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学反思的涵义与特征

91百科网 56 0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和特点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什么是“反思”? 简而言之,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反思对象,审视和分析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定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主观行为及其依据,通过检讨、诊断、自我监控等,或给予肯定和强化,或给予否定和纠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果和质量的过程。

美国学者GJ波斯纳非常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法则:“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反思,将会极大地限制其发展。 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自觉地将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加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发展。更充分。

(二)教学反思的特点

一般来说,教学反思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实用性。 无论教学效果如何,都可以进行重复实验。 而这种实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觉性。 对教学的持续反思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思想需要和成长需要,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的再生产。

二是反思。 “倒”就是往复、正负相结合。 教师可以立足于自身之外,多角度、多层次、多角度思考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验。 也可以打破规则,反常、逆向思考。

三是超越。 教师要想反思,就必须超越自我,敢于质疑自己,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寻找解决办法,从而达到不断发展自我的目的。 反思是一种工具。 反思可以激发进步。 如果有问题,就需要纠正。 如果发现问题,就应该深入思考。 如果找到经验,就应该升华。 教学反思的本质是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并善于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第四是个性化。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的对象并反思自己,这是一种“个人的奋斗”。 无论是清晨醒来仰望蓝天,还是夜晚在灯下静静思考,还是课后寻找不足,还是掩卷自习,这些教学反思活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个体特色,为教师提供了帮助。形成个性化教学模式。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和指导原则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 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反思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导,然后了解困难。” 反思教学,才会释疑解惑,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表达的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和学生学习的新方式。

教学反思的内容有五个大方向,即:

(一)课堂教学导向

注重“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应用。 课堂教学活动能否激发学生的成长,能否体现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机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都是教学反思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内容。

(二)学生发展定位

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发展等。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是学生发展的目标。 课堂教学是否找到并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能否激发和促进学生成长;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合作、讨论效果如何,参与程度如何; 教学是否体现个性差异,是否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不同特长(“好生”吃得好跑得快,“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快,“差生”吃得好跑得快)学习困难”能吃好,不落后)……这些内容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

(三)教师发展定位

注重教师的人格魅力、自我形象发展和教学经验。 教师是否实现了既定目标,教学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是否获得了新的教学经验等等。都可以体现在教学上。

(四)教材建设方向

注重教材建设和开​​发。 华东师范大学著名基础教育专家钟其全教授表示: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无论“文化课程”、“实施课程”还是“习得课程”,教师都需要理解、再创造、实施。 课程改革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就是课程”。

随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发展,教材作为教学资源不再是唯一的资源,教材的权威性也在弱化。 它们仅是教学参考或提示性教学内容。 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和建设者。 教材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测试、开发和完善。 教师是否科学处理教材,是否具有创造性,能否对教材的使用提出建设性意见,也是教材研究的方向。

(五)教育改革方向

关注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施目标,以及学科发展方向、实施课程改革的措施和力度等,这是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最高追求。 ”,是理性的重要体现。

三、教学反思的阶段和步骤

教学反思是当代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时尚风格。 可分为四个阶段、五个环节。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问题发现阶段,主要是情况回顾(第一个环节)。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围绕某一具体问题,从学校环境、课程、学生、教师自身等方面收集相关信息。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我叙述和回忆、他人参与观察、角色​​扮演等。 、轶事记录、各种检查表、调查问卷、访谈等,还可以使用音视频档案材料等。教研组、平行班教师要营造轻松、信任、合作的氛围,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行动阶段

行动阶段是问题分析阶段,主要分析得失并找出原因(第二、三环节)。 教师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特别是有关他们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信息。 尤其要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包括自己的信仰、价值观、态度、情感、技术方法等,才能形成问题的表征,明确问题的根源。 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自我提问来帮助理解问题,也可以通过协作(相互观察和分析)来帮助理解问题。

(3)反思阶段

反思阶段是建立假设的阶段,主要是寻求对策(第四个环节)。 明确问题后,教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查找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或通过询问专家、同事,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网上查找文献等)来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 性节目。 这种信息寻求活动是自我导向的,产生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师开发新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4)反应阶段

反行动阶段是验证假设的阶段,主要是明确方向并付诸行动(第五环节)。 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调整和改进课堂教学,开展个性化研究,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使课堂教学真正被学生接受和喜爱。 在考虑每个行动的效果后,老师开始实施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测试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问题、新体验。

