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语文太重要了!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91百科网 28 0

最近我发现学好中文是如此重要! 我常说,数理化学好,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我学的是物理,甚至还拿到了硕士学位,所以我害怕很多东西:

比如说,你害怕写什么,你的头就会很大;

其次,我害怕和老板聊天,比如谈论加薪等。

这些都和汉语基础能力有关,但是作为一个理科生,我的汉语能力太弱了! 学习汉语12年,学到的技能有多少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所以自从我的小娴开始学习以来,我就特别注重他的综合语言能力——读、说、听写,在某种程度上比学习科学更重要。

而当我看到老师布置的抄作业和阅读练习时,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这就是学中文的方法吗?

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的是:汉语到底应该学什么? 学了那么多古诗词、文言文、阅读题,我们从语文中得到了什么?

各位善良的妈妈们,你们想通了吗? 你明白了,稍后可以给我留言。

你到底学什么汉语?

对于这个问题,我现在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无非就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但这四种能力在课堂训练中如何落实,外语如何教授,哪些能力更重要?

当然,国外不叫“宇文”。 这个名字是著名的叶圣陶先生起的。 以前叫国文。

最近读了吴军老师的《读写笔记》一书,它从独特的角度解释了语文学习中的这些能力。

吴军是谁? 他不是那个“吴京”,他是业界知名专家、计算机博士、谷歌搜索高手、多产作家。

他在国内顶尖大学之一的清华大学完成了学士和硕士学位,然后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后来加入谷歌,又跳槽到腾讯等公司。

学霸的体质,明星级别的身材,都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可以比拟的。

他在书中将清华大学的学生与国外顶尖大学的学生进行了比较,发现国内学生的汉语水平要低得多。

最重要的是这三种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读写能力+汉语日常生活使用能力。

你看到说、写、应用都强调汉语的输出能力吗?

作为一个求真务实的理工科爸爸,我查了他们的教学大纲,内容非常具体,涵盖了这些要点。

例如,加州中文课程标准中,培养目标是:“流利的阅读和熟练的写作”、“自信的演讲者和活跃思维的倾听者”。

这也是经常被提及的四个词:读、写+口、听。 这四种能力; 让孩子能读、写、说、听是汉语学习的重点。

在国内的汉语教学中,孩子们大多是听(老师讲)和读(背诵课本、解释单词和句子)。

这些都是输入学习,就是给大脑“包饺子”; 输出训练非常少——写作、演讲等。

我听美国的学姐说中国人在国外受苦很多,因为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

例如,印度人的专业素质可能不如中国人,但他们的沟通能力超强,这会让他们与上司更加接近,并导致他们快速晋升。 微软和谷歌的首席执行官都是印度人。

因此,孩子们学习汉语时,很注重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还有写作能力。 我越来越发现,写作能力几乎已经成为优秀人才的标准。

想一想,如果你的孩子在体制内当老师、教授,会写字肯定是一项基本技能; 因为他需要发表论文、总结教学研究成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大公司,经理级别以上的人才需要写这些。

例如,你需要能够撰写产品需求文档并进行 PPt 演讲。 这是汉语学习留给孩子们的最后的东西。

如果我们从头到尾思考,少儿汉语学习应始终围绕读、写、说、听四大目标,更加注重输出训练。

一旦明白了这一点,就应该从幼儿园开始训练孩子的说、读、写能力。

阅读范文,多维度拆解

学好汉语的两大法宝

上周末,早上我去公园跑步,看到一所学校组织孩子们在广场的一棵大树下朗读。 书本的声音很大。 我似乎还记得小时候看课本的情景:“微风悄悄带来春天”。

我想到了学习中文的两个法宝:

首先,背诵范文确实是学习汉语的一种方法。 文字、发音、描述、联想,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重构对课本的理解。

在我的脑海里,有两篇文章我已经背诵了一遍又一遍,永远不会忘记。

首先是台湾作家林清轩的《与时间赛跑》。 通过祖母的去世,作者意识到时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 清新的文笔和富有哲理的表达让我想与时间赛跑,于是我做了数学课本上的预习题来提高成绩。

