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溯自周,不着一“苦”不改其乐

91百科网 48 0

最初发表于《中国青年》杂志2024年第1期

读《论语》,欢乐此岸

@旁白——鲍鹏山

本报记者 韩东一 编译

采访——本报记者 韩东一 曹珊珊 曲树河

鲍鹏山

什么是儒家思想?

作为代表中国文化资源的支柱文化体系,当我们谈论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时,儒家思想总是排在第一位的。 事实上,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切涉及公共生活的事情都有儒家思想的支撑。

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不同,无论在什么背景下,它都涉及我们的人格——即使是在家里,当你面对你的父母或你的配偶时。 即使你早起上班,出门前在镜子前梳理头发,这个时刻也是“公开”的。

“儒学”可以追溯到周代,但“儒学”一词却是孔子首创的。 此前,“儒学”只是一种社会角色,但孔子将儒学从某种社会身份的内涵中解放出来,开始承担公共价值。 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儒学”与孔子联系在一起,并不荒谬。

自孔子以来,有孟子、董仲舒、程朱等,这里仅以《论语》为例谈“儒家”。 它首先是一种思想,然后是一种生活方式、审美风格、生活方式。

“思考:如果你不在乎‘痛苦’,你就不会改变幸福。”

儒家思想是一种思维方式,实际上在历代经典著作中都有体现。

究竟是怎样的思维方式呢? 今天我们粗略地把它理解为一种世界观。 世界观、价值观不同。 前者是对世界的整体认识和判断,后者则更强调人生态度和道德价值观。 这里,当我们谈论儒家思想时,我们指的是世界观层面。

《论语》共有五百多篇。 我们先来读一下开头的章节。 经典有其经纬,第一章常有提示。 比如《周易》从干、坤二卦开始,《诗经》从关雍开始,从男女之情延伸到人伦。

“时时学习、时时修行,不是正好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懂事却愣住的人,不是君子吗?” 《论语》以反问句开头,值得深思。

当然,这个反问句是有上下文的,但它可能只是被遗忘在记忆中了。 我们推测,有的弟子可能会问:师父,你为什么这么快乐呢?你的理想还没有实现,你的生活并不如意,甚至还被很多人误解,为什么你还能保持快乐呢?

孔子回答了三个例子,似乎是随手拿起的。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这句话中有很多关键词。 我们这里谈论的是“欢乐”以及“欢乐”的世界观。

《论语·叔而》中有一个故事。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子路一时无言以对。 “女希布说”——孔子有点抱怨,“你为什么不说呢?” ——“他是人,生气时忘记吃饭,高兴时忘记忧虑,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 那时,孔子已经过去了。 六十岁的他“不知老将已至”。 这是孔子对自己形象的确认,幸福是没有条件的,即使他在后巷喝酒。 “人不能承受忧愁,归来也不会改变幸福。” 这是他对他的学生颜回说的。

不改变自己的幸福,就是孔子的人生境界。 “少吃点,多喝点水,弯下手肘,把头靠在上面,你就会享受到了。” 吃粗粮,喝凉水,拄着肘,穿好衣服,也乐在其中。 晚年,当他的远大志向没有实现时,他也曾感叹:“如果不善于做事,就会乘木筏浮在大海上。” 但当他转过身来时,他又高兴了。 死者已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去受苦呢?

事实上,我读完《论语》一万五千九百多字,找不到一个“苦”字,却能找到很多“哀”字。 “苦”只能表示“受苦”,而“忧”则有更积极的含义,为自己的苦难负责,关心国家和人民。

与儒家的“乐”相比,佛教往往是“苦”的。 世界怎么样? 生、老、病、死又如何呢? 就连佛教的发展原理,都是“苦”。 儒家认为,这个世界、今生本质上是有价值的,但在佛教中,现实生活是不值得的。

佛教徒谈论“执着”是带有贬义的。 我们为何要“迷恋”这个如幻如消失、如闪电般暴露的世界。 儒家则不同。 “坚持”在我们现实世界中也有积极的意义,执着的追求和坚持。 因此,儒家不讲“来世”,不构建“彼岸”。 只讲“谨慎行事,追求未来”。

《卫灵公篇》中,子路问孔子:“君子可以穷吗?” 当时,孔子及其弟子在旅途中遇到了危机。 他们又饿又病,子路也愣住了。 对于子路,孔子曾说过:“从我者,各有其理”。 他认为他是最值得信赖的弟子。 这时候,就连子路也露出了愤怒的表情。 孔子该如何应对?

