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海: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的变量

91百科网 54 0

苏春海,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胡建平,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计量与统计、就业创业研究;

霍亚丽,江苏大学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中级经济师。 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课程信息化研究。

【概括】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计有利于提高课程建设的有效性。 本研究认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中的变量包括概念变量(教育观、职业理论观)、环境变量(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学校定位)和条件变量(社会资源、学校定位)。条件和学生身份); 课程模型设计过程分为确立目标理念、设计课程结构、配备支撑体系三个步骤; 总结课程模式设计的五项原则:系统规划、师资多元化、课程整合、教学前置、资源联动。 。

【关键词】

大学就业指导课程; 课程模型; 课程模型设计

【文字引用】

苏春海,胡建平,霍亚丽。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模型设计的变量、过程与原则[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04):24-29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于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指导课程最早在西方国家开设,并以职业发展和规划理论为支撑。 国内大学在借鉴西方经验进行课程建设时,常常遇到理论本土化、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效果评估、学生关注等方面的困难。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价值,需要综合考虑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详细阐述课程模型的设计变量、设计过程和设计原则,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供指导。 提高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水平的实用建议。

1 就业指导课程模型设计中变量的定义

(1)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概念变量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计的概念变量包括教育观和职业理论观。

一、教育观

教育观是关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概念体系,包括对教育的性质、目的、功能、制度、内容、方法、教师和学生的基本看法。 良好的教育观将对就业指导课程模式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作用。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育人理念首先是落实“三轮育人”理念。 三育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育人作用。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教育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指导课程日益从单纯的职业发展、就业指导转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方面,就业指导中的就业相关内容涉及人文影响带来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学生在校思想发展、学风提升、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高校逐步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结合学校行业背景,针对职业对应专业开展榜样学习活动和职业探索,引导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规划国家重点领域和行业。 另一方面,就业指导与“三轮育人”理念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将其与职业培训的全过程结合起来。 [1][2]就业指导的有效性需要长期的渗透和影响,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自己、专业、职业、社会的认识,可以更好地提升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观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联系起来,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现代人,培养具有全面发展观的全面发展的人。 首先是课程设计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 我们应该关注学生职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对社会、对职业、对自己缺乏了解。 注重学生的职业探索,加强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 其次,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 加强教学互动,[3]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互利的理念,引入“体验式”教学、[4]辅导教学、[5]信息化教学等教学模式。 [6]

2.职业理论观

职业理论观建立在系统、扎实的职业理论基础之上,将职业相关理论应用到课程设计中。 课程设计者和一线教师对职业理论的掌握和理解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效果。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职业理论的理解:一是提高职业探索的动力。 职业发展教育的最大瓶颈是学生对现实职业的理解和洞察不足。 因此,必须努力让学生愿意主动探索,睁开眼睛看世界,唤醒他们主动求知、走近事业。 其次,学习如何做决定。 归根结底,个人职业发展是一个从童年到成年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 因此,如何做出选择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教会学生如何做出选择,提高他们的选择能力是该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第三,学会如何适应变化。 职业规划不仅要思考“我是谁”、“我可能适合做什么”,还要思考“外部世界是什么样的”、“他们可能需要什么”、“我如何面对这些变化” ,甚至“我能做什么?” 是什么创造了变化?”强调人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可以改变并变得更好。因此,如何适应环境、应对变化也是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第四,强化职业认同。无论是哪种职业道路,都必须回归到学生当下的学习和生活,因此,理想的就业指导应该回归到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第五,培养正确的劳动观,职业本身不是目标,也不是目标。相反,追求一种以职业为核心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存方式,才是本课程需要与学生探讨的,通过对职业的意义和工作的价值的阐释,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成功”的理念。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艰苦奋斗、诚实劳动。”

(2)环境变量

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中的环境变量包括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学校定位。

1.社会环境

社会需求是学校确立发展目标、完善课程的重要依据。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对学生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比如,当前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加强对国情、省情、地方市情的分析,从宏观层面明确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新时代能够发挥的作用。 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首先是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求趋势。 就业是民生,就业指导课程要促进学生个体与国家、社会的融合。 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趋势是指导就业课程设计的最高纲领。 二是未来职业格局的变化。 鼓励学生探索职业,分析职业发展方向,提高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2. 文化传统

