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崭新的校园里
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2024学年
研究生第一学期选课
火热进行中!
每个学院都有推荐自己的特色课程
快来看看有什么可用的!
基础医学实验
技术与设备应用
基础医学院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设备和技术进入基础医学研究和实验室。 医学检验基础技术和设备种类繁多。 本课程力求使研究生更多地接触、认识和了解这些设备和技术,使教学科目初步了解和掌握现代基础医学检验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基础医学检验技术与设备应用》主要面向从事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和护理学等医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常用的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如免疫组化、ELISA、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等),以及常用设备(如酶标仪、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的功能和应用。 还介绍了各种测序技术、体内成像技术、活细胞工作站的使用、肠道菌群研究技术等多种比较先进的基础医学实验室技术和相关设备的应用。
近年来,该课程实现了从线下教学向线上教学的转变。 现已上线“学堂在线”课程平台,每年开设4门课程。
公共卫生领域的沟通与交流
公共卫生学院
随着现代医学和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健康传播与科学传播、风险传播密切相关。 由于健康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解决健康问题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和公众的积极参与。 这就决定了卫生相关部门人员需要进行多方位的沟通,包括社会动员、健康教育、健康新闻宣传等,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风险沟通,促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 在当前新媒体背景下,媒体对公众的影响不容忽视。 卫生相关人员需要与媒体有效配合,利用新媒体及时满足公众高度关注健康问题的需求和知情权。 可见,卫生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与患者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进行健康教育,还需要学会处理与媒体的关系,能够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和媒体沟通。
《公共卫生中的沟通与传播》是一门面向医学系各专业研究生开放的跨学科课程。 以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沟通能力为目标,系统讲授健康传播的基础理论和传播媒体的特点,努力提高医学生的素质。 健康沟通能力。
△学生参加课堂展示
本课程将向研究生系统地介绍沟通与沟通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并探讨不同情境下医疗保健中的沟通与沟通,包括如何与不同人群沟通信息和健康,以及如何进行媒体传播、如何制作有效的宣传材料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讲座、案例讨论和学生模拟练习来掌握传播方法。
△课堂设计科普海报
医学预测模型及应用
公共卫生学院
大数据时代,数据获取变得越来越便捷。 使用程序代码,似乎“任何人都可以”开发预测模型。 然而,发布这些快速模型很困难。 即使模型发表,大部分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使用。 调查根本原因,预测建模是一门学科。 从数据清洗、数据探索、模型选择、模型拟合、到模型评估等,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方法指南和常见的“陷阱”。 如果不系统地学习,很容易“落入陷阱”。
《医学预测模型及应用》面向所有对预测模型研究感兴趣的研究生开放。 通过“教师讲授(理论)+动手操作(实践)+文献案例讨论(应用)+学生案例报告与讨论(考核)”模式可以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开展高质量的预测建模工作,真正理解预测模型的思想、过程和操作,提高预测模型研究的科研水平和发表质量,同时了解预测模型领域的最新方法论进展和热点话题。
护理信息学
护理学院
《护理信息学》是护理学院响应交叉牵头计划和国际能力建设而开设的线上线下混合双语课程。 课程内容分为六章,介绍护理信息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重点关注移动健康和智慧护理的应用、护理信息学的跨学科研究和职业发展。 课程特色包括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中英文双语教学、真实案例辅助教学。
本课程通过基础科学研究-教育-交叉一体化双语培训,跟踪护理信息学最新科研成果,培养扎根中国、具有国际视野、能开展护理信息化建设研究的护理信息员领域并解决应用管理问题。 学习先进人才。
医学人文概论
医学人文学院
《医学人文概论》通过12场独立讲座,从医学史与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法律与社会、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学等医学与人文交叉学科群的角度来研究医学和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社会科学。 许多社会问题揭示了医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课程聚焦医学领域的现实问题和热点话题,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和思维范式,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人文精神,全面认识医学目标,树立正确的医学观,努力塑造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提高思想水平。 能力、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非常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师生交流,强调课文阅读。 通过让研究生全面了解什么是医学人文精神及相关知识体系,可以使研究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灵活运用医学人文精神,将知识转化为力量,将精神转化为具体实践,更加有效。在实践中。 更好地领会医学人文的精神实质,从而改进工作、取得实效。
健康数据科学简介
医学技术研究所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健康数据科学旨在利用跨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挖掘健康和医疗数据的价值,结合领域知识形成洞察,最终赋能健康和医疗实践。 《健康数据科学概论》课程是该学科的入门课程,向所有硕士和博士生开放。 它是一门将医学与前沿技术有机结合的跨学科入门课程。
本课程由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医学伦理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背景的教师共同授课,课程内容丰富。 本课程使学生对健康及医疗大数据领域建立宏观认识,掌握健康数据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当前健康数据科学的具体应用; 培养学生复合专业知识结构和挖掘数据价值的潜力; 为学生今后从事健康医疗领域的大数据分析、建模、决策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以能力为导向
儿科临床培训
第一临床医学院
基于能力的医学教育是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儿科专业研究生临床轮转和培养的核心目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教学团队潜心总结、系统梳理近10年来儿科规范化培训内容,设计了《以能力为导向的儿科临床培训》课程,旨在培养专业研究生的能力全面地。
