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带手机入校大部分家长支持

91百科网 25 0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

● 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携带个人手机进入校园。 确有需要的,须书面申请并征得家长同意。 进入学校后,手机应由学校保管,不得带入教室。

● 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存放的地点、方式和负责人,并配备必要的存放设备。 通过学校设立公用电话和班主任沟通热线,解决学生与家长之间的通话需求。 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使用手机完成作业。

● 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合理对待和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 各学校要做好与家庭、学校的沟通,家长要切实履行教育责任,形成家校教育学生的合力。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管,确保相关要求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这并不是国家相关部门第一次限制手机进入校园。 之所以多次提出这样的“限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保证学生的学习,二是保护学生的视力。

如今,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那么学生和家长对于这样的“限令”有何看法呢? 学校推行时会否遇到困难?

记者探访

小学:多数家长支持学生不带手机上学

2月22日,全市中小学生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天。 我们走访了很多学校,发现小学生基本上不用手机就可以上学,大多数家长也支持这一点。

“我一会儿进班级,喝点热水,有什么事就告诉老师……”上午7点刚过,记者在和平区昆明路小学门口看到,许多家长在送走孩子后还不忘记与孩子道别。 看着孩子的背影,他喊了几句吩咐。 人群中,二年级学生家长刘女士将女儿从自行车后座上抱下来,并告诉孩子,如果有任何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老师。 “他们都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我还是感到不安。现在我的孩子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如果有什么事,他们必须先去找老师。有时我觉得一旦我的孩子去上学,他们就会远离我们的父母。” “那会很远。” 但当谈到手机问题时,她立即表示:“作为家长,我们完全支持这样的‘限制’。孩子太小,没有自制力。我们确实需要被允许带手机到学校。”而不引起混乱。” 然而?”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我市小学一直倡导学生不要带手机到校。 大多数家长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在执行上并没有遇到很多特别的困难。

“今年寒假,我们再次向学生和家长发出倡议,倡导学生不要带手机进校园。因为小学生年龄小,遇到问题会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如果有需要的话,联系家长,班主任会立即联系家长,所以家长并不担心此事,也非常支持这项工作,会帮忙督促孩子不要带手机到学校。”坪山校长韩洪涛说。路小学。 “如果学生把手机带进校园,学校会怎么做?” 面对这个问题,韩洪涛表示,目前学校和老师不会检查学生的书包、衣服等个人物品,“但如果发现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肯定会进行管理。”

校园禁止携带手机,学生该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北辰区安广小学副校长叶秋丽表示,学校要求班主任建立双家长电话、双账号、双微信账号作为保障,以便学生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联系家长。紧急情况。 “由于我们学校属于农村,周边村庄比较分散,所以我们仍然开展了‘知百家、知百家事’的学生和家长‘地理团’活动,保证教师能够当电子设备无法到达时,第一天就联系他们,立即上门。”

不过,在采访中我们也发现个别家长有不同的看法。 “确实有一些家长不同意,他们认为学校禁止使用手机侵犯了学生拥有自己物品的权利。家长的态度往往对学生的理解和学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只能这样做家长们一遍又一遍地努力以获得他们的理解,”一位小学校长说。

中学:学生确实需要手机,学校要统一管理

开学第一天,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组织了大二学生心理团体辅导活动。 当心理老师带领学生们愉快地玩各种游戏时,站在一旁的班主任及时用手机捕捉到了学生们出色的表现和笑脸。 “下课后,我会把它发给家长,看看孩子们笑得多开心,也让家长们开心。”

在新华二中,学校没有对学生实行“手机不准带进学校”的规定。 不过,每个班级都设置了手机存放箱。 “孩子到校上课后,会把手机放进储物箱,放学时再拿回来。” 学校党组织书记杜慧蓉表示,在她看来,这样的做法也是基于实际情况的需要。 “很多中学生自己上下学,路上的安全问题是家长最担心的。孩子们在上下学途中携带手机,也方便与家长联系。” 杜慧蓉说道。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我市多所中学也采取了类似做法,允许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学校进行统一管理。 一些学校还向学生和家长建议,不要带手机进校。 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手机手表成为了很多家长的新选择。

“下午放学坐地铁的时候,别忘了给妈妈打电话。” 开学第一天,在一所中学门口,记者遇见了送儿子小金上学的王女士。 吩咐完儿子后,王女士的眼睛都红了。 上初一年级的小金,从小学起就一直由爷爷接送。 今年春节,爷爷不小心摔倒了,需要在床上休息三个月,接送小金就成了难题。 “我和孩子的爸爸都上班,早上可以送孩子,晚上不能接孩子。想了很多办法,决定让孩子尝试自己回家。学校和家都在。”离地铁站不远,孩子也可以锻炼身体。” 他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却还是感到不安。 “以前爷爷接孩子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给孩子带过手机,这次我们给他买了一块手机手表,就是为了和孩子保持联系。”王女士说。