与人有关的命题与人所生活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根植于西方的就业指导进入中国必然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要把我国传统文化和国情结合起来,建设成为与我国社会背景相适应、能够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的课程体系。 因此,课程设计者一方面可以邀请中国哲学、文学等学科的教授共同探讨、交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适合中国学生的精神家园; 另一方面,要把握新发展理念,迎接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 疫情背景下,我们带领大学生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奋斗。

三、学校定位

学校各类课程的开设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需求。 就业指导课程要充分考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定位,从大方向上进行规划和设计。 不同层次、不同行业背景的大学有不同的课程重点和课时。 受限于大学课程规模,就业指导课程的学分和影响力难以提升。 仅依靠少数独立于专业课程的课程来唤醒学生职业探索的兴趣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结合学校定位,可以考虑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理念,强调大学早期的职业发展教育[7],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过程。 [8]通过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将职业发展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他们向在校学生传授职业发展前景和职业现状,从而提高课程的针对性、渗透性和学习积极性。 。

(3)条件变量

就业指导课程模型设计中的条件变量包括社会资源、学校条件和学生身份三个方面。

1、社会资源

就业指导确立为必修课后,必然面临资源建设的问题。 除了利用校外就业指导课程的在线教学资源,如中国大学慕课的就业创业在线课程,更重要的是支持学生职业探索的社会资源建设。 这涉及到三个方面:政府资源、用人单位资源和校友资源。 政府资源包括就业政策、产业发展规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信息资源等。用人单位资源直接对接学生就业渠道,有助于拓宽学生职业视野。 一些高校还通过邀请雇主人力资源经理参与课程建设,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由于群体认同的原因,大学生更容易受到校友经历的影响。 有效拓展校友资源,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动力。

二、办学条件

充分考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资源,根据不同学校层次和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如网络环境、实践环境等; 支持条件,如领导重视、活动支持和资金支持; 人员条件,如教学教师的主要特点、流动性等; 学科特色,如优势学科、发展方向等。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科设置更加集中,对市场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响应速度更快。 因此,独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科研机构的比例高于本科院校。 但由于师资力量有限,高职院校在队伍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方面往往不如本科院校那样多元化和稳定。

3.学生身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就业指导课程需要关注学生的现状,根据在校学生的特点以及职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教学。 ,并提高课程的准确性。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需求也不同,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根据高校反馈发现,航空航天、医学等职业目标明确的专业在就业指导中更容易注重自身特色与相应职业的联系; 而经济管理类、文学类、历史类等职业迁移性较强的专业,在就业指导中更注重自身特点与相应职业的衔接。 要注重培养通用职业能力,帮助他们尽早树立职业意识,进行职业探索,进而设计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业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高校有不同的目标和教育理念,因此模型设计中的变量必须根据高校类型而变化。

2.就业指导课程模型设计流程

(一)树立目标理念

课程目标设计需要在掌握课程设计中三类变量的基础上进行。 确立清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是顶层设计的关键任务。 一方面,课程理念是对教育有清醒的认识,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来设计课程和实施教学; 另一方面是了解前沿的职业理论,唤醒自我意识,寻找生存之道。 课程目标要立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专业建设,立足学校学生实际。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合理实施职业规划,帮助找到工作; 二是学习就业指导理念,掌握自助方法。 三是通过学习,树立发展理念,产生发展意识。

(2)设计课程结构

就业指导课程结构包括课程内容、课程安排、教学对象等。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求职指导三个方面。 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拥有独立的课程要求和教研体系。 这里主要讨论职业规划和求职指导。 就业指导课程一般包括这些模块:了解职业的意义、了解自己、了解职场环境、职业决策、适应变化、​​就业准备、就业形势与趋势、求职技巧(简历和面试)。 课程内容建设应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强化学生的体验、感受和探索。 在课程难度方面,考虑到课时不够,需要适当增加作业难度,增加学生课外时间投入。

在课程安排上,建议及时将相关内容融入到专业培训的全过程中。 对于新生来说,丰富的生活经历至关重要。 我们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灵魂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通过建立完整的自我和世界来确立自己的人生兴趣和目标。 需要与专业课程教师合作,将专业与职业的衔接、本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求职情况等知识融入到树立专业理念、介绍专业前沿发展的课程中,让学生能够在专业和职业之间建立联系,为未来做好准备。 想想你的职业发展。 大一、大二期间,课程安排可与社会实践、实习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探索不同行业的发展,分析不同类型单位的职场环境、岗位要求和招聘规则,与基准找出差异,进一步确立努力方向。 求职技巧辅导部分应在求职前夕进行教学和练习。