本课程从临床实际案例出发,涵盖循证临床实践以及针对临床问题的科研问题凝结; 临床场景的伦理讨论、健康教育、沟通、团队合作、专业精神、患者安全等相关问题。 采用小班教学增加参与性,结合文献阅读、情景模拟、角色交换、团队工作坊等教学方法,可以提高研究生从循证医学角度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遵循患者的兴趣首先是在临床情况下。 积极面对困难、有效沟通和团队合作的综合能力。
医院感染管理
第一临床医学院
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痛苦,也给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安全隐患。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六乙教授率先创立《医院感染管理》,旨在帮助医学研究生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掌握医院感染防控技术,从而拓展临床诊疗理念,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课程以MOOC的形式授课,学生可以通过中国MOOC平台自由安排每周的学习时间。 课程内容涵盖医院感染概述、病原学和流行病学、感染暴发及其管理、呼吸道病原体的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管理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抗菌药物的使用等。的侵入性设备。 消毒隔离等方面内容涉及呼吸科、新生儿科、血液透析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几乎所有临床科室,内容实用,能有效指导医护人员预防患者感染和感染。在临床实践中保护患者。 自己的安全。
妇产科 生殖遗传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
研究生课程《妇产科生殖遗传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乔杰院士主持。 本课程面向妇产科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开放。 主要讲授妇产科生殖遗传学的理论、临床转化、遗传咨询方法及研究进展。 课程内容不仅讲授妇产科生殖遗传学基础知识,还介绍了当前妇产科临床生殖遗传学的前沿领域,也填补了国内该教学方向的空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快速、系统地掌握妇产科生殖遗传学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前沿进展,为学生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眼科理论与实践
第三临床医学院
眼科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眼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眼的各种辅助检查以及眼与全身疾病的关系等。 眼部的许多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包括内科疾病、内分泌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先天性遗传病等,许多全身性疾病甚至是从眼部开始的。症状,然后发展到其他相关系统。 进入研究生阶段,临床医学生需要对眼科学的内容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研究生课程《眼科理论与实践》可以让眼科及其他二级学科的研究生受益匪浅。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眼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了解某些全身性疾病在眼部的表现,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 本课程主要讲授给临床研究生。 选派了眼科多个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和相关专业的优秀教师来授课。 经过精心提炼,浓缩知识的本质,然后以图、文、声、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 对常见眼科疾病、多发病的关键知识进行全面讲解。 他们还向研究生讲解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动态、新技术,为研究生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后的辅助材料、练习和讨论将根据视频内容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和内容,为今后的临床工作、项目设计和科研输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院
“数字口腔医学”由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开设。 它是独立于口腔医学二级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完整、内容全面丰富的研究生公共基础课。
课程建立了一套“理论模块课程”与“实践模块课程”相辅相成的“LBL+Workshop”教学模式,即基础理论模块、专业理论模块、基础实践模块和专业实践模块。 这是国内首次根据数字化口腔医学特点建立全新的数字化技术教学模式。 弥补了传统教学缺乏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的缺陷。 不仅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各种主流临床数字化牙科设备。 并且软件的操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临床研究方法(基础)
临床研究所
临床研究水平是临床医学创新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 《临床研究方法(基础)》可以使学生掌握临床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使学生获得独立思考和进行临床研究的基本理论能力。
在《临床研究方法(基础)》课程中,教师采用面对面讨论、互动教学的方式,注重基于案例的讲解和分析,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和案例讨论,培养主动学习、探寻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神经精神科临床实践
心理健康研究所
如果您对临床诊治中不断变化的意识变化、言语记忆障碍、运动协调功能障碍、精神病理症状等大脑活动异常感兴趣,那么您一定不能错过这门《神经精神病学实践》课程。 》。 本课程重点介绍现阶段脑科学背景下神经精神病学的发展与前景。
本课程从看似普通的临床病例开始,重点关注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它试图由神经科医生和精神病学家同时授课,探索神经功能和心理活动异常的线索,揭示潜在的相互联系,展示神经精神病学。 医学诊疗理念与临床思维相结合,实现精准识别和处理,不仅可以深化神经精神科整体诊疗理念,还可以提高临床思维和技能、拓展思路。
人际心理学
回龙观临床医学院
人际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目的是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人际感知、人际态度、人际吸引力、人际交往、人际合作、人际冲突等对人际关系的多重影响,寻求问题——解决应对方法和策略,提高解决人际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本课程向全校博士生、硕士生开放,系统讲授人际心理学临床技能选修课。 课程除了通过现场讲座讲解人际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将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人际现象和问题,并针对当代医学生常见的人际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情景模拟、技能训练等,同时提高学生的人际应对能力,促进他们的自我成长。 通过学习人际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特征,了解人际关系的基本类型,提高解决人际问题的能力。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选课正在进行中! 18所院校、医院、研究院所提供的400多种课程供您选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