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3日,《光明日报》第05版发表题为《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专访首都师范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徐建顺》的文章。
(光明日报网发表)
现将徐建顺教授专访全文整理如下:
为什么我不相信古典教育
当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是“经典教育”。 民办学校经常推行“经典阅读教育”,学校也经常开展“经典诵读”。 此外,还有“海上经典读”、“经典平读”、“经典背诵”等术语,总之,他们是在用经典进行教育。 我也是其中“经典诵经”的倡导者。 但今天我想说,希望经典能教出有传统文化的人才,或者有传统道德的学生,或许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为什么我不相信“经典教育”?
请大家想一想,宋代儒家为什么会提出“四书”呢?
宋代正式有“十三经”,科举考试也是以“十三经”为依据。 所谓“四书”,皆是《十三经》中的文章。 为什么朱熹等宋儒仍然提出“四书”呢?
答案是:《十三经》中的大部分内容与宋代生活相距太远。 《周易》、《尚书》、《春秋》、《诗经》等,其中涉及大量先秦文物、制度和生活方式。 宋朝已经面目全非了。 如果你从阅读这些经典开始学习,你就会陷入肤浅的知识之中。 你需要明白道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明白,即使是高手也不能自拔。 因此,宋代的儒家学者专门从《十三经》中选取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他们基本上都是讲大道理,涉及的先秦文物和制度相对较少,所以了解也比较少。 这很容易,所以从这里开始,先了解一般原理,然后用历史知识来丰富和深化它。 由于“四书”一开始并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创作体系,朱熹不惜背负骂名,写了几篇自己的文章来补充“四书”理论体系。 其余的《十三经》也分为《尔雅》和《孝经》。 结果,后人研究儒家思想时,就成了“四书”、“五经”,其余的“十三经”,经的数量都是这个顺序。 这是一个教育秩序问题,也是一个教育理念问题。
如今,“四书”已远离我们的生活。
“四书”中,《论语》是最贴近生活的一本,所以我们就以它为例。 《论语》开篇:
孔子说:“学以致用,不是吗?”
很多书上白话通俗的解释大概就是:学习知识然后经常复习、实践不是很快乐吗?
这句话看似正确,但实际传达到今天读者心中的信息与古人接收到的信息有很大不同。
今天的人们读到这句话,脑海中浮现的画面通常是学生在课堂上排成一排,朗读,或者做练习,但先秦的“学”与“学”的概念是不同的。 并非如此。
孔子所谓的“学”是指学儒家思想,所以学数理、学英语,包括学今天的语文,都不是“学”。 而且,古人去“读书”的时候,并不是今天统一授课、共同学习的横向班级,而是纵向班级、个别教育、一对一私教。 孔子就是这样教导他的学生的。 “学”并不是指老师按照课本从头到尾讲解,而是从作业开始,励志教学,自学为主要过程,以反复讲课为阶段考试。 如今的所谓私立书院,虽然课本已经换成了古代的内容,有的甚至是繁体竖字,但课本的格式仍然是西方的,没有古代课本最重要的发音符号,教室的布局也没有什么变化。也是课堂。 我不知道古代的情况。 老师坐在教室的后角或另一个房间,一对一地授课,没有你的同桌。 而“习”并不是今天的温习、修行、背诵经典,而是古代儒家的自省、赋诗、修礼、忧国忧民等实践操练。 如果没有古代“学”的生活方式,我们对孔子之言的理解会偏离到什么程度? 于是学生就会说:老师,学习很痛苦,怎么能称为“快乐”呢? 当然像今天这样学习,学今天的东西是非常痛苦的。 学生们是对的。 这句话的教育是达不到目的的。
有朋友从远方来吗?
这句话就更难理解了。 用今天的白话解释,看似简单:有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不是很幸福吗? 然而,“距离”是什么意思呢? 先秦时期,交通通讯不发达,远行难知生死。 没有人知道他是否还活着。 没有消息,没有消息,没有电话或视频聊天。 而且,从一个县步行到另一个县需要好几天的时间。 从一个诸侯国到另一个诸侯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从远方来”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去一个地方已经好几个月了,你也不知道他是死是活。 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你面前。 这是多么令人惊讶啊! 当然是“极其享受”! 今天这个“遥远的地方”至少一定是火星。 因为在月球上,仍然会有电话网络和视频直播。 来自火星的通讯稍有延迟,但也不如孔子所说的“远方”。 您说,如何帮助学生读《圣经》时理解孔子的本意?