当再次观察和分析这一行动过程时,新的反思周期就开始了。

可见,教学反思是循环的:教学反思——教学实践——再教学反思——再教学实践……在这个循环中,不断跨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得到提高。 反射水平也会上升。

4、教学反思的方法和形式

(一)反思教学方法

教师在反思教学时,必须找到更好的反思方式。 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行动研究法和比较法。

1.行动研究法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的对象,在历史的进程中去思考和梳理。 同时,我们开辟信息绿色通道,不断获取学生的反馈,将其作为另一个认知对象进行分析,最终将两个具体的认知对象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思考。 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个阶段。

2、比较法

教学反思需要走出自我,反思自我。 也就是说,教师要经常进行讲课交流,学习别人的教学长处; 尤其是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的教学理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通过学习和比较,我们可以找出观念上的差距,分析手段和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高自己。

上述两种方法使用了两个参照系:前者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教师的“自我”和学生眼中的“他者自我”,后者则以教师的“自我”为基础。和其他老师。 尤其是“名师”的比较。 当然,无论是采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理论促进反思,用反思促进成长。

(二)教学反思的形式

教学反思有多种形式。 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形式不可避免地会有所不同。

1、从教学反思时间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课前思考:教学前反思。 这是前瞻性思维。

课后思考:课后总结思考,紧密结合个人感受,写出课后课或教学日记。 这种形式对于新教师来说更为重要。

周反思(或单元反思):即一周的课或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纠正。

月后感想:开始冷静地梳理、重新整合本月的教学活动。

期中感想:放在期中考试之后。 可以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的意见,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 教师对期中教学质量进行分析、整合思考。

此外,还有期后、学年、学年结束后的思考。也就是说,反思性教学可以在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次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教学反思。班级。 这些反思需要深刻、彻底、全面,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从教学反思的性质来看,有以下三种形式:

自发反思:对自己和他人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回顾。 例如教学后记、教学总结等都是自发的反思。 这种反思带有自发性和随意性,可能包括经历、感受或总结。 由于其内容具体、视角狭小,缺乏深度,无法揭示教学行为背后的规律和其他背景。

教师招聘考试:教学反思的涵义与特征 反思 教学 课后 改革 科学 第1张

理性反思:从多个观念、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从教师的言行到教师的责任使命,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到探究教师的基本素质等进行反思、评价和判断,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根源的目的。 相比之下,这种反思更加深刻,反思程度较高,能够挖掘出实质性的东西,具有探索性。 它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对教师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

发展反思:深入反思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从教师、学生、学校的角度探索教育教学的改革、实施和评价,可以解决问题的症结,提出有效的措施。 这种反思更加宏观、更加研究性,更加关注学校教师的发展。 这是最先进的教学反思。

3、从教学反思的角度来看,有以下三种形式:

教学反思的层次不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刘家霞博士在综合比较中外教学反思的不同情况后,按递进顺序将教学反思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教学技术层面(预反思层面):重点关注“如何解决”和“如何去做”,达到一定的目标,采取的手段,达到的效率。 上课前想一想。

原因分析层面(准反思层面):分析教学行为背后的原因层面,目的是探究或明确个体对行为的理解、原因、意义等(这种反思形式较为客观)。

价值判断层面(反思层面):反思考虑道德伦理标准,从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审视这些问题,揭露潜在的问题意识形态,指导改革。

5、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基于外部自我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情况的能力。 反思能力与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一样,是新理念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更高层次的能力。 这也是当今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工作研究能力。 研究表明,成功、高效的教师往往会主动、创造性地反思其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问题,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和他们自己的专业能力。

为此,可以概括为“四要”:

(一)提高个人科学反思素质

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还要进行科学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 只有对教学进行科学反思,才能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

科学反思的品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积极的情感品质。 教师必须具有科学坚定的教育信念、进取的时代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不自卑、不飘流,踏踏实实工作。 他们必须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对社会、对学生、对自己负责。 ; 具有合作精神,善于倾听同事甚至学生的意见。

二是具备教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知识主要有四个方面:教育知识、一般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实践知识。 另外,知识范围也要适当扩大。

三是要有科学的反思方法。 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识别参考目标; 写反思日记(尤其是不足之处); 与同事或学生沟通; 教育行动研究(主要探索教学经验并不断吸取教训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阅读教育杂志。

(二)养成超前思考的好习惯

反思性教学实践不仅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技术等方面思考、质疑或评价自身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要求教师用反思的结果纠正自己的不良教学行为,并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做法。