按照常理,他应该先安慰朱子禄,说好人有好报。 但当生命垂危时,仍然没有“好消息”又如何? 有必要求助于来世的彼岸吗? 这正是宗教的遗传原理。 这个世界如何建立道德是不可预测的。 那么,一个“彼岸”就会让人感到敬畏,生出一些希望。

孔子回答说:“君子穷,小人穷。” 这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事实,但即使好人没有得到回报,他仍然可以成为君子,依靠的是自己的信仰、纯洁和自信。 选择做一个好人,不需要任何回报。 这取决于人的自主意识。

“生命:在这个世界的这一边,我与万物同在。”

儒家思想就在这一边,在家人、同事、甚至街上路过的陌生人之间。

因此,儒家要建立的是这个世界的人伦关系,从“五常”开始(当然,其中的“君臣”目前可以有更广泛的含义,比如君子与合作者)。一个事件)。 再延伸一点,“我老了,我和老的和睦相处;我年轻的时候,我和年轻的和睦相处”。 引申到远处,孟子说“天法”,张载也说:“民是我的同胞;物,我和民都是幼的。” 还”。

十字路口人头攒动,四海皆兄弟,万物皆伙伴。 儒家思想教导爱护动物。 孔子曰:“钓鱼无明,游船夜不射”。 钓鱼时,不需要钩子和绳子来捕捉所有的鸟,射击鸟也不会伤害过夜的筑巢鸟。 孟子说“君子远离厨房”,这不是“虚伪”,而是一种文明。

生命为何值得过? 当下的世界、当下的时刻、眼前的人,是儒家整套人际关系及其延伸到万物乃至器具的基础。 而且“修行”并不需要专门设立的场所。 儒教也有孔庙,明太祖后改建为文庙,是教育机构。 宋代以后的儒家思想成为一套礼制体系,而不是一种宗教。

儒家讲的修身,不是发生在寺庙、教堂里,而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做个好孩子、好父母、好兄弟姐妹、好朋友。 “老人会安全,朋友会信任你,年轻人会珍惜你。” 这就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

《论语》中有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至诚守信,博爱他人,仁慈”。其他人如果有能力的话,他就会学习文学。” 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敬师长,谨言慎行。 有信誉,友善友爱,亲近仁慈的人。 所以孔子说:“无朋友,不如己”。 “忠告要听从,做不到就停止,不要羞辱自己。” 交友之道,这是孔子所说的日常生活之道。

这段文字最精彩的地方在于最后八个字。 “如果你有足够的精力去实践,那就学习文化。” 前面我讲的是“实践”。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做了这些行为,并且你还剩下一些精力,那么你就可以学习文化。

孔子晚年的学生子夏有句话说:“智者改变其容貌,侍奉父母,可以竭尽全力;侍奉君王,可以竭尽全力;侍奉君主,可以竭尽全力;侍奉君主,可以竭尽全力。”交朋友,言出必行,虽然我还没有学会,但我一定会说“学”,也算是对孔子上面那段“重德不重貌”的注解。尽心孝敬父母,一生侍奉君王,对朋友信守诺言,做到这一点,即使你没有读书,也算是成功了。

这是“生活方式”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体现。 孔子称赞颜回说:“你有德,你回来了!” 他没有提及自己的学识、勤奋和成就,只说:“一篮子饭,一瓢水,在后巷,人不忍忧,归来不改其乐”。 “在匮乏中寻找快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心态。

“贤”往往指的是道德境界,但这里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 道德境界之上是认知境界,是对人生的判断,对世界的整体判断。 “如果你有钱,你可以要求,即使你是一个拿着鞭子的人,我也会这样做。如果你不能要求,那就按照我喜欢的去做。” 这就是孔子的认知境界。

《美学:三月晚凉,我携歌而归》

除了道德和认知领域之外,还有审美领域。

前面提到的“节食、喝水、曲臂枕头、乐在其中”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涉及审美境界。 “乐”的态度本质上是一种审美。