这依然是大家认为最容易理解的一句话,所以后面就不讲了,其余的经典也就不讲了。 它与当代生活的差别仅比这两句话更大。 既然如此,学生如何通过阅读经典来了解儒家思想呢?
所以,我不认为孩子可以通过读圣经来学习传统文化,或者把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精力放在读圣经上,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变成自己的生活方式。
更何况现在的“经典教育”不系统,没有方法。 无系统意味着没有秩序或系统。 无论是古小学还是经典,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知识体系。 所以,要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 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各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材。 比如《百家姓》,除了其知识目的外,主要是为了树立华夷与华夷的区分观念,接受中国人都是一家人的观念。 如今,教授《百家姓》的老师,常常会讲到各个姓氏的来历和名人。 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 既然你是你的姓,我是我的姓,而且我们各有自己的出身和祖先,那么我们就可以分家了。 为什么我们还住在一起? 这种教导是很毒的。 《百家姓》应该讲的是中国家庭,你的姓氏,你如何进入中国家庭,大家庭如何欢迎你,你如何满怀喜悦地进门。 你还记得吗? 你还记得我们如何互相扶持、生死与共吗? 这就是《百家姓》的正确解读。
又如,读经必须以小学为基础,“小学以四书结束”。 “小学”不仅指礼仪、生活教育,还指语音训诂、读法,即诵经。 现在很多学生来读圣经,怎样才能明白呢? 例如,我们以《论语》开篇为例:
孔子说
“师父说”是什么意思? 今天的学生读这两个字时,得到的信息就是“孔子说”,我们的课本也能提供这一点。 但古代学生读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如果经过小学和小学的训练,得到的信息就大不一样了。 例如,如果他学过音韵学,他就会知道“曰”是一个入声的字。 如果学过诵经,就会知道“子”读长,“曰”读短。 当这样发音时,表示庄严。 。 《论语》中通篇用“乐”,而不用“云”。 古人已经说过,意味着庄严。 如果他学过训诂,或者老师在这里教他训诂二字,他就会知道“子”字的由来,知道它来自于爵位,为什么爵位是家人的爵位,亲戚们。 这样一来,他对“子”字充满了尊重和亲切感。 如果他学过伦理学、生命教育,已经有了孝顺仁爱的习惯,那么他学会了会是什么样子呢?
古代的教育是一个庞大而严密的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尊重中华文化的内在结构、传统教育的内在秩序! 试图一步登顶是机会主义的,永远不会成功。 如果只想学一个角落,抓到什么就学什么,只会让难度更大,效果更差。 只研究经典,试图达到依靠经典育人的目的,不是经典教育,而是经典迷信。 我们要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术性、系统性、传承性、实效性。
要教育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读圣经是必要的,但读圣经不是这样的,教育也不是这样的。
今天的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认识到几个事实。
首先,我们失去了古老的生命。 要知道,创造经典的人都是古代文人,他们创造经典的教育对象也是古代文人。 他们没想到,像我们这样生活在现代社会,没有任何文化基础的人,竟然想读经典! 所以他们说的是行话,古代文人的行话。 没有古代生活,没有文人的身份和经历,很难理解那些行话。 虽然你可能知道那些词,也有某某学者的翻译,但你仍然很难理解,你仍然只是能够像外行一样从外面窥视、浏览、猜测一些表象,无法得到真正的答案。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更谈不上把它变成生活。
第二,我们不培养古代儒家学者。 今天的教育面向全体中国人民,首先是全体儿童青少年。 这是全民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古代的教育也是分层的。 每个人都必须学习小学和礼仪,至少法律是这么规定的。 然而,只有极少数的孩子被小学老师认为可以“上学”,即学习儒家思想,于是就被送去学校,开始读圣经。 儒生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也是一种地位。 儒生的教育是精英教育。 所以,今天我们不能直接把教育从孔院转移到学校,给所有的孩子。 私立学校的老师经常来找我交流。 我总是先问:你们提供的是普及教育还是精英教育? 如果是大众教育,为什么是精英内容? 如果是精英教育,你如何判断你的学生属于精英? 古代学校要经过几年的普及教育筛选,升学率极低。 这才是值得父母接受的精英教育。 现在,每个孩子都被接受,无论他的天赋如何,基础如何,他一上来就读圣经,读了很多。 这是教育逻辑吗? 而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少数有可能成为精英人才的孩子,也会被这种同质化的教育环境所拖累,成长没有希望。
