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诗以歌”让政协委员齐点赞

91百科网 62 0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王黎光提出了“向基层、向全民推进以《经典传奇》为主题的美育”的提案。 此外,奚美娟、范迪安、关霞、龚汉林等17位政协委员也对这种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新颖方式表示赞赏。

单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栏

文艺界人士联署提案

节目开播第二天,就以豆瓣评分9.3的成绩创下文化节目新高,也迅速拉升了电视节目的平均文化价值。 它到底有什么魔力,可以从电视屏幕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公共空间?

“诗歌结合”获政协委员称赞

中国传统文化大师钱穆曾说过,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作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赏接触人生的更高境界,在诗中获得无尽的慰藉。生活。

经过时间的锤炼,如何在新时代“再造经典”,成为时代文化的主谋? 已成为当今文艺创作者的新课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节目发展到今天,如何在形式上进一步创新? 《经典咏流传》将中国古典诗词与传统流行音乐相结合,开创了“诗歌结合”的原创模式。

经典歌手罗家英与王明权合唱《鹊桥仙》

“古为今用。其实,传统文化只有与现在相结合才有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奚美娟表示:“古典文化中一些非常经典的作品,可以在中小学的美术课上,或者课间休息时使用,可以玩,孩子们需要从小就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些文学艺术界政协委员对文化艺术的理解让他们觉得这样的宣传恰逢其时。 “几千年的变迁,改变了事物,但不变的是爱。当下,我们都需要读诗。” 全国政协委员龚汉林说:“我们并不是想向孩子们推销什么,而是让他们受到一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同时,我也获得了影响力。”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吗?

全国政协委员范迪安也同意,可以通过音乐的表达将古诗词带入校园。 “因为读经典、感受经典,确实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豪感,徜徉在经典中,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更好的感受。” 情感得到了升华。 我想这才是我们文化建设真正要做的任务。”

王黎光在《经典咏流传》节目现场

“诵经典、传经典”为让几千年积累的古诗词通过现代传播方式“走进寻常百姓家”开了一个好头,而这次联合倡议是文学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及艺术界及相关人士。

传统文化中的“青春自然而然”

“日光一去,青春自然而至。苔花小如米,开亦如牡丹。” 这首孤独的小诗如今在电视屏幕和网络上走红。 “苔藓”一夜之间被亿万中国人记住。 仅微信上的一首诗、一篇文章就吸引了超过3000万的浏览量。 《苔藓》这首诗在网上的播放量已超过5000万次,成为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歌曲。

《经典咏流传》欣赏嘉宾康震表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袁枚的《苔藓》近三百年孤独冰冷,但因为梁老师和孩子们,因为节目《经典咏流传》,它的传播量可能超过过去三百年的总和,因此它可以传唱给更多的孩子和普通人,滋养他们的心灵,它传播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歌声,更是真理。 、善良和爱的种子。”

三百年前,袁枚将目光投向生长在潮湿阴暗处的苔藓花朵,欣赏它们鲜有人欣赏的热烈绽放的样子。 300年后,一位名叫梁军的支教老师读到了《苔藓》。 他不懂乐理,却尝试弹钢琴、作曲,并在贵州乌蒙山脚下教孩子们唱歌。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著名作曲家王黎光在《天下无贼》、《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电影中创作了许多独特的配乐。 作为第一提出者,他也有自己的专业精神看好“歌诗词”的传播。 “这首歌《苔》其实触及了所有人最简单、最真实的心灵接触点。我们每个人都很渺小,但不能因为我们自己。” 如果你还小,你的生活就不会阳光明媚。”

此外,陈永海进酒、陈立宇少群、凤凰传奇进酒、潘定坤、孙杨演唱、王力宏三字经典、罗家英、王明权、鹊桥仙、罗家英手写等关键词近几个月来,信件等也继续占据微博的主导地位。 热搜榜。

青年歌手尚雯婕在《经典咏流传》中演唱了《木兰诗》。 在熟悉的“宋气蔓延金表,寒照铁袄”中,诗与乐融合得天衣无缝,穿插唢呐、豫剧,整首歌生动地呈现出一位东方女英雄。 他的英雄气概显露无疑。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系主任高晓红表示:“《经典传奇》不是‘造新词、抒悲情’,它找到了一个强有力、流畅的节目逻辑进行传承,有文化修复意识,有使命感。”

电视节目的创新带来了传统文化的“年轻化”。 “我们同根同种,我相信,能够感动我们中国人的艺术作品,也会感动人类、感动中华民族。” 外面人多了。”

王黎光说:“我们的传统诗词表达的是什么?它是我们文化打上烙印的情感表达,是我们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它其实涵盖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到我们对生活的向往,甚至到我们的人生观。”事物从浅到深,在不同的层次上有不同的解释。”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

“用”既是形式,也是期盼

“在中国古代,‘号’是朗诵和歌唱的结合,这个‘号’也是一个双关语,既是一种表达形式,也是一种期待。”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解读让节目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让经典诗词在节目中“吟诵”出精彩,产生视听享受效果还不够。 重要的是让这些带着音乐翅膀的诗词得以传承下去。

陈宝胜甚至还有更具体的推广想法,比如让他们走进校园,成为我们上课啦啦队的配乐,成为学生们每天都能唱的作品。 “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人生的方式。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资源非常丰富,阐述得非常系统。如果我们不能继承这些,我们就会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向他们学习,如果学生理解并继承它,他们的生活就会偏离。”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传统文化进校园

“诗”自古以来就融为一体,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意境和情感寄托。 好的文字和好的音乐也相互成就,具有统一的价值。 清华大学教授尹弘表示:“《经典颂》不仅对于诗歌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华语乐坛的大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领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创作。朝着更深刻、更文化的方向发展。 方向升华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 ”

于是,《明日之歌》中对时光的珍惜,《来苏·秋思》中对故乡的思念,《丁风波》中的豁达心境,《墨梅》中的高尚品格……这些表达情感再次从书本中表达出来。 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经典”与“咏唱”共同构成了创意转化、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形式,两届会议的热烈讨论恰恰说明了其广泛传播和巨大影响。 如果我们再讨论文化节目的创新,其实仔细看这个节目,就已经有标题应有的含义了。

标签: 流传 节目 政协 诗词 委员

发表评论 (已有40055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