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一场大雪,成为山西省长子县泸沽小学学生一年一度学习的一件大事。
那天是星期天,凌晨4点大雪如期而至。当我醒来时,平均雪厚有10厘米。 对于泸沽小学的老师们来说,这又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学习机会,于是他们组织了以“踏雪寻梅”为主题的环城徒步游活动。
鹿谷小学的老师们一直非常热衷于研究项目式学习。 当他们从天气预报中得知近期将有降雪时,谁都不想错过这突如其来的学习机会。 因此,他们很早就为学生制定了一份雪艺项目化的学习任务清单。
按照事先约定,上午8点,全校4000余名师生和家长组成了庞大的步行队伍。 同学们一边欣赏雪景,一边打雪仗,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
郝兵校长告诉记者,第二天是周一,学校依然没有按照上课时间安排。 而是组织学生开展“雪艺文化”活动。 学生们创作了各种雪雕,包括名人肖像、动物生肖、欢乐庭院、长城等,同时还进行了与雪文化元素相关的文艺表演。 “虽然期末考试临近,但整个教学团队并不担心失去两天的复习时间。” 郝兵说,“这种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的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兴趣、拓宽思维。”
这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为依托,借力游学和“五育融合”的改革实践。 泸沽小学在这条路上跌跌撞撞走过了五年,但路变得更加清晰、宽广,脚步也变得更加从容、坚定。 从校内到校外,从公园到农田,从博物馆到教育基地,从学科到跨学科,鹿谷小学近年来致力于开展各类主题研究活动。 数万人参与实践研究,足迹已遍布十多个省份。 城市。
课后开始了修学旅行
2017年3月12日,泸沽小学二年级(一)、(五)班的学生学完《朱德》课后,集体走进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真实经历了战争年代的艰辛。 ,从而拉开了学校学习之旅的序幕。 也许学生们更期待离开学校。 研学旅行开始后,同学们反响热烈。
精卫垦荒的传说就发生在长子县。 教师团队在学习《精卫垦荒》课程的同时,设计了“寻找故乡足迹,探寻大美第一子”的学习项目。 同学们徒步15公里登上家乡的泸沽山,寻找哲木、精卫寺等。同学们聆听专业人士讲解长子的历史文化故事,欣赏大型石刻《精卫垦》,还和农民伯伯一起参加山上采连翘的劳动。
鹿谷小学一年级老师宋莉表示,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上好课、写好作业,更重要的是整合各科知识,融入社会实践。 学生通常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是来自书本。 只有进入生活,才能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真知。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观察、探索、沉思、冥想,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丰富、更有收获。这样的课程改革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郝兵说。
随着游学活动的逐步开展,长子县的森林公园、山川河流、湿地、河岸等当地资源已成为泸沽小学学生的课堂。 学生们还参观了山西博物院、郑州博物院、安阳文学馆、白洋淀以及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延安窑洞等。几年来,泸沽小学师生进行了200余次学习游览,实现真正从课本到生活、从生活到实践、从实践到课本的学习循环,真正提高学生感知世界、认知规律、鉴赏文化、传承文明的水平。
红色学习是鹿谷小学此次学习之旅的重要主题之一。 学校每学期至少为每个班级组织一次红色基地深度专题学习。 截至目前,学校已实施红色学习项目100多个,参与红色学习的人数达数万人,足迹遍布嘉兴南湖、井冈山、遵义、大渡河、娄山关、延安、西柏坡等数十个红色教育基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鹿谷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项目式学习。 师生前往上海、北京等地学习,追寻伟人的足迹。 最终,全体同学参与搭建了百余米的党史学习长廊。
以项目式学习的现实问题和工作成果为基础,以经验为核心的红色学习专题,全面有效地实现了“五育融合”,传承了红色基因,深深种下了爱国主义精神。 在全县作文比赛中,泸谷小学80%的学生写出了独特的红色英雄故事,成为引起全县同龄人关注的现象。
学习方法的改变和创新,不仅是教学技术的改变,更是教学艺术的升华。 也是一种性格和性格的塑造。 它需要教育工作者潜心实践、不懈探索。 这就是鹿谷小学追求的课程改革品质。
“这样的学习之旅,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让同学们真正有了文化自信,真正了解了制度自信,增强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这实现了教育我们所教育的人的目标。” 郝兵说道。
为什么选择基于项目的学习
郭新锐是四年级一班的学生,父亲是一名电力工人。 有一次,他在完成“体验爸爸的工作”项目时,跟着父亲进村子架电线。 当他看到这里的爷爷奶奶吃饭非常简单,又没有营养补充时,他向父亲提出,想为这里的爷爷奶奶的生活提供一些帮助。 第二天,郭新锐和父亲买来了大米、面粉、油、各种水果、奶粉等,送到了老人家。
回到学校,郭新锐在课堂上讲述了这段经历,全班同学反应积极,所以他班的学生每个月都会去村里看望老人。 随后,一向有爱心的郭新锐被授予市“新时代好孩子”称号。
这样的项目学习让学生走进生活,发现别人的真正需要,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通过各种大大小小的项目,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事和人,成为一个善良勇敢的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郝兵深刻理解项目式学习的价值。 他曾向全体老师分享过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夏雪梅的一句话:“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经历过真正游戏的孩子,一个没有被现实问题困扰的孩子,一个没有经历过生活的欢乐和自由、思想自由的孩子,你长大后是一个思想自由的人!”