第三,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 如今,教育部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 然而,很多传统文化人仍然坚持背诵经典。 多么奇怪! 历史上有多少人将经典背诵得如此深入,以至于内心如此黑暗而闪亮? 朱熹讲修身,阳明先生讲良知。 两人都谈到要做一个好人。 做一个好人当然需要读圣经,但是读多少、读什么、如何读呢? 而且,单纯靠读圣经显然不可能达到培养好人的目的。
如果你要通过诵读经典来教学生做好人,实际上是希望他们自己开悟。 当他失去了古老的生命,当他的老师们不了解经典时,他如何能够自己开悟呢? 在普及教育的环境下,他不想成长为儒家学者,而是成为农民、工人、雇员、科学家。 既然如此,他还需要开悟吗? 请各位校长、老师、家长慎重思考。
那么,当代社会应该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呢? 我们应该怎样读圣经?
首先,要尊重中华文化的内在结构,按照德、礼、教、小学、体育、艺术、实用的顺序进行教育。 教育必须是系统的,零敲碎打的教育一定不是教育。 仅仅阅读圣经就意味着一点一点地阅读它。 物理研究包括经典和历史文本。 “经”虽然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核心,但只是物理学的第一项。 如果中小学只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背诵经典”上,那就是零碎的。
二要继承中国古代教育方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太极拳可以通过拳击教学的方式来学习吗? 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要用西方的教学方法,甚至不用教学方法来教授传统文化呢? 汉语知识主要是口头传播和心心相印。 它主要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它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个性化教育。 有阅读方法(背诵)和练习。 现在的大课堂集体教学是违背中华文化精神的。 它能传承的只能是一批用中国观念表达的西方文化。
我们北京海淀的老师曾经观察过一位台湾老师上国学课。 台湾老师讲的是“仁”。 他首先问学生:如果你和朋友约会,你的朋友迟到了半个小时,你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 结果,学生们想说的都有了。 他把答案分为两类:一类考虑对方的利益,一类没有考虑对方的利益。 老师说,前一类虽然还不是“仁”,但至少正在朝着“仁”的方向发展。 这堂课受到了海淀老师们的热烈好评。 他们没想到国学可以这样教学,而且如此贴近学生的生活。 然而,我感觉有些不对劲。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与朋友的关系也不同。 你不能仅凭一句话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友善,因为这句话还包括语气、环境、默契,尤其是双方的互动。 其中有很多因素,如历史、关系的性质等,是老师不了解的。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言语中是否提及对方的困难来进行判断,是西方文化的标准精神,而不是中国文化的道精神。 孔子很少给出如此普遍的定义。 他基本上是一对一的给一个学生有针对性的建议,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这就是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仁”。 这位老师现在所传授的只会用“仁”字,其实就是西方的文化精神“爱”。
因此,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注重传统教育方法的传承,了解古代的教育方法,不要以为只要是教育,就是一刀切。 -所有谈论知识和规则的课堂。 古代的教育是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教与学、个性与集体相结合的完整的方法体系。 我说的不只是老师,还有学生。 比如古代教育,从蒙古学派开始,注重让学生教学生、纵向办班,而不是今天的学生只学、老师只教。 中国文化历来是阴阳体系文化,这是中庸之道。 中华文化必须用中国方式传承。
第三,经典阅读要向前发展。 现在无论是私塾读经,还是学校念经,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老老实实、大量地读经。 这是二十年前中国大陆和台湾同时发起的一项教育活动。 在当时可以说是鼓舞人心的,对撬动中国教育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然而二十年过去了,现在两局都发文了。 各大学、中小学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高中语文70%是古诗词。 高考即将举行。 他们仍然只是读书啊读书。 ,不合适。 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不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吗? 因此,我建议经典阅读要向前发展。