美国教育家JW布鲁巴赫等人认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对实践的反思”;三是“对实践的反思”。 二是“实践反思”; 三是“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是指教学实践后发生反思,“实践反思”是指在实践过程中发生反思,“实践反思”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即“ “实践中反思”和“实践中反思”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养成前瞻性反思的好习惯。

(三)通过教学反思和研讨来改进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性教学是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 不断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积极探索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 你可以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逐步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课后备课

课后,教师要积极征求学生的意见并反馈他们的教学情况,进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学方案,提炼和升华自己的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2.写反思日记

教师在结束一天忙碌的教学工作后,要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教研组成员一起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和了解学生的意见,详细记录教育教学的背景和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反思得出的解决方案等。反思日记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计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对于新教师来说,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录制部分课堂教学内容。 观看教学录像后,可以写下自己的看法,指出优点和改进之处。 并提出改进计划。 教师应在相应的培训过程中培养新教师反思和探究的习惯。

3、课堂观察

学科组(包括校内和校际)教师相互观摩课堂教学,详细描述观察到的情况,讨论分析相关问题,最终形成最优解决方案。 参加研讨会的教师将研讨会方案带回各自的课堂或学校,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 有利于在全校教师集体中营造调查研究、反思研究的良好氛围。

(四)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写作能力

通过反思,鼓励教师主动将与教育教学行为相关的因素融入到自身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认真审视自己教学活动所依据的理念,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新策略。脸。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自觉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的撰写也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则。 “课后反思——研究反思——专题反思报告”,这三种类型是教师写作教学反思的发展过程。

1、课后反思

写课后教学反思时,虽然内容比较简单,主观性较强,但及时、持之以恒、持之以恒的追求也很重要。 一旦有所收获,就及时写下来。 如果有话要说,那就很长,如果没有什么话,那就很短。 用写作促进思维,用思维促进教学。 日积月累,一定会有“聚腋成毛,聚沙成塔”的收获。

如教学后记、教学心得、教学心得、教学总结、教学日记等。这就是上面提到的自发反思和预反思层面的反思。 这种教学反思,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如何教、如何学。 教前思考,教前思考。

写关于成功的事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实践; 课堂教学临时适应的适当措施; 黑板上的字迹清晰、有条理; 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渗透和应用的过程; 教育学,运用心理学一些基本原理的感受; 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都详细记录下来,供今后教学参考,也可以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写出不足之处

这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教学反思形式。 教师只有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才能提高。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存在遗漏和错误。 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整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探索和分析,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获得智慧。 。

写作教学机智

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之间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交流变得和谐。 瞬间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往往会因为一些偶然的事件而产生。 这些不由自主的、意想不到的灵感迫切需要在课后捕捉并以反思的形式提炼出来。 否则,就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令人低头叹息。 教学机智是师生共同体验、领悟后产生的“奇思妙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写关于学生创新的文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好的方法和想法才能得到推广,学生也能从中获得一定的欣赏和鼓励。 同时,这些宝贵的见解也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记录下来可以补充和丰富以后的教材。

再写《教学设计》

下课后,教师要静静沉思:探索了哪些教学规律; 教学方法有无创新; 解决问题的诸多误区是否有突破? 启蒙是否恰当; 培训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分类和重新整合。 思考再次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做什么,并写出“重新教学设计”。 这样,你就能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提高教学水平。 迈向新的境界和高度。

2、研究反思

这种教学反思属于理性反思和准反思层次的反思。 教师可以围绕某一教学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分析教学的症结及其背景和原因。 尝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澄清个人的理解。 这种教学反思是比较客观的,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必须“厚积薄发”。

3、专题反思报告

这种教学反思属于发展性反思和层次性反思。 是以报告形式写成的教学反思,理论性强,内容高。 这是对教学最有创意的反思。 实验学校教师和负责国家、省、市等项目的教师应采用此类反思。 既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又要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 我们要努力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审视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揭露这些问题背后的意识形态,呼吁教学改革,从教学理论上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根据教师的个人情况,写作教学反思的形式必然有所不同。 新教师要多写教学后记、教学总结、反思日记式反思; 有经验的教师要多写研究型反思,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专家教师要瞄准教学改革,写出更加深刻、独特的专题反思报告。

我们的杂志-《小学数学教育》月刊下半期

欢迎一线教师和数学教育工作者抽空投稿

投稿邮箱:njxxsxjy@126.com

标签: 反思 教学 课后 改革 科学

发表评论 (已有38958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