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大学生精准“收割”现象
我国大学生总数超过4000万,大学生被网贷机构视为目标客户群体之一。一些网络小额贷款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瞄准大学校园,通过虚假误导宣传发放网络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在网络购物平台过度消费,使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社会影响恶劣。
据银保监会等五部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通知》重点围绕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进一步强化贷款机构客户营销管理和风险防范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指导和帮扶,合理引导网络舆情,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网络平台精准“收割”大学生现象,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通知》要求加强贷款机构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的监督管理,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明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向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同时,《通知》要求组织地方部署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开展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查处整改。
原则上,已经发放的贷款将不再展期。
消费金融专家苏晓睿认为,《通知》从金融营销、贷款审核、贷后管理等角度对机构对大学生贷款进行全面监管,符合行业实际,也便于机构参考执行。
她表示,《通知》中提到的不同机构主体值得关注:“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向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违反规定将被视为非法放贷。此外,文件中还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消费金融公司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采取误导性宣传。
消费者对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信贷服务产品并不陌生,例如支付宝借贷、花贷的运营公司分别为重庆蚂蚁商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重庆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根据央行此前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共有7118家小额贷款公司。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助学贷款占比超过60%,新规对部分全国性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影响巨大。
对于已发放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要制定整改方案,对已发放的贷款原则上不再延期,逐步消化存量业务,严禁违规增设新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也要加强检查,对违规业务限期整改,严格落实风险管理要求。
监管机构警告预消费风险
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受过度消费观念影响,养成了过度消费的习惯。为了迎合年轻人,市场上推出了越来越多的贷款产品,如信用卡、花呗、借呗等,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高利贷陷阱、裸照抵押、暴力催债……非法“校园贷”乱象令人触目惊心。
一些大学生养成了“过度消费”的习惯,但金融知识的匮乏让他们很容易成为“收割者”的对象。《通知》还提出了“大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不断完善帮扶帮扶机制”、“全面引导树立正确消费观”三项措施。同时,各高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抵制不良校园网贷,同时满足大学生合理的信贷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信用卡贷款逾期半年累计已升至906.63亿元,环比增长6.13%,是10年前的10倍多,而且这还只是正规银行渠道发布的信用卡相关数据。央行在《2020年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不宜通过发展消费金融来扩大消费。2020年末,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理念,远离过度借贷消费的营销陷阱。
我国网络贷款业务监管始终处于高压态势,且持续升级。2020年7月,银保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互联网贷款小额、短期的原则;今年2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明确了资本出资比例、集中度、限额管理三个方面的量化指标。受监管政策影响,早在2020年末,部分网民花呗信用额度被下调,蚂蚁集团回应称“倡导更加理性的消费习惯”。
苏小蕊提醒,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而言,“不应将大学生设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群”、“不应向大学生群体进行精准营销”在主观上易于操作,但如何审核、识别大学生身份,考验机构的金融科技水平,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部分机构的贷款审核流程相对粗放,无法精准识别大学生群体。《通知》后续的实施效果还有待观察。
附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网络消费贷款监督管理的通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