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人文科技摘要: 近年来, 国内以艾滋病为题材的纪录片开始大量出现, 这些纪录片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值得赞许, 但是在制作上仅仅追求影像质量绝非目的, 亦不能是此类题材纪录片的意义所在。在该题材领域, 虽已有如《颍州的孩子》等优秀作品出现, 且在国际享有盛誉, 但不能忽视的是: 记录影像如果不能明确自己对艾滋病群体的某种责任, 以及如何更加将艾滋病群体立体而公正的表现, 让他们的生活自动“发声” , 而非仅仅被借用, 陷入影像的某种沉默, 并被边缘化解读, 这是此类纪录片应该解决的问题。关键词: 纪录片; 主体; 他者; 记录精神1 国内艾滋病纪录片创作现状在国内, 关于艾滋病以及艾滋病患群的纪录片在产量和质量都和现今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岌岌可危的艾滋病蔓延态势严重不符, 大量的影像成品还只是停留在新闻片和专题片制作的层面上(如凤凰卫视2011年播出的专题片《中国艾滋病实录》 ) , 因为新闻性和专题一致的硬性要求, 这些仅仅以“纪实手段”制作的影像和纯粹的纪录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无论是对弱势群体的凝视效果或者事态深层问题的揭示上。1999年, 武汉大学桂希恩教授对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这一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发现不但引起了国内舆论和医学界对河南等地艾滋病蔓延态势的关注, 也同时激发了纪录片工作者通过影像聚焦国内艾滋病群体的某种热情。
例如, 获得圣丹斯电影节纪录片提名的《好死不如赖活着》 , 根据导演陈为军自己讲述: 正是在桂希恩的家中见到了后来成为影片主角的马深义一家。而后, 华裔美国导演杨紫烨也开始了她对中国艾滋病群体的记录, 先后拍摄了讲述感染艾滋病的女大学生的纪录片《朱力亚的故事》 , 以及针对安徽阜阳地区艾滋病致孤的纪录片《颍州的孩子》 。而她所拍摄的两部影片都得到了美国以及联合国相关艾滋病防预机构的支持, 但令人遗憾的是, 她并没有坚持下去, 后转而拍摄了大量文体明星参与的所谓“艾滋病公益宣传片” 。同时, 受到西方媒体的启发和国家意志的关注, 国内电视媒体也开始自主拍摄艾滋病纪录片, 国家卫生机构也赞助了一批相关主题纪录片的拍摄, 如顾长卫出任总导演的影片《在一起》等。令人扼腕的是这些有着雄厚资金支持的艾滋病题材纪录片除了影像质量上稍有提升外, 并不能达到纪录片应该有的“真实的硬度” , 那些故事片式的煽情甚至直接损坏记录的品质。其中《在一起》这部影片甚至被视作讲述同期拍摄的剧情片电影《最爱》的制作宣传片出现在网络媒体上。原本应当居于记录影像主体地位的艾滋病患群被迫接受着记录镜头和记录者的调配, 并在这场记录模型的演进中沉默而逐渐失去主体地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