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7年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研制启动

91百科网 57 0

据悉,教育部自2017年起启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标准制定工作,在此期间,《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于2019年10月同步组织印发。《方案》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分为必修课、有限选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有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必修课。 此次发布了其中5门课程的标准,另外5门课程的标准将于近期发布。

课程标准的制定遵循《方案》的总体要求,由课程性质和任务、学科核心能力和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术质量和课程实施六部分组成。 课程性质与任务部分规定,课程性质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必修课,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部分明确了课程学习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要品质和关键能力。 ; 课程结构部分规定了课程模块的组成和学时的安排。 模块一般分为基本模块和扩展模块(职业模块); 课程内容部分明确了课程的内容要点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要求; 学术质量部分描述学生完成课程后的表现。 学业成绩表现分为毕业和继续教育两个层次。 课程实施部分对教学、考试评价、教材编写、资源开发等提出要求。

与原课程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一是体现了新精神、新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 二是凝练学科核心能力。 立足中等职业教育实际,充分挖掘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独特的教育价值。 三是明确学术质量要求。 注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等提供依据。四是体现高中共性要求。 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教育优势,夯实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衔接,注重与专业课程的配合,形成育人合力。

按照《方案》要求,各地要指导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国家规定的全部公共基础课程,并按规定学时开设。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学分一般占总学分的1/3,且不少于1000学分。 原则上每课时按45分钟计算,18课时为1学分。 必修课共48学分,所有学生必须修满规定学分。

各地将围绕课程标准实施,积极组织师资培训,结合规划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素质,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做好教学设计,合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更好满足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需求; 衔接课程标准中的学术质量要求,丰富评价形式,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共享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发展。

标签: 课程标准 课程 公共基础

发表评论 (已有39044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