怎么去? 在内容上,我们选择适合大众教育的内容。 从结构上看,它符合中华文化的内在体系,包括德、礼、蒙、小、体、艺、用等。 从方法上来说,是用念诵来教导。 诵读,就是古代的“读书”,是经典固有的阅读方法。 今天有人称之为“平读”、“平读”、“读经”、“背诵读经”以及各种新发明的方法,但它们并不是经典固有的阅读方法。 念诵的方法不只是想象,历朝历代的学校教科书中都有记载。 现在很多人印制了很多课本来背诵经典,但很少有人知道古代的课本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课本除了繁体中文的竖排版式外,最重要的是有密集的发音符号,这是小学生必须首先掌握的。 学习之后,书上就不再有符号了,所以大人看的线装书往往都是只有汉字、没有标点符号的书。 现在,如果让学生用西方标点读经典,经典中的各种声音、韵律、文体、精神都消失了,他们只能勉强理解课文。 意义在哪里? 如何谈论启蒙?
第四,最重要的是用中华文化精神进行教育。 我们真正希望的是培养出好中国人,有中国文化根基的好人。 经典固然重要,但经典不是目的。 我们要传承的是中华文化的精神。 两局文件中提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指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世界观、社会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我们要聚焦中华文化精神。
读圣经,必须了解中国文化精神;研究古诗词,也必须从中国文化精神的角度来解读。 不管你是否携带过,或者携带了多少,都没有关系。 中华文化精神应该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现在数学课、物理课、英语课也在思考如何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但出来的大多是两张皮,就是提到了古代知识,剩下的就和以前一样了。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想要告诉学生古代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 我们的祖先认为,世界上没有神,世界上没有固定的法则。 世界是阴阳和谐结合的,人类也是和谐共生的。 因此,我们有物理学,我们有数学,我们有语言学。 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世界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那就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来的视角。
中国古代诗词文学的教学也必须从中华文化精神的角度进行改革和教学。 例如,《平安夜思念》就不仅仅是乡愁。 这是一个儒生的思乡之情。 这是一个怀着济世理想、内心平静的人在流浪路上发出的感叹。 这首诗的第一层意思是他不会回去。 ,他表达了坚持理想、不达目标不回家的决心。 不然回家就完了,还写诗干嘛! 从这首诗中,你一定会感受到古代儒生济世安民的理想与生活的艰难现实和痛苦之间的纠葛。 你一定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古代儒家伟大的人格力量。 这就是您想传达给您的学生的! 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教育精神。
读圣经也是如此。 背诵经典,不要再形式与内容之争。 专注于理解,而不是记忆。 经典也需要筛选,并不意味着经典不能摘录。 那么宋儒为何会提出“四书”呢? 有必要选择那些与当今生活更相关的经典。
当然,更直接的方式是翻阅经典,直接教育中华文化的精神精神。 无论是经典、诗词、历史文献、考古文物、古代科技、民俗风情,都是中华文化精神的教材。 我们应该开发这样一门课程,按年系统地讲解中华文化精神和文明体系。 两局文件中提到的“传统文化课程”应该就是这门课程。 我们要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使之成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取代“经典背诵”的地位,为整个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主线教育和骨干教材。
如今,山东省教育厅已在全省率先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其他省份也会纷纷效仿。 希望我们把重点转移到这门课程上,把经典诵读升级为经典诵读,逐步发展出一整套包括生命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并与现有的西方教育接轨。系统。
我爱优雅
运用中华文化精神
做教育
它有知识、有传承、有系统、有功效。
学术指导
首都师范大学国学教育学院
中国楹联学会国学教育促进会
现代汉语学会诵经分会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词研究中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