥巴、捕蜻蜓、追猫狗、爬树上房,

那时候家里条件多好才能守在电脑前不眠不休的,偶尔去一次黑网吧都是幸事了。

后来,互联网大潮涌起,网络代替了线下许多消遣场景。打游戏、追剧、看网文、聊QQ,直至微博、短视频、微信——人们不必相见,社交互动被简化到网线两端,育儿方式也相应改变。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力度持续增强 海绵宝宝 第5张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接触到各种电子产品,这是时代潮流,无可更易。

也只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才能更好去思考如何规范网游、引导这代“网络原住民”健康成长的问题。

网络游戏已经深度嵌入社会生活,我们没法再倒退到没有网络的时代。对很多人来说,网络游戏提供了消遣、放松、交友机会,也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得到成长。完全禁绝网络游戏根本不可能。

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同样需要精细化。一方面,网络防沉迷系统要扎紧篱笆,精准识别游戏用户。但另一方面,必须明确对青少年成长的关爱应该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尤其是家庭的责任。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对游戏的沉迷源于家庭对他们生长需求的忽视甚至放弃。

有很多家长,孩子一哭闹,就塞一个手机给他,任他攥着手机看短视频、玩游戏一整天。有这样的父母,网络防沉迷如何防得住?

所以,与其归罪于网络游戏和孩子,不如好好反省一下,作为父母,是不是真正满足了孩子们丰富的身心放松需求?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力度持续增强 海绵宝宝 第6张

来说点口水话:

自从八月三十一号开始,新的防沉迷正式入场,限制了中国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不再是每天1.5小时,而是除去节假日每周五周六周日晚上八点到九点准时开始准时结束,一分钟都不会多。

说实话,体验过这个之后,就觉得弄出这个政策的人,已经没法用智障来形容了。连傻逼来形容这种人,都感觉有点不够格。一个小时就算了,八点到九点……我只能说,可能只有那种对于未成年人有着极深的仇恨的人才会做出如此愚蠢,如此没有人性的决策。

防沉迷本身是应该的,不然很容易一玩玩很久,但是这个限定了哪个时段能玩,八点到九点,只有一个小时,完全就是强迫那些想玩游戏的未成年人在八点到九点玩,而那些没法抽出时间的,或者还有一些作业要补的,只能在九点之后继续做,或者放弃打游戏的时间去做作业早点睡觉。

近年来,“娱乐至死”学说和“奶头乐”理论在和主旋律偏好汇流后,被迅速发扬光大。只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应对娱乐欲望的自制力,而不是否定娱乐。

只能说,每个时代都有个”背锅侠“,为年轻一代”负全责“。

耐人寻味的是,在游戏“毁掉一代人”的结论出来后,有人列出了一堆「古早」的标题——

「邓丽君正在毁掉年轻人」

「琼瑶剧正在毁掉年轻人」

「摇滚、长发、喇叭裤正在毁掉年轻人」

「透支型消费,正在毁掉90后」

「焦虑,正在毁掉90后」

不得不说,当代社会对年轻人的要求,有点高。

游戏凉了,下一个会是谁?没错就是动漫!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力度持续增强 海绵宝宝 第7张

新的禁番表,包括百变马丁,小马宝莉,柯南,还有奥特曼这些的都被一网打尽。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力度持续增强 海绵宝宝 第8张

有一些我没有看过,有一些我看过,但是我丝毫没有感觉这些有杀可以被禁的必要。单纯是血腥暴力的话,比这血腥暴力的电影多得是;单纯是犯罪的话,犯罪片比这做的可要过得多。当然,我觉得该不该被禁并不重要,领导们觉得有禁的必要就有必要,谁在乎那些看这些的宅啊。

而且禁掉实在是简单,删除就行,几乎没啥成本,就和墙掉谷歌和油管一样,非常简单。

家长现在对血腥暴力的看法过于偏激了,甚至是太偏激以至于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后果。