学生不带手机入校大部分家长支持 学生手机 升学考试 学校 第1张

说到手机的缺点,家长们都知道,但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很多家长还是觉得有必要让孩子携带手机。 “孩子在学校我们不担心,主要问题是他们放学后。家里有人接他还好,但如果他一个人,就必须让孩子带手机。”刘浩说,一位高中生的家长。

此外,在采访中,一些高中生也表示,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上课肯定不许看、玩手机,但闲暇时通过手机了解世界,获取更多知识也是一件好事。” 凡事都有个度,只要掌握了就好。”高年级男生小宇说。

记者调查

手机不仅仅是为了娱乐

在线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特点

正如小宇所说,如今,手机不仅成为成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也生活在手机带来的智能时代。 那么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主要使用手机做什么呢?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报告(2020)》显示,受访的7-18岁在校学生中,超过80%使用手机上网。 听音乐是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的主要功能排名第一,其次是游戏,在线学习排名第三。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虽然手机的娱乐功能依然强大,但随着在线学习需求的增加,它现在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工具。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9月,超过80%的中小学生至少参加过一门在线学习课程。 城镇中小学生网络学习普及率(即参加至少一门在线学习课程的学生比例)基本超过80%。 手机是中小学生在线上课时最常用的电子设备,占比超过70%。

走访过程中,在学生的同意下,我们看到不少学生在手机上安装了各种查题、解题的软件。 “如果你不会做题,只需拍照上传即可找到答案。 还有专业老师的讲解和相关信息。” 练习题和手机让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容易。 以前,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向老师请教。 现在我只要用手机提问,一秒钟就能得到答案。” 小孟,一名高中生。 解释。

谈到对手机坏处的看法,不少家长表示,孩子的视力因为手机而受到影响; 因为手机,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但说到网络学习,很多家长表示,如果孩子愿意,一定会支持。

“现在学校对手机作业控制比较严格,说影响孩子视力。但说实话,网络学习确实方便,有些课程比学校老师设计得更好。我们为孩子注册了两门在线课程。我认为在线教育课程非常有效。” 付伟的儿子正在上小学六年级。 这位父亲对于孩子使用手机的看法是:只要控制用量,就不应该排斥手机。 “毕竟它带来了很多好处,虽然有缺点,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那么为什么有些学生愿意带手机进校园呢? 肯定不是因为参加在线教育,更多的是因为手机的娱乐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有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乐趣,把手机放在书包里带到校园,受的教育越多,就越叛逆;有的学生因为家庭原因缺乏安全感,比如作为单亲家庭或者父母双方都不在身边的时候,觉得能够随时联系家人是一种自我保护,不让带就不行了;在他们的小圈子里,当他们发现谁私自带了手机时,他们觉得他们应该效仿,否则我们就处于不利地位;有些家长也给孩子购买和佩戴智能手表。 ,以及孩子们用手表打电话、上网、语音聊天、听音乐等,我们常常可以约束手机,但很难约束智能手表……这些都为学校带来了管理上的阻力。”叶秋离说。

专家观点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与评价研究所研究员方方:

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

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日益普及,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在线教育的广泛使用,手机在某些方面确实可以带来一定的便利。 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控能力有限。 很容易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由于此前我国对于校园手机的管理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现实中,全国各地学校的手机管理方法和标准并不统一。 此次,教育部明确了中小学手机的管理,可以“仅限于校园内,禁止带入课堂”。 这可以说明确了中小学手机管理的方向。 但学校在实际运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对此,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与评价研究所研究员方方建议:

一是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滥用手机的危害性,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理性对待和使用手机。 要杜绝“扔手机”、“摔手机”、“搜查手机”等行为的发生,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从而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是学校要细化操作办法,规范手机管理具体流程。 比如,要明确手机统一存放的地点、方式、负责人等。 收集到的手机应妥善保管,以免丢失。

第三,学校应探索多种方式解决学生的计算机需求。 例如,针对学生的通话需求,学校可以在校内设立公用电话,班主任应及时帮助学生联系家长; 针对学生登录互联网查询信息的需要,学校可以设置公用电脑,多媒体教室可以增加对学生的开放时间。

四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 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习惯,配合学校的手机管理工作。

标签: 学生手机 升学考试 学校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