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变暖,精神疾病也随之出现。 《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数据显示,3月至5月是精神疾病的高峰期,其发病率占全年的70%以上。 同时,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全国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受访成年人中,18至24岁年龄段患抑郁症的风险显着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达到24.1%。 可见,青少年是精神疾病的高发人群。
高校作为青少年最集中的地方,始终致力于预防和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大学生心理疾病预防难点在哪里? 高校应该塑造怎样的“人格”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提高学生对“压抑”的心理防御?
初入校园的学子面临怎样的心理“十字路口”?
向前是初次适应校园的困难,向后是原生家庭的潜在影响,向左是对就业和升学的过度焦虑,向右是沟通上的麻烦和其他人一样……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进入校园后都会遇到问题。 面对这样的“十字路口”犹豫。
首先是第一次适应校园的问题。 大学新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角色转换和适应。 适应新的环境,构建新的人际网络,切换到完全不同的学习模式。 这些与以往经历截然不同的变化很容易引起新生的情绪波动。 有的是校园生活现实与之前想象之间的心理落差造成的; 有些是由于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从而诱发心理障碍; 有的是从中学单一评价标准的高材生到进入大学的优秀学生。 、成为多重评价体系下的“普通人”,从而造成心理失衡……总之,各种适应问题是新生心理健康的“绊脚石”。
二是原生家庭的潜在影响。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原生家庭的构成、教育方式等因素都会对学生个体人格的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往往在大学这个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发挥作用。成型。 笔者接触过的学生小W就是一个例子。 小W小时候,母亲因无法忍受父亲的家庭暴力而离婚。 小W是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的。 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让小W变得敏感易怒,容易以被动的方式独自无助地应对问题。 这种心理缺陷随着小W进入大学开始逐渐显现,最终导致他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
再次,就业和升学存在过度焦虑。 中国科学院《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8万余名大学生中,有近一半存在焦虑风险(45.28%)。 “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最大原因之一。 技术的不断加速迭代和相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大学生面对未来更加担忧和谨慎。 为了应对现实,大多数学生都会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比如,如果他们选择找工作,他们就会去用人单位实习,如果他们选择进入高等教育,他们就会“打分”等等。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在面对即将到来的不确定性时,得过且过,表现出过度的回避和焦虑。 以同学小Y为例。 当他读大学三年级时,他后来才意识到这一点。 当他进入大四,面临毕业和就业的压力时,他开始感到茫然,试图通过重修前三个学年的课程来推迟毕业。 ,并因此患上了轻度抑郁症。
还有一点就是与人相处的困难。 “我进出教室,铃声一响,宿舍里鸦雀无声。我在网上说出我的肺腑之言,‘谁认识我的家人?’”这是学生中流行的一个笑话,也确实如此。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痴迷于“人际交往”。 现状陷入困境。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01名18岁至35岁的青少年中,64.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存在心理或行为上的“社交滞后”,其中26.7%的人认为自己存在社交障碍。线下社交。 比如,有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自闭倾向,不愿意与人交往; 有些学生过于追求社交,甚至为了迎合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原则,造成内心的挫败和压抑。 笔者还接触到了一位名叫小C的学生,当面对与室友不同的作息时间时,他因为害怕引发宿舍矛盾而选择了忍受。 长期睡眠不足导致神经衰弱,甚至患上中度抑郁症。
防止“打压”,高校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都说“年轻人不懂得悲伤”,但现在心理健康已经被列为必修课,高校心理咨询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学生的焦虑情绪依然无法缓解。被忽略。 面对上述较为具体的心理问题,我们其实可以从中提炼出当前高校防范“打压”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难点。
高校防止“压抑”的难点在于学生的情绪调节体验与特殊的人生阶段难以协调一致。 上述适应问题是因为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面临的压力来源比较单一,包括学习和家庭关系,因此他们缺乏情绪调节的经验。 然而,进入大学后,面对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和节奏,判断个人价值的标准从相对单一的学业成绩转变为职业规划、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并且不同压力也随之而来。 然而,由于缺乏面对这种压力的情绪调节经验,加上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怀疑。由于自我期望与实际情况的差距而否定。 很难摆脱焦虑的“死胡同”。
