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未来发展方向)
学习时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
A部分
前言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来人居学科将于2019年第一年招生,首届学生将于2020年秋季入学,是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基础上设立的新学科大学和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目前该学科仍属于建筑学范畴,毕业的学位证书仍为建筑学硕士。 但它与传统的建筑硕士教育还是有区别的。 它基于数字化建设、工业4.0、绿色建筑和智慧城市。 在社会大背景下,培养适应新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法,具有创新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与传统的建筑教育相比,未来人居更注重前沿技术、建筑的智能建造,以及建筑与当前发展的信息技术的结合。 传统的建筑教育会更加注重建筑的本体论,研究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类行为的关系等。课程还包括建筑史、建筑批评、西方建筑理论、建筑行为研究等课程。建成环境。 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建筑师。
B部分
未来人居学科导师
在介绍导师之前,我先说一下人居学科未来的培养方式。 目前有三种训练方法。
模式A:校内、校外双导师联合培养,学生可选择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校外导师。 第一年,他们基本在校园内完成公共课程和设计项目,并且会与校内导师有更多的接触; 第二年你将去找校外导师完成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校内导师会对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提出建议,相当于在两位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
模式B: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校内单导师培养模式。 该模式与A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完全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社会实践时长与模式A相同。
模式C:校内单导师重大论文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没有毕业设计,只有重大论文,似乎没有社会实践。
01校内导师
由于是成立第一年,加上去年开始的疫情影响,据老师介绍,部分新老师已经通过面试,但尚未入职。 有些外籍导师无法来中国,所以目前只有三名校内导师可供选择。
徐卫国老师
徐先生是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未来人居环境学科带头人。 2003年开始研究建筑参数化设计理论,从复杂性科学、非线性理论、德勒兹哲学等方面对参数化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现新出版理论著作《数字建筑设计》 《理论与方法》,是徐老师十余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也是我们的理论课程之一。 现在徐老师主要研究3D混凝土打印,在肯尼亚打印了人行天桥、保障房等建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张毅老师
清华大学学士、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硕士、英国剑桥大学能源工程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区域能源与基础设施规划、能耗大数据分析、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建筑管理、柔性建筑能源系统、建筑与交通协同能源系统。
张老师原就读于TBSI学院。 未来人居系成立后,他就成为我们未来人居系的一名老师。 主要对大数据和建筑节能有深入研究,重点关注绿色建筑和智慧城市设计。
徐冰老师
教育背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科学、政策和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 职务:清华大学教授。 曾任美国犹他大学、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地理系助理教授、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系统协会CPGIS主席。 主要研究方向:从事遥感数据处理、融合与分析,特别是高空间、高光谱分辨率、多时间序列卫星遥感数据融合与变化监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以及基于数学模型、网络的研究分析和生物遗传信息。 运用遥感技术建立传染病网络时空传播模型。 发表论文:发表SCI论文140余篇。
徐兵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遥感技术,撰写过多部著作,与建筑、城市规划有一定的交叉。 主要提供建筑、城市、智能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02 校外导师
刘晓渡、孟岩
刘晓渡和孟岩的教育背景是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和迈阿密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 他们是都市实践城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和首席建筑师。 刘晓渡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美术馆设计与管理。 孟岩的主要研究领域:城市研究与设计、建筑设计。
叶青、孙彦超
叶青、孙彦超是深圳市建设科学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 深圳建科是中国领先的绿色建筑设计院。 其中,深圳建科的写字楼不仅实施了立体绿化、空中农场等看得见的绿色技术,还广泛采用了从设计到施工到最终运营管理的绿色技术40余项。
范泽森、张中华
范泽森、张中华分别任中国建筑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董事长。 范泽森曾在北京学院工作,后来来到中建八局,并在中建八局下属成立了中国建筑科技集团。 中国建筑科技集团主要研究装配式建筑的建造。 预制工厂位于汕头。 工厂引进了德国工业4.0版本的全自动零部件生产线,据说这在国内是首条。 我们参观时,工厂内钢筋的放置、焊接、混凝土浇筑、维护等全部实现了自动化。 他们的办公楼是采用预制的方式建造的。 现场可以明显看到,梁、柱、板等构件的整体平整度和精度远高于现浇施工。
钱源、李长乐
钱源毕业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现任万科城市研究院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设计。 李长乐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是万科集团建筑研究中心合伙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建筑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万科也在研究装配式建筑,而且是国内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所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03设计主题
设计课题目前分为三组,徐老师、高燕老师、Matias老师分别带头一组。 徐老师大家都认识,之前的校内导师也介绍过他。 高燕老师和Matias老师是专门研究设计主题的老师。 高岩先生拥有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和英国AA硕士学位。 他在香港任教,现在主要开发建筑产品。 他已成功开发出60平方米的集装箱住宅产品,并安装在多个地方。 马蒂亚斯是密歇根大学的副教授。 主要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生成城市和个体建筑。 本学期的设计课题也是利用算法生成雄安的城市和建筑。
帕特克
未来发展及导师选拔
虽然目前校园导师相对较少,但如果疫情能够得到控制,或者明年新班入学时,外籍教师或新引进的教师将会加入教学团队,比如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Ali Rahim和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杰西·赖瑟。 。 未来,人居环境学科也可能脱离传统的建筑学科,成为新的学科类型。 同时,整体生源将更加多元化。 生物、力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申请或考试的方式加入。 。 疫情结束后,未来的学生将有三分之一是海外学生,从而实现真正的国际化教育。
导师的选拔将在入学后两周进行。 导师将进行整体介绍。 选择是双向的。 有三种选择。 一般来说,老师会优先考虑学生的第一选择。 但也不排除个别老师报名过多的情况。 进行调整。 今年我们有三位校内导师可供选择,校外导师也会分为三组,与三位校内导师相对应。 选择导师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 比如你学的是装配式建筑,可以选择范泽森或者张中华,然后添加相应的校内导师。 如果毕业后想去房地产,那么万科的钱源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选择导师之前,最好先联系导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和兴趣方向。 如果老师同意你的话,那么他基本上就是你的导师了。 联系导师的具体时间最早应该是在你确认可以进入复试之后,最晚在你提交导师选拔申请之前。 最好的时间是在录取确定后,给老师发邮件介绍自己,或者和老师见面详细讨论。 除非导师有特殊要求,否则通常都能找到你喜欢的导师。
学习链接
01
课程结构
以最新发布信息为准
-考研课程系列-
清华建筑考研考研班、清华景观考研考研班、
碑林风景园林考研考研班、北京大学风景园林考研班
-基础课程系列-
建筑快问基础班和景观快问基础班
02
最新课程
03
往期公开课视频
清华建筑
清华风景
碑林山水花园
北大风景
04
以前的文章
05
其他链接
结尾
关闭
在
我
他们
庆辉微信咨询号:qq1615950957
清华建筑学院考研QQ群:527284575
碑林风景园林考研QQ群:489061891
|考清华,选清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