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91百科网 67 0

前两天的文章中,我们和大家聊了新高考改革。 众所周知,我们的高考改革经历了很多时期。

纵观近几十年来,高考有恢复重建期、多元化改革期、深化改革期等。

在我们的高考改革中,“公平”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关于这一点,引起了心理学家、教育家的广泛关注。

她的心理测量让高考题目越来越公平。 她利用心理学给教育带来了质的变化。 她就是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张厚灿先生。

她于去年12月底去世,享年95岁。 她的名字将永远载入史册,她的贡献将让世界之火永远燃烧。

纪录片《联盟》

01

张家有一个女孩,梦想成为“间谍”

张厚灿先生是清末名臣张之洞的孙女。 小时候,她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她什么都学得很快,但她不喜欢遵守规则。 因为她知道所有的数学作业题,所以她不喜欢写它们。

而她遇到的却是一位刻板严肃的数学老师。 他看待学生也是这样,教学方法死板,不懂灵活性。 他从来不想了解学生的想法,这让他总是对课堂知识感到“满足”。 没吃饱的张侯灿先生很郁闷。

纪录片《联盟》

于是在很小的时候,她就开始思考教学的本质:一定不能是千篇一律的课程和统一的考核标准。 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挥个体潜力。

这个想法从小学一直持续到高中。

生性爱冒险的她原本想做一名时髦的“间谍”。 她觉得自己身体素质极佳,适应能力也不错,但只需要掌握别人的心思,防范危险就可以了。

她偶然看到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的老师在黑板上用大字写着“心理学”二字,她恍然大悟:

原来,世界上有一门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活动的学科叫“心理学”,与她当“间谍”的梦想完美契合。

因此,高中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都选择了理科专业,但她是唯一一个选择了心理学的。

纪录片《联盟》

然而这个决定却让老师们大吃一惊,他们既惊讶又遗憾。 他们都觉得她应该去数学系。 老师们意想不到的反应也让她再次感受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因为我的‘异类’,我深深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我向往‘因材施教,知人善人’。

但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我想要什么,也没有人因为我的天赋而教我呢? 好吧,我自己想办法! 所以,我决定学习心理学。 ”

一个看似“外星人”的女孩开始了她的心理学之路,多年来改变了数亿学生。

02

用心理学让高考更公平

在校期间,她的成绩是同系学生中成绩最好的,于是她留校任教,成为“最年轻、讲课能力很强的女老师”。

1952年,部门进行了重大调整。 张厚灿随辅仁大学分立来到北师大,心理学系并入教育系,纳入“教育心理学”范畴。

她自讲《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四门课程。 她白天太忙,没有时间和学生讨论问题,所以晚上她家的门总是对学生敞开。 同学们总是聊到12点。

教学时间忙碌而充实,后续影响她和亿万学生的研究令人兴奋又紧张。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 但在高考这样大规模的选拔考试中,试题应该如何设置才能保证公平呢?

这时,心理测量学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因为心理测量学的基本问题是一种测量方法能否准确、高效地反映被测者某些方面的特征。

心理测量学应用于抽选考试时,既要保证相同的答案可以获得相同的分数,又要保证题目的难度适中,这样才不会大家都做不到,而且每个人都不会做不到。

于是张厚灿和六七名学生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用纸笔分析了这几年的全国高考数据,得出了令人惊讶的分析结果:

高考评分主观差异巨大。 同一篇高考作文,在两个阅卷老师的手下,分数相差可能会在20分以上。

在众多学科中,只有数学高考成绩能够较好地预测学生在大学的表现,而政治、语文等学科的高考成绩则几乎没有预测作用。 这说明这些试题对于测试学生的水平并不太有效,不能很好地筛选不同水平的学生。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结果指出了“分数公平性问题”。

纪录片《联盟》

当时的高考看的是各科成绩相加后的总分。 乍一看似乎很公平,但张厚灿却指出了问题:

例如,1984年高考,最高质量的数学试卷非常难。 各省的通过率最低只有0.73%,学生的考试成绩自然偏低。

这就导致对总分影响较大的科目不是数学,而是前面提到的分数差距较大的科目。 这样一来,考试的公平性就受到了损害。

于是,张厚灿联系各地教育部门,进行高考改革的实验探索,比如建议用标准分数代替原来的分数,即通过一套公式将原来的试卷分数换算。

她对高考改革的研究和措施,不仅使高考命题和考试方法从依靠经验变为以科学为依据;

这也让很多人认识到心理测量在人才选拔中的科学性,其提出的很多建议如今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因材施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心理 高考 改革 公平 测量 第1张

纪录片《联盟》

1985年,张厚灿受教育部邀请,为规范我国高考区域培训班讲授计量理论。 她主持的“广东区高考标准化实验”荣获首届国家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根据她主持的中国高考调查研究,她为高考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厚灿不仅被视为“将心理测量理论引入中国考试的第一人”,而且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现代心理测量之母”。

03

将认知心理学引入中国第一人

让高考更加公平,是张厚灿运用心理学带来教育质变的起点,但不是终点。

如今,很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成为我们现在熟悉的概念: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组的过程,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

但当时认知心理学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当认知心理学在国外兴起时,张厚灿敏锐地意识到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性,并将认知心理学引入中国;

还带领团队将国外著名的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应用于中国青少年测试,修订了《瑞文标准推理测试》,编制了《中国儿童发展量表》等,使该测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我国发展起来。

虽然她引入了国外的量表,但在为中国孩子设计问题时却一点也不含糊:

选择了1833名儿童进行初步测试,然后根据数据逐个问题进行分析。 光修改题目就花了两年时间。 之后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测试,继续完善。 最终测试人数达到2237人,整个修改过程历时六年。

1986年,第二版中国修订版《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终于发布,并在中国使用了30多年。

纪录片《联盟》

尽管张厚灿曾自谦自言,自己是一个“马马虎虎,经历不尽如人意”的人,正如《人间星辰闪耀时》一书中所言:

“一个民族只能有千万人中的一个天才,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闲暇时间过去了,一个真正的历史时刻开始出现,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

她对心理学和教育的观点超越了时代,对推动教育质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让她不仅成为公认的学术带头人,更成为我们历史上一颗永不陨落的明星,光芒四射、坚定不移。

04

最年轻的90后,最值得追随的明星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晚年的张厚灿已经90多岁了,仍然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科研第一线。 他耳聪目明,思维敏捷。 被学生们昵称为“90后张老师”。

我喜欢喝咖啡和吃香蕉。 我自己骑自行车上下班。 当我喝醉的时候,我坚持不让任何人带我回家。

有一次上课,她因腿脚不便而拄着拐杖。 然而,一上讲台,她就不服输,对同学们说:“你们觉得我的性格是拄拐杖的吗?十天就好了。” ”。

纪录片《联盟》

张厚灿对教学、学术、研究的发自内心的热爱,使张厚灿即使年老时仍保持青春。

我坚持我还没有走到终点,我还可以继续做下去,我可以带领一些人走得更远一些。

纪录片《侯·禅》

所以即使她后来去世了,她也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她纯真的精神就像一团火,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正如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刘佳在悼词中所说:“在追悼会上,那些爱她、尊重她的人仍然惦记着她、思念着她。

更重要的是,这种思念不会因为今天的追悼会而停止,因为每次我给学生上课时,张老师的思想都会从我身上传递到学生的心中,成为他们思想的一部分。

我去世后,我的学生会将这些想法传递给他们的学生。 火种传承,人类文明延续。 从这个角度来说,张老师并没有真正离开我们。 她在我们无尽的遗产中永垂不朽。 ”

参考:

1、外滩教育:小时候被视为“非凡”,后来成为心理学大师。 她毕生的研究为中国的人才选拔带来了质的变化。

2.北京心理师范大学:“一个马马虎虎的人,有不如意的经历”丨纪念张厚灿教授

3.知乎刘佳:悼念张厚灿老师

4.《教育测量:高考科学化的技术支撑》

5.《张厚灿:我与心理学》

6.纪录片《侯·禅》

7、口述历史纪录片《联盟》

#家长百问及解答#

标签: 心理 高考 改革 公平 测量

发表评论 (已有1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