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云龙微生物与感染论坛在徐州盛大开幕

91百科网 48 0

2017年10月13日至15日,第三届云龙微生物与感染论坛在徐州隆重开幕。

盛大开幕

大会主持人、徐州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顾兵副教授首先感谢一路以来关心、支持论坛的各位同事、各界朋友,有大家的陪伴与陪伴,云龙论坛才能一步步前行、不断壮大。

顾兵副教授在总结前两届论坛特点和规模的基础上,强调了本次论坛的几个重大创新点:

国际专家登上云龙论坛的舞台;

会议形式引入了辩论比赛和精彩的论文展示;

首次启动“基层之星”项目,资助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会议、学习;

重要书籍《临床实验室结果病例解读》和英文实验室期刊《实验室与精准医学杂志》正式发布;

云龙论坛形象代言人云龙兔亮相;

云龙论坛官方网站首次上线运行使用,以上这些亮点,都是马平教授为首的盱眙医学检验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开幕式上,徐州医科大学校长郑奎阳应邀在开幕式上致辞。郑校长亲身经历了三届云龙论坛,见证了论坛的逐步壮大和影响力的提升。在称赞论坛越办越好的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期待:徐州作为国家公认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也将在经济、教育、社会文化、医疗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徐州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又是区域性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中心。在此背景下,云龙论坛的成功召开无疑将为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增光添彩。

最后郑校长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国际论坛

专家

吴俊忠

台湾阳明大学吴俊忠教授发表了题为《国际临床微生物检测新技术与应用》的精彩演讲,吴教授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血流感染的重要性、危害性,以及针对血流感染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及时性、合理性;

介绍了当前国际领先的Sepsi Test、FilmArray、GeneXpert等微生物鉴定方法和全自动快速分子诊断检测系统;

介绍了MALDI-TOF在微生物鉴定、流行病学调查、毒力及耐药基因筛选等临床应用;

对于POCT对临床实验室的影响,吴教授客观分析了POCT的优点(快速、低成本、便于携带、操作简便)和缺点(灵敏度低、假阳性、假阴性)。

吴教授的报告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国际临床微生物学领域的新技术发展与应用情况,开阔了基层检验从业人员的视野,助力我国高水平临床实验室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临床微生物学事业更好的发展。

专家

芭芭拉·齐默

美国CLSI药敏试验委员会委员Barbara L. Zimmer教授作了题为《国际细菌耐药机制与检测新进展》的报告。首先,Barbara L. Zimmer教授介绍说CLSI药敏试验组的主要工作是制定抗生素药敏试验的标准参考方法;为标准试验结果提供质控参数;建立标准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的解释标准。她以MRSA、CRE、VRE、MCR-1耐药基因为例,阐述了在检测微生物耐药和新发耐药的严峻形势下实验室面临的挑战,包括准确提供病原菌药敏试验信息;对新发耐药的担忧以及推荐/不推荐检测哪些药敏试验;实验室如何利用现有技术有效解决耐药性检测以及如何按照标准解释结果。

学科建设与发展

专家

潘诗阳

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潘世阳教授作了题为《以学术研究引领高水平专科建设》的讲座。潘教授回顾了检验医学的发展历程,强调检验医学在现代临床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重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实验室诊断标记物研究”、“利用高新生物技术开展实验室诊断新项目立项”、“实验室新技术项目与精准医疗”三个方面。他介绍了目前国内情况以及江苏省、省人民医院在国内检验医学领域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介绍新型生物标记物SP70的发现、验证及临床转化,强调了科研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

草根论坛

专家

赵旺生

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赵旺生主任在《基层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能力建设如何进行》的报告中,对比了目前国内基层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与国外微生物实验室的现状,并结合《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基本要求专家共识》,提出了如何提升基层微生物能力,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即“检测平台和技术的完善以及微生物从业人员自身的学习”。

专家

陈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陈舒主任通过案例让与会人员了解基层医院如何进行抗感染治疗。首先要确定是否有细菌感染;其次要尽早查明病原菌;第三要了解本地区常见病原菌,包括感染部位、科室细菌的分布特点;第四要了解本地区及医院细菌的耐药情况;第五要熟悉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最后要根据PK/PD理论确定给药方案。掌握以上几点,无论是细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还是查明细菌后的个体化治疗,都十分容易。

临床沟通

第三届云龙微生物与感染论坛在徐州盛大开幕 微生物 第1张

专家

苏欣

《加强临床医生与微生物实验室的沟通》,主讲人是解放军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苏欣教授。苏教授首先提到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实验室面临的新挑战,他将其概括为病原菌种类更广、罕见病原菌感染增多、细菌耐药性增加等。面对新的挑战,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实验室医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惑。为了解决困惑,苏教授认为,这需要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实验室的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具体做法包括:

加强学习,规范行为:临床医生应能区分定植菌和感染菌,能正确采集和运送标本,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应能正确检测标本;

加强临床与实验室交流:包括定期召开临床与微生物实验室交流会,及时沟通具体病例;

无缝对接利用快速现场评估(ROSE)系统,实现临床与微生物检测的无缝对接。

专家

刘根彦

《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主讲人为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刘根彦教授。刘教授认为,微生物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应该是“全过程、多渠道”的,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应包括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全过程,沟通渠道包括书面沟通、电话沟通、面对面沟通和信息沟通等。刘教授详细讲解了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分析的重点和方法,并在最后进行了总结。他提出,作为微生物检验科,我们要服务临床、对患者负责,本着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初衷,以科学、规范、可信、可靠的原则,多渠道与临床沟通,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再学习!

