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克珠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91百科网 92 0

大家好! 你周末过得怎么样? 一定是很舒服、很享受、很充实吧! 这不,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坚不可摧的桥梁,我们推出了新栏目《老师说》。 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一篇社会体育学院副院长陆克柱的文章,请欣赏。

卢克柱

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大学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创新。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创新教育方法势在必行。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锻炼学生体质,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为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全面健康的大学生。

如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在很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更新学校体育理念,充分挖掘体育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围绕体育和心理健康的大学体育的教育潜力。改革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了新台阶。

树立全面、健康的教学理念

首先,要改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教师、大学生心理实验室等教师和教育机构的任务的传统观念,树立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的新观念; 其次,高校体育教育必须本着学生全面健康的理念,将生理机能、心理情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融入到健康教育过程中。 三、学校体育改革必须尽快破除与健康理念相冲突或不协同的四大误区(体育内容竞争化、体育过程技术化、体育组织一体化) ,以及体育教育目标的标准化)。 )实现三个转变(以社会功能目的驱动的物质发展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自足和谐转变;从以“客体”为中心的外在物质强化的形象转变为以“主体”为中心的形象转变)转型)。 以中心健身为目的的优化发展转型; 从一种由意志和毅力支持的“艰苦锻炼”转变为一种文化和心理丰富的社会发展)。

大学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高度融合

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是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 这里的“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身体虚弱,而且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结合。 因此,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通过体育运动,身体能够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体育的本质功能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增强人们的体质,促进人们的社会化进程。 在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了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完美结合,实现体育课程促进大学生身心、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的和谐发展。科学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和体育技能教育并与体育活动实践有机结合。 教育过程。

通过高校体育文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体育文化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体育文化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提高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意识,充分发挥和扩大体育自我保护的特殊作用。培养,帮助学生开发心理潜能。 ,围绕认知、人格心理、心理素质、情绪和心理适应进行渗透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扰、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

体育所展现的民族精神、拼搏精神对大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辐射作用,而且其作用将是持久的。 这种正能量的传递可以通过体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来体现。 体育教学树立学生的价值观,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良好的心理状态。 通过体育教育过程,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体育运动中,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升华情操、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加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完美的状态”。 因此,增加健康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康来源于人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复杂相互作用。 大学体育教学必须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健康理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重新定位大学体育教学,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改革。

首先,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具有心理健康价值的知识内容,或补充一些相关材料,融入到运动卫生、运动保健知识和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中,通过讲座、师生交流、以及观看心理健康教育视频等教学方式,达到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目的。

其次,要对体育练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和优化。 体育实践活动(主要是大学体育课程)必须兼顾学习技能、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教育三大任务。 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要完成这三项任务,必须在教学大纲中明确。 最后,教学计划应明确这三项任务的实施形式,从实践内容、实施方法、手段应用等方面进行筛选和优化配置。

第三,原有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改革,教授更多的心理健康内容; 在具体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因材施教,教学更有针对性。 自然; 教学方法还应体现多样性和多重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在大学生体育课程设计中增加体育选修课的学时数是非常有必要的。

提高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和其他教师的心理和行为。 体育教师拥有自身健康、了解教育心理学、掌握心理咨询技巧和方法,是高校体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因此,体育教师必须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教学方法。 其次,体育教师要保持精力充沛、坚强、乐观、自信等良好的心理状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引导学生。 第三,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改革教学方法,打破僵化、死板、枯燥的教学氛围,营造快乐、和谐、自然、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氛围。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赞指出:“人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的心理发病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不平衡造成的。” 可见,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心理健康基础上的。 在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教师应以平等的眼光对待所有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师生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平等、尊重、理解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 健康)状况。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如果学生得到老师的接受和信任,他们就会享受师生关系。 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重大影响;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如果学生得到了老师的接纳和信任,学生就会享受到老师爱的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当学生得到老师的支持、关心和鼓励时,他们会发展友谊,变得充满力量和自信; 学生和老师真诚相处,交流智慧和情感。 他们会相信世界的真诚和美好,从而喜欢集体生活、社会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 这种愉快、稳定、宽松的环境,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心理,如善良、乐观、积极、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等,随后,学生将能够与学校的老师互动。 健康的心理是在关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综上所述

大学体育可以使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表达自己,并能开发自己的潜力、体验自己存在的价值; 能够正确认识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可以使大学生情绪稳定、乐观开朗,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 因此,大学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是目前任何其他教学活动所无法替代的。

卢克柱,男,1969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 现任兰州文理学院社会体育学院副院长。 199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一直负责《篮球》、《田径》、《体育竞赛组织与安排》等专业课程以及大学体育的教学和培训工作。 多年来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教材三部,研究课题获奖。 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一次。 撰写的论文荣获第二届中国中学生体育科学大会二等奖、甘肃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论文报告三等奖、甘肃省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三等奖。 报告会一等奖;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六项。

读完卢老师的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真正明白了当我们出现心理问题时如何积极应对和调整。 也感谢卢老师对我们的支持。 也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够支持我们、帮助我们。 好吧,期待我们下周精彩的文章!

兰州文理学院官方微信团队

标签: 心理 体育 健康 大学 师生

发表评论 (已有49191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