二是明代宋濂所著的《东阳马胜序》。 讲述了“我从小就嗜书如命”,在路上读书、抄书、还书的故事。 展现了一个学者的学习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中学教育的道路。

为什么我还记得这两篇文章? 因为他的故事能够深入我的内心,他的故事能够感染我。

所以,你需要找几篇他感兴趣的样文给孩子读,最好能背下来。

学好语文太重要了!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语文 写作 课本 素养 背诵 第1张

其次,精选名篇文章为例,以多种形式训练孩子的阅读和写作。

通常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孩子们对单词、词组、句子、段落进行线性分析,孩子们读完之后就忘记了,没有从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学好汉语,学习形式应该更加多元化、更加深入。

例如,吴军老师的书中提到,孩子读完《葛底斯堡演说》后,老师给孩子布置了以下作业:

作为一名南方士兵,你应该给家人写信。 这会鼓励孩子更多地思考、综合运用历史、人文、写作。

学习语文不是为了解决试题、试卷,而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表达、阅读和写作,并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

我们不能总是让孩子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想象力,通过文字、语文识字,甚至诗歌,将孩子的想象力拓展到眼前看不到的世界。

这就是超越具体分数的伟大语文素养

推荐3本中文课外读物,不读可惜

最后,我想向大家推荐一些我最喜欢的中文书籍。 一共三本书,分别是:国语一百零八课+文心+金文观志。

☉第一本书是夏尊尊、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合着的《国语一百零八课》。 这套书编于20世纪30年代。

用于孩子学习汉语,涉及汉语、阅读、写作、语法等,我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汉语教材。

我推荐三联书店的版本,适合高小学生和初中生。 如果您有兴趣,可以在相关平台上搜索一下。

☉第二本书,叶老的《文心》,豆瓣评分9.1,意味着用心写,用心读。 据说它包含了“所有汉语知识”。

本书主要讲汉语阅读和写作。 它最初发表在 20 世纪 30 年代和 1940 年代的一本中学生杂志上,但在 70 多年前的今天,它仍然鼓舞人心。

在叶老看来,学习汉语无非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想清楚,然后解释清楚。 写作就是先有写作的想法,然后用书面语言有条不紊地写下来。

但现在的作文教学都是模板、套路。 小孩子没有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干巴巴的。

☉《金文观志》也是一本老书,现在不一定有新版本。 《与时间赛跑》这篇文章是我在哪里看到的。

中国也提倡“大中国人”。 家长通常有两种想法:一是期待学校改变,二是自己开始改变。 我推荐第二种态度。

作为一名理科学生,我发现阅读和写作是终生的,我现在也这么做了。

同时,我要求小娴每天写日记,每月至少读一本书,保持一定的阅读量。 从现在开始我要养成这个习惯。

至于听力和口语表达,考试中并不考查对语文、​​文学、历史和哲学的深入研究。 孩子该不该学?

我建议家长们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家长正确的入手方式是有计划地对比孩子的汉语学习、阅读、写作甚至听说训练。

如果您对此有更好的建议,期待在留言区看到您的精彩分享。

参考:

1.陈海燕。 多模态素养:面向未来社会的阅读能力——芬兰基础教育核心能力对我国汉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 华文月刊,2018(07):18-21。

2.易华丽。 “美国华人”批判性思维培养及其启示[D]. 浙江师范大学,2018。

3、易花花。 美国汉语教学对我国汉语教育的启示[J]. 成功(教育),2007(07):33-34。

重大活动专用分割线

▼在育儿路上,很多妈妈都会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感到困惑。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为此,我成立了仙霸知识星球——一个针对3-12岁孩子家长的成长社区。 经过几个月的内测,已有600+妈妈加入。

作为一名拥有理科硕士学位的父亲,我将从理性的角度看待教育,解答您的疑问,让您不再为育儿而焦虑。

知识星球精选内容(部分)

▼与好爸爸做朋友,成为育儿专家! 有兴趣的话,长按二维码即可加入。 让我们一起交流、共同成长。

如果你今天加入圈子,可以加我微信,xbkx-360

标签: 语文 写作 课本 素养 背诵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