以前有看动画片跳伞就自己带个布从楼顶跳下来的,也有看熊出没就拿锯子砍其他人的。于是家长们老师们乃至整个社会全都把锅扔给了动漫和漫画,说这些东西害人不浅,教孩子互相残杀。但是实际上并不是的,人是要有常识的,而没有常识的原因是在于家长,在于老师,在于社会,而不是娱乐用的动画片!明明是自己的教育不好,没有教到点上,却通过甩锅转移矛盾,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你说正常人看到复联里面打架,就会捡个盾牌觉得自己就是美队嘛?不会啊。中二的少年们也顶多是心中想想自己塔塔开,也不会真的随处找人塔塔开啊。这些家长和老师们将自己的无知与愚昧甩锅的样子,真的很恶心欸。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力度持续增强 海绵宝宝 第9张

在这里跑题一下:

曾经在我小学的时候,《死亡笔记》真的是特别火,我是没看,但是有同学给我过,当时就觉得这种剧情有点像《笔仙》,在高中同学们都流行玩这个游戏,我虽然真的是无神论者,但是一直秉持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不敢看和玩这些。 即使这部动漫大火,但是最终还是被禁了,原因我觉得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辽宁地区有一个小学周围有卖这种类似于“死亡笔记”的笔记本,所以小学生就买了以后,在本子上写上自己不喜欢的人。这件事被报道以后,这部动漫就在中国被禁了,也是,小学生是分辨能力还不行,虽然剧情不错,但是却是容易被误导。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力度持续增强 海绵宝宝 第10张

再给大家介绍一个童年都会看的动漫,就是《海绵宝宝》,在乌克兰被禁播了,因为向儿童“宣扬同性恋”。当时我就看见了这个新闻,大家还为这个话题探讨过,《海绵宝宝》究竟是谁和谁同性恋了?是海绵宝宝和派大星?你知道海绵宝宝是男是女你就说同性恋!!但现在还有人问这个问题来着,给你厉害的!时隔两年,《海绵宝宝》又在哈萨克斯坦禁播了,因为“宣扬暴力”,听了这个理由,我真是我话可说,那你放的那些军事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不是宣扬暴力?这个理由真是666666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力度持续增强 海绵宝宝 第11张

《蜡笔小新》在美国被禁,原因是“总是露出屁屁”......这个5岁的小孩,露出屁屁是不正常的吗?中国有很多人小时候都看过吧,我经常看见大家模仿小新说话,而且大家都很想像小新一样,能有一只小白~但是貌似日本本土对于《蜡笔小新》就是禁止的态度,就这么个“露屁屁”的理由,真是有意思了~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保护力度持续增强 海绵宝宝 第12张

再说一部被禁正常的动漫,那就是《日在校园》。这部剧,诚实的说,我看过,对于当时的我,简直就是一次原子弹般的重击。我给大家讲讲。首先,我当时看这部动漫,是看封面很好看的,名字我当时根本没有明白它的深意,我以为是白天在校园,我不知道“日”,还有那个意思......然后,我就看了,看的是删减版的,幸好是删减的,但是要是不是删减版的,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冲击了。

因为是删减版的,所以我只感觉这个男的真渣,直到我看见诚哥被捅死然后装包......你说你删减就都删减完呀,就把黄的删了,暴力的咋不删,真的,就是悲被捅的那个场景几乎我一个星期都在想,总找同学聊天,想多和人说说,减少点害怕。这部被禁的正常,但是也该让男的看看,要不说“最毒妇人心”,你要是渣,最后的下场就是被装包!! 这就和游戏中不能有血腥,头骨一个道理。骷髅头是所有人都有的东西,很正常,血也是每个人都会流的东西,也很正常,但是对于社会来说这两件再平常不过所有人都会“随身携带”的东西却成为了罪恶的源泉。

现在的动漫就是当年的游戏,都是被强迫戴上上了影响孩子的帽子,明明什么坏事都没做,却被关进了小黑屋,而这一切的源泉说到底就是那群愚昧无知的人。

单纯的禁掉是很简单,但是想一想会带来的后果,可能找一条稍微难一点却效果更好的道路,会更加良好的完成任务呢。

标签: 海绵宝宝

发表评论 (已有10029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