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双非金融学专业经验

91百科网 63 0

基本个人信息

某财经类非财经专业本科生,初试被财经A组录取,未进入复试,6月底开始备考中央财经大学,总成绩405+,其中英语80+、政治65+、数学130+、专业课120+,初试和复试加权成绩占总录取人数前25%。

审核时间表

我所有的备考时间都是用番茄钟来衡量的,一方面学习时间被量化了,可以更方便衡量自己的学习情况,激励自己。另一方面,第一次考试的时候,番茄钟却成了束缚我的无形枷锁,让我陷入了盲目增加学习时间的恶性循环,学习效率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希望大家备考还是以效率为重,累了就休息,学习时间和考试成绩并不是完全正相关的。

一月份开始考研,一月到二月每天学习大概3-4个小时,但有时候会休息一整天。三月到六月在学校备考,因为有很多课程要完成,所以课程之外的时间几乎都用在考试上了,下课后会去图书馆,早上七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左右从图书馆回来。这几个月的学习时间也很不规律,有时候1-2个小时,有时候11个小时。七月进入暑假,正式进入考研的系统学习阶段。暑假期间我安排自己每周学习六天,休息一天,每天至少学习8个小时,七月番茄工作法记录的数据是每天8小时多一点。八月开始变得有些懒惰,这段时间因为过敏身体也不太好,平均每天学习时间在7个小时左右。 9月份开学,课程压力小了很多,身边的同学几乎都全身心投入考研。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我很快恢复了状态。从9月份到12月中旬,我平均每天学习10个小时,取消了休息日。12月底,由于受到疫情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考前最后几天我的状态很差,一味看时间长短,自信满满,完全忽略了模拟考试的成绩,考试时还出现了发烧、头痛等症状,所以第一次考研就失败了。

2023年财经学院的A组分数线高的吓人,在权衡了地域因素和专业课考核方式后,我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中央财经大学。复试的备考从6月底开始,因为一时难以恢复到全天学习的状态,加上第一次考试的教训,备考之初我没有给自己设定固定的起床时间,每天学习时间8小时,周日休息。进入8月份,我给自己的学习时间标准定为8.5小时,9月份以后学习时间都在9小时以上。复试备考与第一次考试在时间安排上最大的不同就是起床时间的设定,复试期间我不再强迫自​​己早睡早起,有时候失眠了就允许自己第二天10点甚至11点起床。 这样我学习到晚上12点还是可以达到预期的时间的,而且因为睡眠充足,学习效率也不错。我觉得备考期间有些煎熬是没有必要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各科复习计划

1. 英语

我觉得我的英语相对其他科目有一定的优势,高考140+,四级550+,六级560+。上海财经大学A组考的是英语2,所以我的第一次考试和英语2的准备方式一样。最后客观题考了54分左右,总分78分,主观题考得不是很好。第一次考试的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二月份的时候,我每天花1-2个小时用手机里的词汇记忆软件背单词,以及读刘晓燕的长难句。

从三月到七月,我每天花1-2个小时背单词和做英语1、英语2阅读试卷。做阅读的大致流程就是直接做试卷,看答案,圈出不会的单词,在单词app上登记,和大纲单词同步背。这期间,我也看了唐驰的阅读方法论课程。

7月到9月,我每天花1-2个小时背单词,做英语二阅读、翻译、七项选择和完形填空题。翻译我选了唐静的课,七项选择和完形填空没有选。这期间我主要练三门小科,阅读题也没缺,有时间就多练,没时间的话,每天至少练一道。

10月到12月,我每天花1-2个小时背单词、做英语二真题、准备作文、模拟。这期间,我没有按照题型练习真题,而是全套做。10月开始准备作文,看石雷鹏的短文,长文用潘云的模板。英语作文一直是我的弱项。准备期间,我有点侥幸心理,大大小小的作文都没怎​​么练习,把模板背熟了再去考场,最后大小作文都没有用到模板,所以主观题的分数不是很高。英语考试前只模拟过一次,考得还好,时间也够,就没再模拟了。

一直到考试前,我把英语1阅读的真卷复习了一遍,把2010年到2022年的英语2的真卷复习了三遍。

第二次考试我每天大概花1-2个小时在英语上。6月到12月我只是不停的刷英语1的题目和背单词。10月开始准备作文,这次花时间自己整理模板,主要参考了黄皮书里的一些句型和各平台英语博主分享的一些句型,准备了大概一个月。11月开始练习,每天写一篇作文,短文和长文交替练习。批改主要依靠各大英语作文批改软件,Chatgpt以及在淘宝上购买的人工批改服务。11月底发现长文的模板还是很难用,就去整理了静婷老师的作文模板。静婷老师的句型很先进,也很灵活。在考场上短文我用我整理的模板,长文用静婷老师的句型,最后客观题考了56.5分,主观题考了25+左右。 再加上北京赛区的评分比较严格,所以我感觉自己比第一年进步了很多。

2. 政治

大一政治成绩60分,客观题30分左右。6月底开始看推姐的课,一边做肖8的1000题,但是速度很慢。11月之前政治分配的时间就一个多小时,肖8的1000题我还没做完。11月到12月政治能有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考试前几天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背政治。时间线大致是肖8、肖4、肖4+肖4大题背诵,同时听推姐的技巧课。到考试的时候肖4还没背完,只背了前三套,答题时也不知道该如何灵活运用。

二年级政治学考试65+,客观题39分,具体安排如下:

6月到8月,每天花1-2个小时听徐涛的强化课,练1000道题。

9月到10月每天1-2小时,复习1000题第二遍、第三遍+听肖老师微信+背肖秀荣背诵本

11月份每天花1.5小时听肖老师微信和背肖秀荣的书,做《小八》和《米六》,背《推姐》讲马远道理的部分。

2018年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双非金融学专业经验 每天 背诵 一战 真题 二战 第1张

12月份每天2个小时,背肖秀荣背诵手册+做小四+背诵焦杰卷子9页+看焦杰7页时事+背诵焦杰冲刺班重点+模拟大题。考前把肖秀荣背诵手册看了三遍左右,把政治大题全部模拟了一遍,9页看了三遍。

3.数学

备考的时候数学占用的时间最多,但是第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100+。我从1月份开始备考数学,每天大概1-2个小时。等到开始系统学习的时候,我每天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已经超过3个小时了。我的数学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基础阶段(1月-6月):看唐家峰的高等数学课+余炳森的概率论课+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课+1800道题。这个阶段我花了很多时间做课堂笔记,现在看来,其实没有必要。一是课程的知识点可以在课程附带的讲义中找到,遗漏的知识点可以直接在讲义中补充;二是手写笔记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还不如把浪费的时间用来多做题。

强化阶段(7-10月):看唐家峰高等数学强化课+俞炳森概率论强化课+李永乐线性代数强化课+李永乐660题+李林108题+俞炳森概率论强化部分讲义。这期间也做了强化课的笔记,还是没必要的。

冲刺阶段(11-12月):做真题+李林六套卷+李林四套卷,做真题的时候都是模拟做,只做了一遍。

第二次考试数学成绩130+,相比第一次考试高了近30分,第二次考试期间,我也每天花了3个多小时在数学上,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6月到8月,李正元数学复习册+本书高数部分附练习册+余炳森概率论讲义强化部分练习+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练习。在这里我向参加复试的同学们推荐李正元复习册。虽然很多同学都说难,但是这本书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复试同学来说还是很适合的。有些知识点讲解的很详细,解答了很多我在第一次考试时看不懂的题目。理解并掌握了这本书中一些比较难的例题之后,再做其他的练习就会轻松很多。

9月至10月,李林880+李正元全书错题复习。

从11月到12月,我做了2013年和2014年的2013年以后的三份数学试卷+李6+李4+张8+张4+华中科技大学的拓展试卷。我尽量在3小时内做完真题和模拟试卷。一般来说,如果试卷很难,我会​​两天做一组,如果很容易,我会每天做一组。2014年的拓展试卷非常难。我只做了几份试卷的选修题,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时间。但我强烈建议有空闲时间和能力的同学也做,因为我在2014年的真题中确实遇到过和拓展试卷非常相似的题目。

4. 专业课程

我的专业课成绩是120+,今年的题目应该不难,所以我的成绩在130+和140+的分数线中不算突出。主要问题还是在计算上,考试当天下午明显累很多,做计算题的时候也犯了错误。中财初试的专业课范围比上海金融要窄,参考书少,计算题占比小,但背诵负担重。今年中财和上海金融都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大家在日常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计算能力。专业课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6月-8月:每天3小时+,看中国金融(刘利老师的金融、公司理财)的参考书+做思维导图,8月开始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背诵序列三,每天背诵2小时左右。这里要说一句:建议大家在买参考书的时候尽量买纸质书,包括其他科目的讲义。对于我来说,一战期间为了省钱,参考书和一些专业课的讲义都是电子版的。在iPad上尝试过很多电子阅读器,比如Notability、MarginNote和PDF Viewer等,这些软件做笔记很方便,但是找知识点比较难。相比电子书,纸质书随手可翻,一些小标签可以快速定位知识点,增加了我翻书的动力。另外,在翻书的过程中,我们也更容易注意到一些细节知识点。

9月-11月:每天3h+,做两本公司财务管理课本作业+背诵序列三+做中国金融真题。

12月:每天3小时+,做两道公司理财课本作业题+背诵序列3+做金融所真题。考前金融所真题看了两遍,公司理财课本作业题看了三遍,背诵序列3三遍以上。

重测体验

我的复试复习是在成绩出来后的第二天正式开始的,预估分数出来后,我觉得自己有很大的概率能进入复试,于是就报了学长帮助下的复试班。复试开始前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四本参考书,做作业。但是成绩出来之前我真的很难进入学习状态,于是就买了参考书,听了复试班的课程。准备期间,我主要的学习资料就是学长们的复试序列。首先英语题型和答案方面,我把复试序列里总结的往年考试题目的答案整理了出来。整理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因为有些答案往往可以套用到多道题目上,第一次背下来,就会积累很多句型,即使遇到没有准备的题目,也可以套用。 专业课试题与答案方面,我主要背了复试序列的单面题,另外也找了复试群里的两个朋友一起备考,每天模拟面试,再加上复试课上在学长的帮助下做了四轮模拟面试,得到了学长们非常专业的建议,最终面试的时候没有那么紧张,表现也不错。笔试方面,我结合复试课程和复试序列,梳理了比较重要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计算题主要根据真题和复试课程学长强调的重点来准备;讨论题以单面题为主。最终总分排名前25%,复试成绩85+,感觉很满意。

其他

时间过得真快,两年过去了。对于那些本来想努力考研,却一时失利的考生,我想说一句:考研失利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如果你决定再试一次,那么之前的每一分努力都不会白费。最后,祝愿大家都能一考成功。

中国财经 - 精选往期

标签: 每天 背诵 一战 真题 二战

发表评论 (已有49363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