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历史中学到什么? 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常常会有疑问:我们初中和高中都学历史,学的东西是一样的。 此外,历史只是过去的事情,所以我们只需要了解它。 有必要一直研究它吗? 学生的这样的质疑,也反映出我国当前历史教学中对核心历史素养培养的缺失。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 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适应和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需要的高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就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其成败与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即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 可以说,这是教学创新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也是素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的最终焦点。 无论学生获得历史知识还是增强思维能力,如果最终没有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说是成功的教育。
//
历史教学实践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
1.用叙事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时间上跨越古今,在空间上涵盖中外。 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克服对历史的陌生和厌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生动地讲述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增强吸引力。 例如,在讲述林则徐形象时,过去传统的做法是介绍林则徐的成长经历、重大事迹(如虎门火药)和意义,然后问学生“我们可以向林则徐学习什么精神? ” 目的是为了彰显林则徐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现在我给学生们展示了一张一百多年前的照片:英国伦敦蜡像馆陈列的林则徐蜡像,并说明经过数千名英国民众多次投票,他仍然当选并陈列在英国伦敦蜡像馆。博物馆好久了。 问:英国人如何了解林则徐? 林则徐的蜡像为何长期被放置在英国最有影响力的蜡像馆里? 英国人欣赏林则徐哪些品质? 英国的敌人为何成为他们仰慕的对象? 这样的事例会让我们的学生信服,他们会深深感受到超越国界的人格魅力的巨大力量和民族气节的永恒光辉,受到触动灵魂、内化情感的深刻教育。 它不仅能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弦,培养学生、共鸣学生、升华学生,更能将其转化为他们努力学习、进步的动力。 老师生动的讲述,使师生的情感相互交融、产生共鸣。
(二)运用情境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逆转性,学生无法直接感知或反复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遥远。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围绕重大历史事实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和情感,缩短历史与学生的时空感,让学生充分体验观看投影等感性认知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听故事、赏歌曲,让学生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具体背景,激发学生在特定历史情境中探究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浓厚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上面提到了,说到秦始皇,我是这样设计的: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 13岁时,他的父亲秦庄襄王去世,他继承了王位。 22岁时,举行成人加冕典礼,开始亲自管理国家大事。 39岁时,实现了国家统一。 50岁时因病去世。欧洲人称他为“中国的拿破仑”。 有一本外国人写的书,《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人》,其中就有秦始皇。 根据这些材料,我设计了一些这样的问题:你13岁时在做什么? 22岁的时候你希望做什么? 39岁的时候你想做什么? 50岁的时候你想做什么? 即用问题情境法让学生感到应该努力学习才能取得成功。
(三)运用比较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选择恰当、生动、具有可比性的内容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他们的灵感火花,使他们积极参与,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积极情绪、态度和价值观的产生,从而达到提高记忆力、开发智力的目的。 例如,通过比较商鞅和张居正这两位古代维新家,我们就会认识到,要取得成功,必须有毅力和大胆的精神;要取得成功,必须有毅力和大胆的精神; 通过比较司马迁、司马光两位历史学家编纂史书的情况,学习他们严谨、勤奋的治学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比较玄奘和鉴真,我们一定会为他的奉献精神、坚忍不拔、顽强进取的精神和友好交往的国际主义精神所折服,这些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之中,成为民族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
(四)运用联想法帮助学生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容更加适应中学生的认知需要。 但由于课时和篇幅的限制,有些地方比较抽象,往往是浓缩的书面语言,可以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对话和交流。 情感就像催化剂,有力地促进联想和想象力的发展。 相应地,当联想和想象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又会反过来将情感提升到更高的阶段。 “情由物生”和“物由情看”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情感与联想、想象的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愿意根据自己所储存的知识和信息,针对课本中的空白,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超越时空,走近历史,与历史进行身临其境的接触,触摸历史的脉搏,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谈论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时,学生可以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包括地理、语言、生物等学科知识,想象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谈论节日的概况,例如:如泼水节、那达慕节; 朗诵《木兰诗》、《池乐传》等优美诗篇; 并表演历史短剧。 这样的历史课堂气氛一定会很活跃,师生之间的距离会缩短,课堂教学的效率会提高。
5. 用辩论来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辩论对于学生来说是最有激情、最具挑战性、最有趣的。 当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辩论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起到教师无法发挥的作用。 也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突破的重要途径。 例如,结合必修课第二单元《鸦片战争与中国现代化》的相关内容,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一个选题:正方:“没有鸦片,中国就无法接触现代文明”。 反对派:“没有鸦片战争,中国迟早会进入现代化”。 通过辩论,学生们了解到,为了开拓中国市场而进行侵略和掠夺是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观动机,带来现代化只是客观效果。 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即使没有鸦片战争,中国也会有其他机遇进入现代化。 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作为中国人应该有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历史责任感。
6. 提供丰富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材料
由于历史课文是对史实的粗略介绍,在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呈现课前收集的历史资料,如图片、故事、文字、名言、诗词等,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除去假而保留真。 同时,我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材料,比如图像、文字等。比如,在历史的学习中,我带领学生接触哲学家的思想,背诵政论家的话语,欣赏历史人物的思想。欣赏作家的诗篇,欣赏武士的谋略。 有时先人的墨迹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时历史的旋律和歌声在学生耳边萦绕,有时真实的历史纪实镜头震撼学生的心灵。 同时结合现代教学媒体技术,丰富历史事件和人物,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真实、生动、充分,鼓励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讲授《马关条约》时,引入了《春愁》这首诗,并以《阿里山云海》的画面为背景。 浩瀚的云海,美丽富饶的宝岛风光,配上《春愁》诗句,寄托着思念祖国、痛恨侵略、渴望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以及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早日实现祖国统一都被淋漓尽致地表达在纸上,从而巧妙地将当前的热点话题“台湾问题”嵌入其中,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到历史,再回顾坎坷历程。台湾的发展道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台湾早日回归的热情。
(七)分析历史事实,加深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比较等活动,分析具体的历史事实,厘清重点和难点,了解历史事实的本质,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系统的历史表征,加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引起精神世界的强烈反应和共鸣。 比如“悲民生之艰辛”的屈原,“自古人皆有一死,唯我将忠于史”的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岳飞等。南宋时期的《戊戌政变》中流血的谭嗣同等。学生们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有人认为他们是勇敢、英雄、优秀的中华儿女; 有些人认为他们都愿意死,而死远不如活着有价值; 有人认为,人可以为了节操和正义而牺牲生命,但完全可以保全生命而不失节操,为祖国和人民多做点事。 死亡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责任的缺失。 辩论结束时,虽然没有统一的答案和认识,但教育的收获就在这次讨论的过程中。 同学们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历史责任感。
总之,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突破以往纯政治教育的水平,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将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发展教育结合起来。人的功能,即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然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并没有引起广泛和足够的重视。 最直接的原因是教学中缺乏对情绪、态度、价值观的操控和调节的具体指导。 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们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的作用的预见,为我们今天的努力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而认识上尚存的不足和局限性,则是我们今天的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