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推出2022年第四季度“重庆好人”20人

91百科网 47 0

2022年第四季度《重庆好人榜》

近日,经过区县推荐、资格审查、综合评价,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推出2022年第四季度20名“重庆好人”一批他们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举动,却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 他们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身边更多人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社会的好公民、公司的好员工、社会的好成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帮助他人(3人)

李洪志,女,77岁,中共党员,重庆市长寿区凤城街道梅村社区综合治理中心调解员(原李大姐调解处主任),居民小组组长,兼第十二支部书记。 开展调解工作20多年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00余起,挽回损失600万元以上。 2011年,元昌化工厂破产。 面对破产后遗留的医疗、工伤、环保、搬迁等问题,她认真学习《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带头化解相关矛盾纠纷,让调解更加化解。令人信服的。 力量。 她注重教导和辅导,调解队伍已发展到老、中、青三代共23人。

推荐单位:长寿区

张耀媛,女,34岁,重庆市璧山区公安局大兴派出所副所长。 她创新推出“树洞口袋”活动,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自2021年11月活动以来,共解决校园隐患问题75个、家庭隐患问题55个、心理隐患问题51个,化解校园矛盾纠纷56起,解决有自杀倾向的学生7名已获救。 教育改革成为重点。 15名有暴力倾向的学生。 2022年11月,面对COVID-19疫情,张耀源成为心理健康专业志愿者服务队员,开通“树洞口袋”心理服务热线,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共计34次,为 19 名青少年提供服务。 2020年12月,被重庆市公安局授予个人三等功称号。

推荐单位:璧山区

刘晓红,女,55岁,重庆市时尚盛华农业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时尚盛华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创始人。 2018年,刘晓红放弃了在重庆主城经营的公司,回到家乡巫山县双龙镇白坪村,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 她花了4年时间,投资逾3000万元,打造了一个以石林为主题,集休闲观光、民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让白坪及周边村庄的100多人在家“创业就业”,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2.4万元,年末人均旅游红利3000元。 刘晓红荣获“全国旅游民宿评级评审专家”、“川渝乡村女性才俊”、“魅力乡村女创客”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国家旅游局2020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人才扶持工程文化和旅游部。

推荐单位:巫山县

勇敢行动(4人)

易忠荣,男,51岁,重庆市巴南区莲花街道大众村客轮船长。 2022年8月8日晚,一名12岁男孩在巴南区莲花街中坝岛河里戏水时不慎落水。 父亲立即跳入水中,拼命游向儿子落水的地方。 然而,由于水流湍急,体力消耗过大,压力过大,父子俩渐渐失去了体力。 危急时刻,听到呼救声的易重荣以百米冲刺速度冲到河边,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奋力游向父子俩,成功将他们救起。 此前,易仲容已救过6条生命。

推荐单位:巴南区

胡文学,男,57岁,中共党员,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党委委员、分行副行长、纪委书记。 2022年7月24日,胡文学带领20多名长跑运动员在渝北金海湾公园进行常规训练时,发现一名长跑运动员倒在地上,进入休克状态。 胡文学立即指挥团队对他进行救治。 他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其他队员拨打120,为病人降温。 经过十多分钟的持续压迫,患者突然进入了濒临死亡的状态。 胡文学迅速拿出团队配备的AED对其进行急救,患者逐渐恢复了生命体征。

推荐单位:江北区

杨波,男,32岁,四川省开江县仁市镇新庙村居民; 张军,男,25岁,格鼎机电有限公司设备安装工人。2022年7月28日下午,杨波、张军等5人在格鼎机电有限公司嘉陵江边散步。渝北区悦来街老码头。 他们听到孩子们的哭声和大人的呼救声。 然后他们看到一个孩子和一个女人不小心掉进了河里。 ,即将被激流冲走,情况紧急。 杨波和张军来不及寻找救援设备,便跳入河中将两人救起。 最终,张军和落水的两人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安全着陆。 杨波因体力不支沉入河中,7月31日失踪。公安机关在两江新区枫溪沱码头水域发现杨波尸体,确认其已溺水身亡。 2022年9月,渝北区人民政府对杨波、张军见义勇为行为进行表彰奖励,认定杨波、张军同志为见义勇为人士。