教学目标要综合考虑大学生各个学科层次,特别是研究生的需求。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大量本科生直接进入高等教育,在本科阶段没有接受(或关注)相关就业指导。 研究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日益迫切。 同时,求职技能指导课程可根据招聘信息收集与筛选、简历制作、笔试能力、面试技巧等进行拆分,设置为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 一些高校还针对不同就业意向的大学生开设了不同的辅导课程,如考研辅导、公考辅导等。

(3)配备支撑系统

课程支撑体系包括教研室、师资、课程资料、教学设施、实习单位、教学资源、图书资料、课程评价等诸多内容。 支撑体系要注重积累,特别是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通过建立各类专业就业信息数据库、用人单位数据库等信息系统,就业数据可以在就业趋势分析、职业发展评估、精准就业指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设立专业课教研室要特别注重与专业建设的结合。 可聘请专业课程教师作为课程开发成员,承担专业认知、职业认知、行业发展趋势等部分教学内容,实现就业指导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 对于自我认识、心理调节、求职技巧、职场特征等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教研室可负责课程设计、师资培训、资源建设等。

三、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设计原则

(一)系统规划

就业指导课程模式的设计越来越开始摆脱单一的课程标准,而应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三轮育人”体系的综合考虑。 思考它与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办学特点的联系,它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还服务于专业学习、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 要加强课程的教育理念和功能定位研究,完善课程的理论基础和体系结构,实现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充分融合。 此外,课程模式设计应突出校本性,结合学校外部环境、师资队伍、学生特点、专业特点等进行。

(二)师资多元化

就业指导课程模式的设计越来越强调课程设计者对职业理论、创新创业理论、中国文化等诸多理论和知识的熟悉、理解和运用。 此外,还要求课程设计者具有跨学科的理念,吸收各学科的长处,综合运用到课程设计中。 因此,课程开发团队和一线教师的多元化更能满足课程开发的需要。

(3) 课程整合

就业本身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密切相关。 职业指导课程与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关。 如果大学期间只靠几十个学期的课程,效果毕竟有限。 目前,各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往往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针对道德情操、价值观、兴趣、志向的培养单独开设公共课程,造成大学生对不同课程的关注程度不同。 然而,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品德、培养人,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将就业指导中的一些知识点与相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相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教学优先

预先定位就业指导内容,为学生的职业探索和学业规划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在大学低年级开设它,可以帮助学生尽早解决困惑和困惑,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大学期间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大有裨益。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课程内容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加大课外学习时间的投入,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互利的理念。

(五)资源联动

就业指导课程要想发挥作用,绝不是单一课程那么简单,而必须包括包括各种资源在内的课程支持。 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资源,需要利用学校的资源建设拓展实习实践渠道,增强其职业探索和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效性。 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除了课程之外,还需要设立相应的咨询服务中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辅导需求。

参考:

[1] 雷培良,连连. 英国大学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探讨[J]. 复旦教育论坛,2009(6):72-75。

[2]王霞,崔英芬。 将学生就业能力发展融入课程:英国经验[J]. 高等教育研究,2011(3):99-106。

[3]褚碧海. 江苏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初探[J]. 江苏社会科学,2010(S1):159-161。

[4]谢山,马强,陈立平。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J]. 高等教育探索,2007(3):78-80。

[5]尹娟. 导师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江苏高等教育,2011(1):120-121。

[6]隋海瑞. 论大学生创新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J]. 中国教育学报,2015(S2):248-249。

[7] 何淼,张静,余野莉.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定位研究——来自南京市五所重点大学的调查报告[J]. 高等教育探索,2007(6):118-122。

[8]程肇基. 勿误导大学生就业指导[J]. 中国高等教育,2004(6):16-17。

2023年第3期往期回顾

期刊目录

文章精选

风采展示·高质量就业

回顾过去的问题

(点击图片可获取往期链接目录)

站立

里面

速度

交出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茂大厦C3座)

邮政编码:100044

编辑电话:010-68352396

传真:010-68352381

投稿系统网址:zazhi.ncss.cn

发行总务部电话:

010-68352386

编辑| 周立东(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校对| 赵晨静、王晓燕(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标签: 课程 职业目标 就业指导 教学理论 中国资源

发表评论 (已有26785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