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卫:大学是锤炼社会实践能力的最好课堂

91百科网 46 0

胡伟:

胡伟,研究员。 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进委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政协科教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荣获2020年度全国政协优秀履职奖提名奖。

(一)

当我进入中学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结束。 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恢复高考更幸运、更重要的了。 从小我就喜欢写字写字,喜欢模仿老师的样子给同龄人或者年龄较小的孩子“上课”,所以我最终不顾父母的命令,坚持报考文科。 但我一直很困惑到底要申请什么专业。 当时不知道哪位学长向我推荐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地理、语文最好,于是我就在迷茫的状态下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结果被录取了去考试。 。 就这样,我开始了与教育结下大半生的旅程。 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很大,风景优美。 我记得到学校报到的时间恰逢八月底。 秋天才刚刚开始。 利瓦河上荷花盛开,河两岸绿树成荫。 我感到很高兴。 。

华东师范大学吸引我的是它的历史文脉。 我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时,虽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但校园里充满了人文交流和思想交流。 我记得学校食堂门口的布告栏上时不时会有各种学术活动的公告,其中有很多著名学者、专家的演讲。

当时的学生社团活动也丰富多彩,涉及诗、乐、棋、书、画等。 有一个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在教育心理学、语文、历史、外语等系学生上课的文史楼里,门厅的墙上总是贴着贴纸。 墙上挂满了中文系学生写的诗歌和小说。 午饭和晚饭时,许多拿着工作的学生聚集在挂满作品的墙前。 这里就是当时中文系最著名的夏雨诗社,展示学生作品。

回首过去,我深深感受到母校校园文化的珍贵之处在于它把环境美和人文美完美地融为一体。 如今,校园和青春的记忆仍然时不时地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那些关于激情、创意、个性、浪漫等美好品质的记忆。

(二)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曾说过,大学之大,不在于其建筑,而在于其主人。 庆幸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确实拥有一大批全国最优秀的大师级教师。

当时的校长是著名教育家刘福年先生,他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当时他已年近70岁,说话缓慢,脚步不稳。 虽然他慈眉善目,但威严还在。 在他的领导下,华东师范大学拥有真实务实的校风,自由包容的教学,学科名师无数。 拥有授课教师近80人,论文导师十余人,讲学的外籍专家、辅导员、系办公室老师百余人。

在学校学习期间,教授们知识渊博,学识渊博。 这些大师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对我影响最大、最深的老师有两位:胡守芬老师是一位老先生。 那时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总是把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条。 当我上大学时,我非常喜欢听他的讲座。 他没有任何大话或空话。 他讲得深入浅出,把枯燥的《德育原理》讲得引人入胜。 另一位是陈桂生老师。 当时,陈老师正在讲马列主义教育课。 陈老师的讲课带有浓重的江苏高邮口音,但内容非常精彩,并且经常引用其他来源的内容,使一切变得全面。

我们7911班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 年龄也参差不齐,年纪大的接近30岁,中间的一群25岁左右,我是个年轻一点的应届毕业生。

我们的班级不大,但聚集了体育、美术、美术、文学等各方面的人才,我们已经是大学同学四年了,朝夕相处。 虽然我们的交往有的频繁,有的深有的浅,但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宿舍是大学生活最基本的单位,室友讲述的小而琐碎的故事往往令人难忘。

(三)

虽然我在大学时还比较年轻,但我仍然被认为是一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

我曾担任系学生会宣传干事,与1978级的学长一起负责教育系的黑板报等工作。 起初,我参加了班级的黑板报,后来又被招收参加系学生会的黑板报工作。 除了精心挑选板报内容外,我们还精心策划版式,力求生动、有趣、图文丰富。 在全校举办的黑板报比赛中,教育部的黑板报经常名列前茅,后来又在市级比赛中获奖。

大学期间,我还参加过各种演讲比赛。 起初,他在班上做了小范围的演讲。 后来参加学校和市级演讲比赛并多次获奖。

受教育系77、78年级学生的影响,我和班上几位志同道合的人发起成立了教育理论学习小组。 我们经常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就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和分享。 同时,我们根据各自的兴趣主题写了一篇研究论文,然后编成一本书,名为《星火集》。 我记得我被收录的第一篇文章是我对勤工俭学的反思。

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四年,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培养了我的才华,而且开阔了我的视野、滋养了我的灵魂。 学习在这里,读书在这里。 毕业后,我努力将所学与所学结合起来,这也为我的职业生涯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作为教育研究员,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研究、以及大量教育决策咨询项目。 作为实践探索者,他自1993年底以来创办了多家实验教育机构,同时还成立了全国首家民办教育研究所,成功开辟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空间。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一名党员,我始终坚持围绕中央大局,聚焦重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履职尽责。

(四)

大学教育是通识教育和文科教育。 既要研究文献,又要研究理论。 要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比较、分析、创新等能力。 同时,要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

在大学里,你需要与学校文化环境进行有效互动,向老师请教,向同龄人学习。 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学习和研究方法。 要与社会环境有效互动,深入现实,掌握第一手信息,形成独立思维。 同时,通过融入集体,包括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可以增加合作精神,培养社交能力、表达能力。

梦想是引领人生方向的灯塔。 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只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才能成为担当重任的新一代。 这一代大学生尤其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因为我们的未来不仅与民族伟大复兴同步,也与百年来世界变迁息息相关。

人生的路很长,有平原,有山峦,有晴天,也有风雨。 期待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谱写人生辉煌篇章,在最好的时代成就精彩人生。

原文发表于2022年8月10日《人民政协》第九版教育在线

标签: 黑板 华东 政协 人文 社团

发表评论 (已有38924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