推荐单位:渝北区

杨雷,男,38岁,中共党员,重庆市秀山县第二初级中学保安。 2022年8月14日下午,杨雷暑假值班时,听到校园外有人大声喊叫。 他意识到可能有危险,就跑到河边。 这时,他看到两个孩子不幸溺水。 情况非常紧急。 。 杨蕾立即跳入河中施救,成功保住了两个孩子的生命。

推荐单位:秀山县

诚实守信(1人)

刘福成,男,55岁,重庆长途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潼南分公司108路公交车司机。2022年7月31日,刘福成开车时发现一名乘客的背包,立即交给调度室。 经过多方联系,失主前来确认藏品。 包里装着8000元现金和各种证件。 业主万分感激,特意送来锦旗以表谢意。

推荐单位:潼南区

奉献精神(8人)

王翔,男,53岁,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庭副庭长。 王翔扎根基层法院已经26年了。 作为重庆市首批环保法官之一,他发起了重庆市第一条环保禁令,结案2000余起环境资源案件。 其办理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被评为全国十大公益诉讼案件。 第24批指导病例等。2018年,王翔被诊断出患有腺样囊性癌。 10个月内,他接受了36次放射治疗,体重降至80公斤以下。 病情稍有好转后,他主动重返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 建设“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司法实践基地。 参与制定多项生态环保文件,平均每年结案200余起。 2016年荣获首届“重庆市绿色年度人物”和“2018-2019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奖。

推荐单位:万州区

于健,女,52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南岸区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书记。 扎根南湖社区21年来,我们将“老散”社区提升为“利己、利人、利家”的“三利”社区,培育了45支志愿服务队、6000余名志愿者,以及100多名社会工作者,实施了7个社会工作项目。 2018年荣获重庆市“巾帼贡献模范”; 2020年,她荣获重庆市5月1日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先进个人”。

推荐单位:南岸区

秦廷富,男,49岁,重庆市北碚区综合媒体中心记者。 秦廷甫在新闻第一线工作三十年,撰写文字稿件20万篇,拍摄图片50万张,每年发表文章100篇左右。 秦廷甫连续四年记录了重庆主城“绿肺”缙云山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幅新闻图片被人民日报、重庆日报等媒体使用。 被新华社评为优秀通讯员(全国仅9人)。 2022年荣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新闻事业三十年”荣誉证书和徽章。

推荐单位:北碚区

陈申富,男,63岁,重庆市城口县龙田乡仓坊小学教师。 20世纪80年代的仓房村,90%以上的村民都是文盲,很多人因为长期无人交流而无法好好说话。 1984年,25岁的陈申富作为村里第一位高中生回到村里,成为仓坊小学唯一的老师。 38年来,他教了300多名学生,培养了40多名大学生,成为“愚人村”。 “脱帽者。今天,63岁的他仍然坚守在讲台上。他说,“只要还有一点光明,我仍然要为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热情。”

推荐单位:城口县

沉健,男,35岁,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2021年7月,申健来到潼南区人民医院进行对口救助。 工作上一切都是他亲力亲为,为潼南区留下了一支“常驻”冠脉手术干预小组,为区人民医院提供帮助。 为“胸痛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的帮助下,潼南区人民医院的冠脉介入手术量较去年同期增加近百例,冠脉支架植入量较去年同期增加500%,领先全院开展2项新技术。 全区首次完成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架植入,特别是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实现“零的突破”,为患者节省逾百万元,潼南患者区内冠心病患者可以“需要出城或出区”,可以在家门口“得到良好的治疗”。

推荐单位:潼南区

付小康,男,50岁,中共党员,中国农业银行重庆武隆分行营业部高级客户经理。 付小康1994年加入中国农业银行,2009年开始从事信贷业务,14年来,他一直服务在“三农”第一线。 他足迹遍布农村田野,发放小农贷款4100余笔,帮助2100余户农户解决信贷需求4亿多元。 他提供培训并解决问题。 他是农民心中的“家人”、“财富顾问”。 他帮助1000多名农民解决生活困难,帮助冬桃种植户、烤烟种植户发展壮大,支持龙宝塘村建设。 7000亩中药材基地带动800多名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成功助力双河镇打造成为全市乡村旅游和高山蔬菜种植大镇。 2020年荣获“金融行业劳动技能暨精准扶贫劳动技能大赛”一等奖; 2021年荣获“重庆十大人物”。

