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强化基数排名
构建“全覆盖”宣教体系
以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为重点,深化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完善困境儿童心理关怀服务。
用好“上海基层治理数字平台”等数据平台,指导居委会开展系统调查,对特殊儿童实施精准分类。 利用与学校、公安的联动和信息互通机制,充分发动社区少儿主任、网格员、建设班组长、热心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全面开展上门走访、电话等信息收集工作和整理工作,深入了解困难儿童学习、生活等基本情况,为辖区2名事实上无人抚养儿童和44名重点困难儿童建立工作档案,实施动态跟踪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救助工作对生活困难的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和关爱慰问活动。
今年以来,我们线下走访了86名贫困儿童,走访了19户家庭,开展了各类心理关爱活动12场,覆盖人数超过200人。
02
加强阵地建设
打造“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平台的枢纽作用,形成街道特色主题儿童活动空间和“童心驿站”未成年人保护心理咨询室,并与辖区上海长宁向日葵心理服务中心合作推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帮农依依”未成年人身心关爱项目,联动向日葵心理服务热线,搭建“线上+线下”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利用“桃姐工作室”、“心身医学科”等特色门诊,有效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医疗工作。 定期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到社区、学校、社区开展家长班、未成年人心理讲座、一对一心理评估等,以达到减轻负担和压力、舒缓情绪、筛查发现等功能。
今年寒假期间,街道无保站开展了困难儿童专项心理健康关爱活动,并配合儿童主任、专业心理咨询师、社工等,走访辖区困难儿童及其家人积极开展“一次心理评估、一次宣传教育、一次上门关怀”,实现了辖区45名贫困儿童的全覆盖。
03
加强专业领导
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
社区专业心理咨询师联合运用“青少年自我与社会发展评估”、“亲子素养评估”、“压力与情绪管理评估”等心理评估工具,对辖区未成年人特别是辖区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麻烦和他们的家人。 根据评估结果形成综合评估报告。
根据心理健康评估结果,筛选出存在潜在心理危机的人群,主动识别和干预辖区困境儿童等重点对象的心理健康问题。 由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青少年社会工作站社工、专业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多位一体”心理健康援助团队。 从心理咨询、法律教育、行为矫正、社区融入等方面提供一对一的心理支持。 帮助、指导和个案服务引导家长重视亲子关系,为问题儿童及其家庭减轻压力、增添活力。
04
加强资源协调
构建“全方位”防护格局
加强资源和力量整合,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区”多位合一保障机制,构建困难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新格局。
加强家庭保障。 组建“专业心理教师+儿童主任+社会工作者”的关爱小组,为需要干预服务的儿童提供支持、陪伴和心理疏导,指导家长与孩子进行更多的陪伴和沟通,指导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开展以“家长自我情绪管理”、“激发孩子内在动力”、“帮助孩子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等为主题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督促家长日常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切实履行监护职责。
加强学校防护。 通过在校园举办主题活动,邀请心理专家为辖区有需要的孩子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开展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主题的日常发展课程。
加强社会保障。 动员关爱单位、企业、志愿者、心理咨询专家等社会力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难儿童的关爱、保护和心理疏导。 通过组织困难儿童积极参与慰问老人、文明交通、垃圾分类、加装电梯、职业体验等社区公益实践,扩大困难儿童社交圈,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需要的儿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