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调节应试心理?|家庭教育五部曲

91百科网 43 0

温馨提示

家庭教育五步走》发表的文章均为原创作品,拥有全部版权。 媒体如转载,请联系公众号; 未经作者同意,严禁抄袭、摘编。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您喜欢某篇文章,请分享到您的微信群、朋友圈。 谢谢!

作为高中生家长,虽然大多无法在学习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和指导,但可以在考试前与孩子做好心理沟通,有效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

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其实就是帮助孩子提高高中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和学习效率。 因此,家长不仅可以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为孩子提供营养帮助,还可以帮助孩子调整应试心理。

如果家长不帮助孩子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那么孩子参加高考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心理问题而丢掉不该丢的分。

在当前一考决定一生的环境下,应试心理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高考竞争越激烈,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就越大。

某个孩子的父母曾经吸取过这样的教训。 高考前夕,他们的孩子参加了全省五个城市的高中生模拟考试。 从孩子平时的考试成绩来看,他的父母能够一直保持在学校前五名左右的成绩。 因此,我坚信并希望我的孩子在这次考试中能够争取进入前五名,否则就没有机会考入全国知名大学。

如果考不上北京、上海等全国重点大学,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顶着这样的压力,孩子参加了省内五个城市的模拟考试。 结果,他在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因此,他的父亲认为,多加一点压力可能有助于孩子考试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果。

抱着这样的心态,他的父母在高考前督促孩子好好复习,希望奇迹能够再次发生在孩子身上。

孩子们带着同样的压力继续参加全国高考。 因为这次考试确实是一生的考验,他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他带着巨大的压力走进了考场。 也许是之前的模拟考试让孩子疲惫不堪,精神压力很大。 结果,当他这一次真正上战场的时候,他却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艰难的考试。 结果,他没能在自己基础最好的科目上测试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当父亲去考场接孩子时,他泪流满面地走出考场。 他对父亲说:“爸爸,初中三年,特别是高中三年,我一直在全力学习,没想到这一次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爸爸。”我多年来的努力,却在考试中考得这么差。”

因为他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神经太紧,不小心把A题的答案写到了B题,又把B题的答案写到了A题,这让他的心情更加紧张。 那天中午他没能吃饭。 ,也没有好好休息,结果下午的英语考试考得不好。 英语是他们学校的强项,也是他学得比较好的科目。

如今,高考似乎把英语当作了一门工具学科。 所以,考试题目难度不是很大,中级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这对于英语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来说不太有利,因为测试时间太长。 没有分数级别。

由于孩子早上考试不正常,中午也没有好好休息,所以英语考试只考了135分,总分150分。 按照正常的英语成绩,他的高考英语成绩应该达到145分以上才算正常。

高考10分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高考成绩排名可能会落后几百甚至几万位,这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作为文科生,文科和综合文科是他们提高成绩的主要科目。 因此,老师对他文科综合考试寄予厚望。 当时老师也希望他能成为全省单科状元。

试卷总分是300分,结果却只有210分。 按照他平时的考试成绩,应该在250分左右,才算是一个正常的表现。

如果他文科综合考试能考到230分,也就是说,只要多考20分,他的高考成绩就会成为全省文科高考的状元。 虽然高考成绩位居全省前60名,但仍然留下了很多遗憾。

由于过于紧张,顶着巨大的压力参加了高考,最终导致他遗憾终生。

高考结束后,他父亲的很多同学指责他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在高考最关键的时期没有充分发挥家长对孩子心理调节的作用。

高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调节应试心理?|家庭教育五部曲 高考 家庭教育 升学考试 第1张

孩子本身就有这么好的文化基础,各科发展均衡。 如果他以正常的心态去考试,他在高考中一定会表现正常。

在高中的最后六个月里,高中生已经把课本上该学的知识全部学完了,对所有的知识都掌握得很好。 那么,孩子的心理素质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要孩子的心理素质好,他就能充分发挥所掌握的知识; 如果孩子的心理素质比较差,即使掌握了大量的文化知识,也很难正常发挥,最终导致考试失败。

所以,高考的关键就看孩子能否在高考中正常发挥。 高考与孩子的应试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

孩子应试心理素质的教育除了学校老师的正确引导外,还与家长培养孩子应试心理素质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因此,作为高中生家长,我们不应该对他们寄予过高的期望,也不应该给他们太大的压力。 我们要让孩子轻松走进考场,充分发挥自己的真正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孩子在高考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过去的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标签: 高考 家庭教育 升学考试

发表评论 (已有39439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