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导师郑某被15名研究生联合举报。 报道称,他“经常咒骂”并“威胁毕业”,派学生“在女儿考试中作弊”。 4月10日,北京邮电大学发布通知称,决定取消郑某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其教学工作,并给予其职务由副教授七级降为讲师十级的行政处分。
北京邮电大学的反应非常高效,从学生公开举报到处理的时间很短。 据学校通报,郑某的主要问题包括:没有正确履行研究生导师职责,疏于指导学生学习; 不关心、爱护学生,要求学生从事与学习、科研无关的事情; 未能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向学生支付研究助学金。 结合此前的报道文件,可以说其中并无虚构。 郑现在受到的惩罚一点也不公正。 她为自己缺乏师德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对于参加报告的学生来说,他们终于摆脱了导师的控制,但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之前所做的无偿工作,还是未来学习中将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今天的结果都可以很难说这是他们的胜利。 ,准确的说,这或许是一种解脱。
这是一个反映导师问题的经典案例。 很多问题都值得拆解,也能带来很多思考。
报告文件中提到的许多细节经常被许多经历过的人抱怨。 学生被派去做科研以外的许多事情,比如开车去接导师的朋友和家人、打扫房间、给女儿做作业、接送她们上下学等等。这是很常见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报告类似的“内幕故事”。 ”。本案中,更夸张的一点是,郑某作为导师,竟然在女儿参加重要考试时要求学生作弊,可见她“利用”学生的程度。这种关系是显然不是一两天造成的,而是更可能是因为长期的积累才成为今天的样子,几乎可以肯定,她过去教过的学生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但那些学生并没有挺身而出。报告它。
在社交媒体上,学生经常将自己的导师称为“老板”,指的是学生为导师“工作”的情况。 师生关系似乎沦为雇佣关系。 虽然有点嘲讽,但大概还是道出了一部分真相。 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员工,他们免费工作。 有的导师指挥学生肆无忌惮地做事,仗着自己手中的“生死权”。 把手就是学生的未来——干得好,就能顺利毕业,反之,就身败名裂。 易于处理。
此次参与报道的北京邮电大学学生,也因“毕业威胁”被导师长期开除。 事实上,正是因为拥有控制毕业的权力,很多学生在面对导师的各种非法做法时只能保持沉默。 即使是那些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例如抄袭、伪造论文,也只能受到惩罚。 可以视而不见。
举报导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过去看到的学生举报导师的案例往往有一些显着的特点。 有的学生毕业后毫发无伤才向导师报到,有的则与学生联合报到。 后一种情况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普遍。 年初针对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系黄某若的举报,也是以学生联署的形式进行的。 根据媒体报道揭露的细节,即使是这种看似风险较低的举报方式,也面临着来自导师的各种威胁。
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说,举报导师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报道会给一个人的学习生涯带来改变。 不用说,如果报告失败,一旦报告成功,导师可能就得换,后续的学习和论文写作都可能受到影响。 做作的。 此外,就华中农业大学黄某若案,有学生表示不知道去哪里举报、如何举报。
要规范导师的行为,学生的监督非常重要。 这就需要学校积极回应各种举报。 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制度规范,为学生提供指导,让监督更加顺畅、可行。
文王耀
标签: 大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