因此,儒家思想是一种审美方式。

在我看来,先秦诸子之中,具有诗人气质的,只有孔子和庄子两人。 老子讲大道太冷,太诗意了。 《道德经》是尖锐的,《论语》是温暖的、情感丰富的。

例如,孔子谈到政治:“为政以德为本,如北极星,居其所而为众星所共享”。 治国理政必须以德育为基础。 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后面有一个比喻,就像晚上仰望天空一样。 天空中群星环绕的北极星,明亮、安静、有序,表情变得情绪化。 又如孔子关于岁月的言论,“岁月如斯人之逝,日夜不休”; 他谈富义,“富贵无义,于我如浮云”……星辰河流、浮云都是具体的、感性的。 ,诗意。

海德格尔的名言说:“人应该诗意地生活”。 美学是一种哲学的追索和解答。

这样看来,苏格拉底就太严肃了。 辩论是严肃而好奇的,哲学家善于寻找抽象的定义。 孔子从来没有对“仁”给出明确的定义。 孔子只是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来回答,得到的答案总是不同的。

这可能是由于中西方哲学思维的差异所致。 西方哲学更接近科学,中国哲学更接近美学。 苏格拉底讲定义,孔子讲感性。 “少吃点,喝水,弯曲你的手臂,把头靠在上面,享受它。” 人类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 如何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找到完美的生活感觉? “幸福”就在其中,完美也在其中。

海德格尔曾经写过一篇短文,题为《我为什么住在乡村?》 》。 如果是现在的人写的话,很可能会写乡村是多么的田园风光,尽管那只是城里人的幻想。 海德格尔写到在乡村体验“介入生活”的感觉。

“当农家男孩把沉重的雪橇拖上山坡,稳稳拉杆,推上高高的山毛榉树,沿着险坡运下坡回家时;当牧羊人无所事事,人群慢慢地赶着牛群上山;当农民在他的棚子里准备无数的屋顶板时:这些场景和我的作品一样,两者都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

创造性地介入生活,“将我们的整个存在投入到当前所有事物的本质和确定的接近中”,就是诗意地居住。

《论语》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 子路、曾熙、冉有、公希华坐在那里,孔子与弟子们谈论着自己的志向。 子路直截了当地说:“千乘之国,分布在大国之中,兵力兵力相助,必有饥荒。若行三年,则勇而识道。” ” 这就是治国之道。 驰。 冉有道:“六十七十,五十六十也好,只要你求,三年就能满足百姓。” 目的是为了富民。 宫熙华道:“至于宗庙之事,若由段长府主持,我愿为少相。” 就是安排礼乐。 曾熙还在弹琴,师父又问,曾熙回答说:“墨春,春衣已备,五六太子,六七童子,浴衣,风舞。”骨灰盒,念诵并返回。”

这种诗意的描述感动了孔子。 ” 大师叹了口气,说道:“我与殿同在。 三月的一个凉夜,他念诵着回家。

《生活:​​幽玉热闹》

读《论语》是为了获得一种生命形式。 有了道德和认知,有了美的感受,我们最终获得了生命形式。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它兴盛于《诗》,最早觉醒于《诗经》。 有一次,孔子的儿子孔历快步走过宫廷。 师问:“你学过《诗》吗?” 孔力道:“还没有。” 孔子说:“不学《诗》,就无话可说”。 换句话说,不读《诗经》,就不会说话。 于是孔力退隐,学习《诗》。

关于《诗》,孔子对弟子们说:“年轻人,何不学习先生的《诗》呢?《诗》可以用来启发,可以用来观察,可以用来群聚,可以用来抱怨。近者侍奉君王,远者侍奉鸟兽树木之名,《诗经》何以是生命的结晶。人的喜怒哀乐,在《诗经》中,人的性情是有很多规律的,孔子说:“七十而从之,不逾矩”。 “不逾矩”,一是“随心所欲”,也体现了审美境界。

《论语》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样一段话:“立志于道,立足于德,依靠于仁,游于艺”。 立志于道,居于德,体现于仁,游于艺。 。 道是认知境界,取决于道德境界,最终取决于审美境界。 “你”,美学的核心要素是自由。 只有自由活泼的心灵,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这就是生命的形式。

