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认为?
大学是95后的世界!
事实上,他们已经来了。 但从今年9月开始,95后将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 按照本科生18岁入学、22岁毕业的一般规律,如果以新学年第一学期的横截面来看,我们会得到18岁年龄段的青年学生—— 21、即1995-1998年出生的大学生。
记得2010年博士毕业后在大学任教时,我面对的是一群普遍是1992年出生的孩子。六年来,我一直在教新生,教过4600多名学生。 虽然我教书的时间不长,但要讲清楚95后的特殊之处对我来说并不容易。 。
俗话说“三岁显老,七岁显老”。 这无非强调了一个人的童年成长环境对其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些话给了我一些启发。 将群体抽象为个体,然后描述群体形象的特征,这个过程本身是困难且有风险的。 无奈之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恢复时代风貌,进行基因调查。
1、95后可以说是中国家庭投资子女、从“人多钱少”转向“人少钱多”的关键时期
回望1995年,有三件看似毫不相关的事情,可以为我们解读95后年轻大学生的特征提供一些线索。
首先是微软发布了Windows95操作系统。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以前几乎所有致力于玩电脑的人都必须记住一套基于DOS平台的操作指令并学会使用。 一夜之间,比尔盖茨带你迈向更高的境界,开启了从此之门。 在一个所见即所得的新世界中,DOS 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
第二件事就是一款国产角色扮演游戏《仙剑奇侠传》的出现。
这款游戏在当时的混合电脑游戏界引人注目。 此后,虽然续集较多,但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口碑。 以1995年版《亮剑》为标志,一批国内外电脑游戏彻底结束了“家族与白机”时代。
第三件事是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在香港和内地上映。
这部影片当时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甚至看了两三遍也未必能明白其中的“笑点”。 现在被认为是香港无厘头风格的代表作,也是后现代主义进入中国的一个例子。 识别符号。
好了,现在让我们回到95后的讨论上来。
95后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开放。
首先看他们的成长背景和家庭环境。 他们的父母大致是20世纪65年代和70年代初期出生的一代。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遇到“三难时期”。 当他们上小学时,“停课革命”的时代已经结束,考上大学更是如此。 一点也不耽误,以后入仕或者入海,都能如鱼得水。
可以说,这一代人是搭上改革开放快车的一代人,几乎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点都与时俱进。
有研究人员对比了人口出生率和调整后人均GDP的两条曲线,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幅巨大剪刀差的图景,而交点出现在1998年和1999年之间。
也就是说,95后可以说是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投资从“人多钱少”转向“人少钱多”的关键时期。
由此可以推断,当前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小康家庭长大的,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他们无忧无虑、自信,更能够、更愿意与世界融合。 对于80后来说也是如此。 明显不同。
2、作为互联网原住民,1995年以后出生的人可能对现实世界有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95后的第二个特点是互动性。
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在本世纪初才开始接触互联网不同,这一代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 他们的成长过程,即互联网从一种技术手段转变为一种生存方式,并全面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过程,对他们获取知识、与他人互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是默认设置。
从直接体验层面上来说,这一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遭遇国家困难时期的负面影响。 相反,他们见证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快速崛起。 这是他们接受主流价值观的客观基础。 根据;
同时,由于他们是复杂的虚拟网络世界中的第一代原住民,在间接经验的层面上,他们对过去历史和当下现实的阴暗面有着丰富但可能片面和缺乏经验的认识。 回顾主观知识库。
这两个矛盾的纠缠构成了95后思想和思维特征的基本背景。 他们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来源和传播者。
同时,正是因为他们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他们对网络世界的新鲜感可能没有那么大,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却可能更强烈。 对他们来说,生活实践大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大于网络影响,网络影响大于空洞说教。
我记得有一项调查显示,1995年出生的人比90后更愿意表达自己,思想更独立。 很多老师似乎没有注意到课堂上学生的这些变化,感觉学生还是一如既往的沉默寡言。
事实上,他们线下沉闷,线上活跃; 他们在课堂上沉默寡言,但课外的各种讨论和互动却充满亮点。 这些变化要求教师利用自己熟悉的沟通工具和沟通方式主动融入这个群体,才能被感知。
3、当你认真对待事情时,你突然意识到:“如果你认真对待事情,你就会失败。”
95后的第三个特点是解构。
当前,中国正处于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历时与共时多维度交织的转折点。 在这个复杂的思想谱系中,后现代主义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分支之一。
我们主张对话、阐释、断裂、解构、反讽、碎片化、非理性、异质性、不确定性、去中心化。 这种反讽和解构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具体用法或“典故”上,而这是建立在一定的“隐性知识”的基础上的。
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后现代性拥抱了新媒体,也是新媒体实现了后现代性。
上面提到的几笔,固然不足以勾勒出95后大学生的完整形象,但却能捕捉到他们的一些魅力。 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思维方式和沟通互动习惯,也是高校诸多课堂教学环节面临“有效性危机”的一大因素。
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简单任务,更承载着大变革时代陶冶性情、安定人心、完善人格的多重功能。 因此,21世纪的教育不应再重复19世纪的一维灌输故事。
当今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具有怀疑精神和创造能力。 他们绝不是愤世嫉俗、爱玩游戏、没有信仰的一代。 但如果教师不关注时代特征的变化和教学对象需求的变化,仍然以教条式、僵化的单向方式进行“供给”,实际上是一种无效供给。 ,并可能导致以下悖论和困境:
学生坐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认为老师古板死板,课程枯燥,没有学习兴趣; 老师前后矛盾、不真诚,认为学生顽固、厌学、缺乏自我认同,失去了教学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大学教学确实需要一场深刻的“供给侧改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