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出题者之所以用“带”小孩,而不是“教育”或者“引导”这样的词语,我猜想其问题的出发点,并不在于追问如何刻意地对儿童进行专指性的教育,而是要追问如何与小孩相处,并在相处的过程中,给予小孩无痕地教育,引领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
如果从这点出发,我想谓之为“陪伴”。有人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主要在于“无形的陪伴”正契合了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本质。因此,如何“陪伴”小孩,我以为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其一,保障时间,要与孩子形成心灵的沟通。“陪伴”绝不仅仅是与孩子进行身体的接触或者是距离相近,只有真正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多交流、多沟通,“陪伴”才能真正发生。所以,我们需要多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状态,了解他们的兴趣点、疑惑点,抓住一切可以利用契机,或告知、或探讨,哪怕就是表露出自己也拥有同样的困惑都是有效的“陪伴”;其二,心中不能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现在很多家长,甚至是老师,都很推崇国外的“尊重教育”,这本无错。但如果没有厘清本质,不能很好地把握分寸,就会将“尊重”演化为“放纵”。事实上,我们常常犯下一个错误,就是心中受传统普世价值的影响,会形成好坏的标准,尤其是心中已经固话对“好孩子”的模板,无形之中就会在自己的言行之中想要自己的孩子也朝着自己心中的标准发展,这是“陪伴”孩子最可怕的禁忌。尊重孩子,就应该让他们成为他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你心中的那个“模板”;其三,就是适当放手。不管是带着孩子干什么事情,都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手把手地帮一回、搀着扶着走一段、彻彻底底地放一把、一起总结得与失,最后完全放手。没有自主地锻炼、没有失败的教训,孩子永远都只能是你怀中的襁褓,始终都不会长大。
标签: 育儿知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