在孔子的弟子中,曾参应该是道德境界最高的。 曾子说:“我每天要三省吾身:我对别人的计划有没有不忠?为人处事有没有信任朋友?我没有学会教导别人吗?” 他视生活为磨刀石,视生活为刀锋。 “君子就是男人。” 故有“读书人须志存高远,任重而道远”之说,也有“扶孤六尺,寄命百里”之说。 ,当你面临大事时,你不能把它拿走。” 一个人的道德磨练到如此崇高的程度,其实会让人看到一种不一样的审美。

《论语·学而篇》描写孔子:“子温、仁、恭、俭、让”。 温和、仁慈、尊重、节俭、谦逊是圣人的气质,而气质是生命本身所散发出来的感染。 力量。 《论语·术尔篇》也云:“子柔而不锐,威而不猛,恭而平”。 那就是他也很温柔,看上去就是一个绅士,这就是君子的风范。

孔子说:“君子无工具”。 人类不是工具性的,而是存在性的实体。 当然,一个人总是有自己的技能,但他的人生价值是建立在主体性的基础上的,而对人的主体性的承认也是伦理的前提。 故《大学》曰:“自帝王以至百姓,皆以修身为本”。 这里的“身体”是指生命本身的主观价值。

理想的人生状态有四个境界:兴奋、展望、共同体、怨恨。

有意识、有判断力,就有审美、有认知; 有责任感,就有道德境界; 并具有批判精神。 而人生最高境界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不骄不躁,不骄不躁,保持谦虚。

所以,读儒家思想是为了获得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一种活泼自由的人生。

《儒家古今:济世、苦乐、正义》

中国青年出版社特邀鲍鹏山讲座

《中国青年》:儒家讲“君子无用于人”。 近日,热搜调侃“文科都是服务业”,引发热议。 当今社会人文领域,一些学科正在向矢量化靠拢,人文学科尤其“老派”。 今天的年轻人应该如何看待人文教育的“应用”?

鲍鹏山:近年来,我们流行一种自嘲的思维方式。 但我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始终为公众服​​务。 这种“服务”也是一种感受、一种生活态度。 燕京大学原校训是“以真理获得自由,以服务”。 孔子也说“君子无工具”。 然而,君子总有相应的社会功能,有一技之长,并且很可能以此为生,就像孔子作为老师一样。 ,弟子三千。 “服务”一词被理解为为公众创造价值。 比如,如果说理工科专业创造的是物质财富,那么人文专业创造的是精神价值,通过精神价值我们认识世界、认识人、认识世界。 这里也有道德境界、甚至审美情趣、诗情画意出现的机会。

《中国青年》:孔子的一生是诗意的、幸福的。 许多古代文献也表达的是“悲”,而不是痛苦。 这与当今年轻人流行的“疯狂文学”形成鲜明对比。 您如何看待年轻人的“疯狂文学”?

鲍鹏山:与我们这一代人相比,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的压力确实有点“前所未有”。 似乎每个年轻人从小就一直忧心忡忡,担心自己如果不努力,就会在竞争中落后。 以前我们毕业的时候生活很贫困,但是心理压力没那么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年轻人的表达和自我安慰是可以理解的。 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们为什么去剧院看悲剧。 这是关于发泄然后恢复内心的平静。 或许,未来年轻人的“疯狂文学”中会涌现出伟大的文学人物,我们乐见其成。

《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起源于西方,扎根于中国,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 体现在哪些方面?

鲍鹏山:马克思主义最终能够在中国扎根。 我认为他们在几个方面是高度一致的。 一是注重群体关切,关爱集体。 马克思主义者不是个人主义者,中国传统文化也不强调个人主义。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更注重集体、集体、伦理。 马克思把无产阶级视为一个集体,他关心整个无产阶级,关心整个社会某些阶层的生存状况。 例如,马克思经常考察无产阶级的处境。 我想这可能是马克思主义与我们中国文化比较契合的地方。 第二,马克思主义更加注重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也非常注重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国际主义,儒家文化是“天下主义”,两者非常一致。 以上是我认为可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一致的一个方面。

制作人:皮军

决赛评委:陈敏

审稿人:刘晓、刘博文

标签: 孔子 儒家 审美 论语 境界

发表评论 (已有39179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