在郝兵看来,培养学生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他们体验实践的机会、解放身体的时间、“看世界”的期待、探索自然的乐趣。 纸上所得终究是肤浅的,没有心灵的丰富,所有的教育都只是纸上谈兵。
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学会生活,培养创新意识,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谈及一路走来的改革,郝兵表示,过去教学主要围绕什么(学什么)。 课程改革之后,我们开始关注How(如何学习),而我们现在实行的项目式学习则关注It's Why(为什么学习)。
使学生从以往反复背诵、答题的低级思维中解脱出来。 项目式学习真正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通过收集、分析、合作、参观、操作、结果、效益等学习方式进行培养。 科学思维的高阶思维。 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通过这样的游学,小学生真正成为了“研究生”。 项目式学习开拓了学习空间,试图让学习更加贴近生活,让学校成为学生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
多种学习方式自由呼吸
五年前,因推动课程改革而闻名全县的乡村学校校长郝兵调任新建的泸沽小学担任校长。 郝兵并不打算在新学校继续复制过去的课程改革经验,而是试图沿着“让学习更有趣、让教育更全面、让改革更自洽”的道路重新出发,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从竞争走向合作,从书本走向户外,走向更远的距离。
泸沽小学自建校以来就摒弃了“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据郝兵介绍,多年来,体验式学习、问题式教学、情景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学习方式都进行了尝试。 “每一次尝试都会有新的收获。目前,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推动游学和‘五育融合’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回顾过去的课程改革进程,郝兵这样总结。
第一阶段:在总结近10年“问题导向学习”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基于“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育人”的认识,提高教师课堂的方向性和自由度。教学实践。 这一阶段的指导思想是“不求教学技巧,但求育人境界”。
第二阶段:努力打造以体验式学习为核心的实践课堂。 在此期间,学校提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课堂”的理念,并将体验理念嵌入到教育教学中。 学校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大量实践学习,鼓励教师带学生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
第三阶段:以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教学,探索更加系统化、可操作性的“五育融合”具体路径。
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泸沽小学的课程改革不断迭代升级,赢得了兄弟学校的关注和上级部门的认可。 2018年12月,学校正式加入“山西省项目式学习联盟”。 2021年6月,长治市项目式学习启动会也在泸沽小学举行。 山西省教育厅原厅级巡视员张卓宇视察泸沽小学项目式学习并给予高度评价。
如果说过去的教学是“灌输、填鸭式”的低效学习,如果课程改革是展现个性、激发思维的有效学习,那么今天的项目式学习就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开阔思维。 ,并净化自己。 心智、深度学习,通过动手实践掌握知识,通过分析评价提高能力。
项目式学习下学生的成长是清晰可见的。 泸沽小学做了一个比较专业的检讨:从“他人自有学习”到“自主学习”,地位发生了变化; 从个体学习到合作学习,角色发生了变化; 从接受性学习到探究性学习,方法发生了变化; 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状态发生了变化; 从遵循规则到多元化思维,思维发生了变化。
“让世界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在一切新的学习方式中自由呼吸,让学生在实践、提问、思考、探索、产品、评价、应用中提高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这就是我们致力于课程改革的初衷。”郝兵说。
《中国教师报》2021年9月29日第12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