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有哪些?一组数据告诉你!

91百科网 47 0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 学校的近代历史始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8年5月16日由国立江苏大学更名,1937年迁入江苏大学,赴重庆、成都等地办学,并被誉为史称“重庆中央大学”。 抗战胜利后迁回。

与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并称为“民国五所名校”。 国立中央大学有一个著名的系。 民国时期,是唯一可以称得上“贵族”的。 当时其规模之大、学科门类齐全、教授阵容之强均位居全国高校之首。

我用一组数据说话:民国30年,教育部评选的45名声誉卓著、有特殊贡献的“部级教授”中,仅中央大学就选出了12人,占超过25%。 国立大学每年的科研经费、院系数量、学生人数、教员人数几乎相当于同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总和。 截至1947年,国立中央大学设有7个系、41个系。 院系、23个研究机构,涵盖基础数学、地质、文学、农业、医学等,规模超乎想象。

学校设有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幼儿园等配套设施。 学校位于现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 1937年,学校在新校区规划用地8000余亩,但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定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952年,它被分裂。 少数文理学院并入私立金陵大学,学校更名为南京大学。 此时的南京大学已经和以前的国立南京大学不再是同一个概念了,可能只是以前的十分之一。 工科主体部分保留在原校园内,成立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经过查阅各种资料,我现在将中央大学当时分裂的情况做一个总结。 总结可能不完整,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总体而言,国立中央大学分为 19 个机构:

南京的一类住宿:

1 文学院、理学院--南京大学(985、211)

2 工程学院部分院系--南京工程学院--东南大学(985、211)

3河海大学工学院水利系(211)

4 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南京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双飞、肖211)

5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211)

6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211)

7 农学院林学系--南京林业大学(双飞)

8 气象工程系--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南京气象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双非洲、双一流)

第一类向外迁移:

9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211)

10 工学院航空系--华东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西安985、211)

11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11军校)

12 江南大学工学院食品工程系--无锡轻工业学院--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1)

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有哪些?一组数据告诉你! 国立中央大学 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 第1张

13 工学院农机系--江苏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江苏镇江双飞肖211)

14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上海双飞)

15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6 音像系---中央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亚洲最大的电影学院)

17 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985、211)

18电子科技大学工学院电子工程系有线科-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都985、211)

19国立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211)

这里介绍一下其中的院校之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可见其实力有多么强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源于1960年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成立,成立南京气象研究所。 曾隶属于国家气象局,现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

学校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技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5个一级学科授予硕士学位。 现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5个本科专业分布在理、工、文、管、经、法、农业、艺术和教育9个学科领域。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共有12个学科参加。 其中,大气科学与北京大学并列第一,获评A+。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科学技术史、环境科学与工程被评为B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已跻身ESI全球顶尖学科行列。 1%。

大学排名方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Ranke 2021中排名第91位,跻身中国大学前100名。

可想而知,当时的中央大学是多么的强大。

总结:

引用网络上未经证实的数据:1948年普林斯顿大学世界大学排名中,国立中央大学位居亚洲第一,超过了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东京大学。 此说法尚未得到证实。 如果有知道的网友可以通过科普来验证一下。

中央大学的讲台上,授课的老师很豪华: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中国物候学创始人竺可桢讲气象学,可以听到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吴宓讲希腊语和希腊语。罗马文化,甚至印度。 大文学家泰戈尔也曾来此讲学,当时的翻译是徐志摩。 那时,用英雄云集、群星闪耀来形容也不为过。

如今,国立中央大学的概念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是谁继承的也始终无法得知。 南京大学既没有保留校名,也没有保留校园地址,但继承了最多的院系。

但不管怎么样,如果中央大学现在存在的话,它能登上亚洲之巅吗?

标签: 国立中央大学 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

发表评论 (已有39043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