推荐单位:武隆区

刘元庆,女,50岁,重庆市巫溪县宁河街道环城社区综合服务员。 20年来,她解决了群众急、难、急的问题1000余件。 2020年4月,她意外被诊断出患有乳腺囊肿,急需住院治疗。 然而,突然到来的人口普查和文明施工打乱了她的治疗计划。 她带病坚持创作,纠正了社区乱象100多条。 由于工作中一再拖延治疗,刘元庆的病情恶化成了乳腺癌。 刘元庆没有丝毫抱怨,也没有停止工作。 相反,他坚持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下一轮工作中。 荣获2021年“感动无锡人物”称号、2021年无锡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个人称号。

推荐单位:巫溪县

周晓华,男,59岁,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生物统计学系主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从重庆走出来的国际知名生物统计学家,周晓华始终秉持“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回国担任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全职教授。 参与筹建我国第一个生物统计学系并担任首任系主任。 国家培养了大批生物识别专业人才。 他用实际行动支持科学抗击疫情。 他首次提出更新过程理论来减少初始病例报告中的召回偏差,并利用新的动态模型揭示了病毒的“超级传播”现象,为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形势提供了新的见解。新型冠状病毒。 为监测和相关政策制定做出重要贡献。 他大力推动北大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在西部(重庆)科学城设立,对于推动重庆科技水平提升、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0月,被评为“2022年度重庆十大科技创新人物”之一。

推荐单位:重庆高新区西部科学城

孝爱亲人(2人)

程萍,女,50岁,重庆市万盛经济开发区万东镇塔山社区居民。 七年来,程萍从未放弃帮助脑瘫女儿接受康复治疗。 她四处求医,总共花费了100万多元。 孩子入学后,程平坚持每天陪她上课。 她认真听老师讲课,记笔记,回来后给女儿复述。 为了给女儿创造一个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的就学环境,她每天风雨无阻地往返于家和学校,从不让女儿缺课。 努力工作总会有回报。 女儿一开始连笔都不会,但现在她能读书、读诗、唱歌、做算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推荐单位:万盛经济开发区

姚少富,男,70岁,重庆市秀山县大溪乡大溪村村民。 2002年,姚少甫的妻子黄旭英上山砍柴,不慎坠崖受重伤。 送往医院抢救后,虽然保住了生命,但还是一级残疾。 她生活不能自理,意识也一天天恶化。 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她的身上。 就他一个人。 二十年来,他从未离开过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妻子。 “我凭良心照顾她,这是我的责任。” 这就是他所说的和他所做的。

推荐单位:秀山县

不断自强不息(2人)

于继贵,男,61岁,重庆市涪陵区民政医院退休职工。 17岁时,他意外失明,但他乐观地面对现实,潜心钻研医术。 取得科技成果1项,撰写盲文论文21篇。 他视病人如亲人,坚持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派医生。 40 年来,他为超过 150,000 名患者提供了缓解疼痛的服务; 为了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回馈社会,我们带领100名盲人走上街头、广场,唱爱国歌曲,为市民提供免费按摩; 我们用心为残疾朋友点燃希望,帮助了约50名残疾人。 人用一只手“压”出一个新世界。

推荐单位:涪陵区

彭胜国,男,47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垫江县新民镇毛河村人。 1999年的一场车祸造成脊髓损伤,导致他无法站立和行走。 他的余生只能依靠轮椅度过。 但他凭着顽强的毅力,陆续租房开店、挖塘养鱼、养山鸡打造残疾人创业基地。 近年来,他不仅资助三名大学生完成硕士学业,还积极参与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的创建和运营,并担任“希望之家”主任。脊髓损伤患者的希望”。 2016年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已有123名脊髓损伤会员、400多名受益者。

推荐单位:垫江县

标签: 重庆 农户 年度 调解 残疾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