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胜 李红
作为师范院校,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上荣获5项大奖。 这一成绩超过了许多同时参加时装周的专业院校。
“我们的获奖作品都是童装,我们的优势就是懂孩子。” 凭借《你是我的大艺术家》获得服装工艺奖的张小千表示,“我们设计了亲子组合,将拼图设计成亲子装。这些亲子装是可拼接、可拆卸的,可延伸,家长和孩子还可以互动‘换衣服’,走秀时大家都觉得很新奇。”
一所才升学几年的师范学校,怎么可能在童装设计上有如此出色的表现,显得格格不入?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邹宇表示:“我们把‘为了孩子’作为办学方向,以‘理解孩子’作为教学目标。”
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升格”为“普通本科”往往是让自己不再像以前那么“普通”的开始。 然而,2012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后,立即主动降低“级别”:学校确立了“服务0至12岁儿童成长”的办学方向,重点发展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基础教育。 教育“低水平专业”。
“升级”很难,但为什么“等级”却越来越低? 完全围绕孩子成长的办学理念一度引发校内外质疑。 在教职员工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重庆第二师范大学确定各专业办学基本形式不变,并探索在不同领域嵌入0至12岁儿童课程的推广措施。方法。 在学校层面,重点关注0至12岁儿童的发展需求。 打造学科专业集群,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引导办学整体向应用型办学转变。
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校开设了儿童营养与健康方向。 在服装服饰设计专业,学校开发了童装设计、色彩搭配、图案设计、服装效果图、亲子服装搭配等系列特色教材。 就连看似毫不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和英语专业,也开设了儿童文学、儿童古诗词朗诵、儿童英语等特色课程,并将其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新媒体有机结合,打造少儿文学、少儿古诗词、少儿英语等特色课程。动画、儿童数字媒体、儿童文学等特殊方向。 随着效果逐步显现,聚焦“低端”、“高端”已成为全校发展共识。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家长和社会应该如何理解“起跑线”? 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重庆二师统筹利用各方资源,在儿童发展战略与政策、儿童跨领域成长、面向未来的儿童教育形态、儿童教育技术创新与产业链等五大领域推进研究与创新。领域,以及儿童服务供应链改革。 。
学校对未来教师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教会他们学习、掌握和适应低龄教育规律。 各学院、各专业为0至12岁儿童学生搭建了科研平台。 在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提升了针对低年龄段儿童的服务能力。
课间,在重庆市丰都县地税希望小学春雷教学点操场上,看到孩子们疯狂玩耍,跳兔子舞、打排球、跳长绳、跳短绳,乔冠宇高兴极了。 。
乔冠宇2017年从重庆第二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来到了这个教学点。 他在这里负责五年级的教学。 除了语文、体育、道德和法治之外,他还在幼儿园教音乐,并负责课间休息和科技兴趣小组活动。 今年6月,乔冠宇在重庆市第三届“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他说:“我能这么快掌握,主要是因为我在学习的时候就开始‘懂孩子’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将要面对的“低端”学生,重庆第二师范大学以问题为导向,面向社会和行业,针对0至12岁儿童的成长需求进行研究。 短短几年,学校已建成20个专注0至12岁儿童的科研平台,30个儿童研究工作室,发布科研项目250余项。 2017年,学校编制发布了全国首个学前教育本科生能力标准。 今年1月,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建立了全国首个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儿童成长的综合性科研平台——儿童研究。 医院。
《光明日报》(2018年9月12日第4页)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