高校防范“打压”的难点在于难以平衡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群体的庞大基数。 例如,如果学生不主动谈论家庭问题,辅导员和老师就很难了解每个学生背后详细的家庭矛盾。 虽然以上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归纳为四大类,但在现实现实中,由于学生个人成长环境、家庭状况等因素的差异,个别学生在面对同样的压力时会有不同的反应,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受到影响。状态也因人而异。 但庞大的群体数量决定了每个学生因材施教的难度。 大学辅导员和老师很难及时注意到个别学生萌芽的抑郁倾向,而当这种倾向已经演变成可以注意到的明显趋势时,干预往往为时已晚。
大学防范“打压”的难点在于把握干预的界限。 高校日益完善的心理健康干预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及时排解抑郁情绪,但一些敏感的学生却对此存在一定的反感。 产生这种情绪的部分原因是高校有义务和责任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特殊情况。 此外,目前高校的心理干预体系往往以“学校-系-班级-宿舍和个人”四个层面为基础。 全面的覆盖让部分学生担心个人隐私和安全感缺失,从而激发他们逆向“自我保护机制”隐藏不良情绪,未排解的情绪最终累积成精神疾病。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得知有抑郁症倾向的同学小P,在问题发生之初并不愿意与家人沟通,但当他遇到问题时,他仍会向陪伴他的辅导员倾诉。发现辅导员与自己有关系,家长有接触沟通时,就屏蔽辅导员,并认为辅导员是“不友善的人”。
高校应成为引导者、倾听者、支持者、链接者
面对站在“十字路口”的学生的困境和心理“抑郁”的艰难现实,高校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格”应对?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高校应成为引导者、倾听者、支持者、预测者、链接者和建设者。
首先,从调和难度来看,高校必须成为引领者,引导学生增强自我接纳能力,抵御压力和挫折。 外部力量的介入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解药。 只有提高学生规避心理“抑制”的能力,才能取得高校防范心理“抑制”的胜利。 归根结底,避免“抑制”的能力就是实现自我接纳、缓解抑郁、解除自我接纳的能力。 前段时间社交媒体上流行的“瘸子大学生”一词,指的是大学生通过自嘲来自我控制负面情绪。 为增强学生的自我接纳,要求辅导员和高校教师在学生日常生活和教学的管理实践中,将主动引导融入沟通和关怀之中,如主动了解学生在适应期对生活和学习的困惑。新生,并做好集体“破冰”沟通、制定学习模式过渡方案等适应性工作。 此外,还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明确人生价值观和大方向。 在此前提下,他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勇敢地面对挑战。 总之,要在日常生活中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学会将聚光灯照射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了解自己、接受自己,与自己的“无力”和不适和解。
其次,面对平衡的困难,高校要成为倾听者和支持者,倾听学生的困难,为学生提供道义上的支持。 这实际上是大学心理卫生体系在辅导员和大学教师身份上的具体体现。 虽然原生家庭等外部因素是精神疾病的触发因素,但如果没有“火花”,就不会导致其不可避免的引爆。 就像前段时间成功找到亲人的谢庆帅一样,虽然养父在他年幼时就病逝了,养母也改嫁了,他又是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但他的性格依然健全,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生活。 这与他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外界压力形成鲜明对比。 帮助和关怀并不是没有关系的。 因此,利用支持和倾听来化解学生人生特殊阶段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是高校预防“抑郁症”的一剂良药。 尤其是长期与学生一起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用较强的心理应对能力来包容学生的应激情绪。 比如,对于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问题,对于因家庭原因而长期缺乏爱的学生来说,充当倾听者和支持者是极其重要的。 同时,辅导员要增强正确预测的意识,不要灰心丧气,凡事保持警惕。 在倾听学生内心的过程中,要正确识别情绪,准确把握处理力度。 过度紧张或盲目告知家长,只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让学生和家长陷入疲惫不堪的境地。
最后,对于把握的难度问题,高校应成为“家校医生”三方的链接者,利用联动避免过度干预。 首先,要联动心理医疗资源,通过专业资源及时干预,避免引起学生反感。 在上述小Y的例子中,当他向学校心理中心寻求心理咨询时,心理中心及时联系了部门,成立了团体援助力量,并帮助联系相关专家,获得了专业心理中心的及时干预。 最终,小易走出了自我逃避的漩涡,重新鼓起勇气面对现实。 二是链接亲友情感资源,共同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用真情打消学生的戒心。 “社会支持”本质上是家庭和社会给予学生的情感关怀,帮助学生应对不确定的挑战、缓解压力反应、增强心理弹性。 可以说,情感关怀对于预防学生心理疾病至关重要。 在缓解学生焦虑、抑郁的同时,高校可以与学生家庭建立适当的联系,引导家长反思以往家庭教育的缺失,主动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需求,给予学生理解和宽容。他们确实需要,让学生的困惑和痛苦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措施很容易概括,但实施是一个过程,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防范高校心理“压抑”,是一盘艰难的棋。 如果学生自身、家庭、高校不联通,棋局就会陷入死胡同。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必须固化自身的“人格”,发挥外部联动、内部温柔的作用,盘活心理,防止“打压”的艰难博弈。
文:李浩(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