专家

冯学兵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冯学兵教授带来了该专题的第三次报告,题为《从临床医生角度看免疫检查的要求》。冯教授首先讲到几则关于明星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闻报道,引发了大家的听课兴趣。随后,冯教授介绍了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血管炎等,最后总结道: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风湿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预后,但往往受制于不典型的疾病表现;免疫检查对于上述目标的实现必不可少;临床上迫切需要能够帮助判断疾病各方面(发病、活动、肝损伤、感染和死亡等)的生物标志物,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专家

李永哲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李永哲教授作了第四次报告,题为《从检验角度如何加强免疫学检测与临床沟通》。报告一开始,李教授首先提到“质量是检验医学的生命”,强调了检测质量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报告中,李教授为大家展示了各类免疫学检测在各类疾病的诊断、病情、疗效及预后监测中的应用,并结合具体病例讲解了免疫学检测结果的临床解读与应用,让大家对免疫学检测有了全新的认识。

专家

沈波

沈波医生来自江苏省肿瘤医院,他的报告题目是《从临床角度看分子检测》,沈医生结合自己的专业,重点介绍了肺癌的分子检测。报告主要内容分为肺癌的分子检测、肺癌分子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肺癌临床分子检测的未来探索三个方面。沈医生在报告中指出,不同的肺癌病理类型,基因突变率不同,分子分析促进了人们对肺癌认识和治疗的转变,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通量测序(NGS)成本的快速下降。沈医生认为,肺癌分子检测的发展,使临床医生对肺癌患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精准找到受益人群,精准用药。

专家

王旭东

王旭东医生来自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检验中心,他作了本次专题的最后一个报告,题为《分子检测与临床沟通》。王医生首先提到,在分子检测中,我们“有时可以预测,经常检测,总是沟通”,引起了会场专家和同事们的共鸣。王医生在报告中强调了分子检测对于临床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病例,与大家分享了分子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并表示分子检测与临床沟通贯穿了整个检测过程。

临床研究

专家

赵薇

在专家报告环节,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赵伟教授作了《如何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质量》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其数篇SCI指数高达13分的论文、100%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率让人肃然起敬。随后他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要点和申办的核心问题:科学问题+预实验结果+研究基础。他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从教材、初步实验、临床发现等方面进行选题,并分析了申办各个环节应该展现的内容或应该避免的问题。精彩的讲解让那些还处于“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难如登天,难如登天”阶段的科研人员顿时感到“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专家

顾兵

云龙微生物与感染论坛创始人顾兵博士像“保姆”一样,给每一位学员讲解如何写SCI论文。从论文研究框架的设计构思,到论文结构中的每一种写作形式和技巧,到投稿和阅读的期刊选择,到网投的注册、审稿周期、如何与期刊编辑斗法,顾兵博士都一一讲解。如此“授人以渔”的讲座,让所有学员都感觉成功发表SCI论文指日可待!

优秀论文

为不断加强科研人员间的学术交流,积极促进国内外最前沿科研成果的相互学习,本研究分会特开展“优秀论文报告与评选”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12名科研人员用精彩的演讲、生动的PPT充分展示了各自最新的科研成果。周梦兰、胡仁静荣获本次活动一等奖,张海芳、韩东升、徐娜娜荣获二等奖,陈育新、孔长生、韩悦荣获三等奖。

青年论坛

在青年学者“头脑风暴”交流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控制青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晓东、江苏省免疫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委张光波、江苏省医学会检查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建将带领大家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会。有各种学术工作、基层培训、出版专著、开会等引起的飓风,也有团队协作、交叉进步、协同共赢、饮酒谈天等引起的微风……每一阵微风都让人或目瞪口呆,或如沐春风。在这样的感悟中,第三届云龙微生物与感染论坛临床研究分会也圆满落下帷幕。期待明天其他分会场有更多精彩!

国内首秀

主编携带英文期刊Journal of Laboratory and Precision Medicine以及书​​籍《临床实验室结果病例分析》亮相论坛,为与会专家学者奉献了一场思想激烈碰撞的学术盛宴。

文章由【云龙论坛报道组】首发推荐,并已获得转载及编辑授权。

标签: 微生物

发表评论 (已有38961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