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总体情况如何? 跟着小编来听听田惠生导演的介绍——
一、修订的主要背景
一、中央作出新部署。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艺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改革发展要做到“九个坚持”、“六个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中央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义务教育“双减”工作作出决策部署,要求强化课堂和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必须进行改革。
2.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新的在线媒体正在迅速流行。 人工智能方兴未艾。 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在不断变化。 不同的价值观相互碰撞。 儿童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路。 挑战。 2011年,我国实现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对教育的需求已经从“学会学习”转向“学好”。 要进一步明确“培养谁、如何培养、为谁培养”,优化学校教育蓝图。 针对COVID-19疫情的影响,需要加强在线学习等方面的课程支持和指导。 这些都要求需要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
3、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各项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例如,学校阶段之间的纵向有机联系不够,课程标准缺乏对“学到什么程度”的具体规定,教师对教学深度和广度的认识缺乏科学依据,课程实施要求不够明确。 这些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 同时,现行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课程标准已分别实施20年和10多年。 根据课程改革的常规要求,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二、修改的主要思路
1. 保持目标导向。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领会和把握中央对教育改革的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系统安排重大主题教育,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起来,全面落实新人的理想、能力、责任时代的。 培养要求,增强课程的思想性。
2、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梳理分析课程改革中的难点和问题,明确修订的重点和任务,着力有效应对实际问题。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化整合设置,促进学习阶段衔接,提高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优化课程,细化学科教育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坚持创新导向。 进一步深化改革,既要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又要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新成果,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中国特色,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课程设置,引导教育方式转变,着力培养学生核心能力。 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的当代性。
三、修改主要流程
经历了团队组建、总体设计、研究论证、组织修改、测试、征求意见的过程。
一是组建团队,成立由两院院士、学科专家、学科教育专家、骨干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等近300人组成的修订小组,承担修订任务。
二是总体设计,包括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规划和指导,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治等重大主题教育。 、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
三是开展研究论证,对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课程内容结构等开展基础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深入研究掌握国内外课程改革新动向。
四是组织修订,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按照先修课程计划、重修课程标准的顺序进行,逐项、分段推进修订工作。
五是开展测试,组织浙江、河南、甘肃等15个省份近6万名学生进行课程标准测试,并根据结果进行修订。
六是征求意见。 广泛征求省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学者、一线校长、教师、教学科研人员等各方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及其专家委员会审定了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语文等16项课程标准。
4. 修订主要变化
1.关于课程计划。
一是完善了培训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要求。 结合义务教育的性质和课程定位,从理想、技能、责任三个方面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课程设置。 将小学原有的道德与生活、道德与社会、初中原有的思想品德融入“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 改革艺术课程,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合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开设; 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升至一年级; 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技术及其占用的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分离出来。
三是细化实施要求。 增加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和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学和科研提出具体要求; 完善实施机制,强化监测督导要求。
2.关于课程标准。
一是各项课程标准立足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能力,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律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课程内容结构。 根据核心素养要求,选取重要概念、学科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 涉及同一内容和主题的不同学科,应当根据各自的性质和教育价值,统筹规划、分工协调。 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互联互通,促进课程全面实施,强化实践要求。
三是制定学术质量标准。 基于核心能力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全面描绘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学业成绩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指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是加强引导。 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细化评价和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教学和评价案例,只是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强化“如何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有效。
五是学术阶段衔接加强。 注重“幼小衔接”,根据学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根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和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先进性。 了解高中生的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五、发布后主要工作安排
一是组织国家级示范培训,提供培训资源,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新修订义务教育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
二是加强课程实施体系建设。 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课程实施办法。 各省份要提出学校规划课程实施工作要求。
三是全面启动相关教材修订工作,为学校教学提供有效支撑。
四是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创新实践。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审查和审查情况如何? 跟着小编来听听张国华导演的介绍——
为保证义务教育课程修订质量和水平,提升课程教育价值,根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工作安排,国家教材委员会及其专家委员会对16个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语文课程进行了审查。 2021年4月至12月,该标准经过了一系列的审查和审核,并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评审原则
一是严格管控思想政治问题。 加强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审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国家安全、生命安全健康等教育要求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思想安全。
二是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全面审视课程修订体现的改革方向,落实全面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素养为本、强化综合性、突出实践、减负提高质量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中。
三是坚持以审促修。 加强对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修订过程的指导,在重要工作环节和时间节点审核阶段性成果,及时反馈,加强审核专家与修订专家的交流讨论,共同提高修订质量。
2.审核及审核流程
一是开展预审和正式评议。 为保证修订质量,加强专业把控,2021年4月至8月,组织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课程计划、语文等16项课程标准进行预审和正式审查。 在加强方向引领的同时,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治国理政等重大主题教育课程要求,开展专项回顾检查。法律、国家安全、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是开展专项核查。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结束后,组织各审议组对六中全会公报和决议进行深入学习领会,并进行了专题核查落实会议精神,对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相关修改。
三是审核通过。 2021年12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语文等16项课程标准。
3.审查和审查结论
审议审议认为,本次修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了总体设计。系统完善义务教育课程。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课程标准,深化了课程改革,强化了课程的教育功能。 其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更加系统明确,体现国家意志。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课程改革优秀传统,在教育目标设计中充分体现中国特色。 例如,课程规划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描绘时代新人肖像,从理想、能力、责任三个方面系统构建“五育”目标体系。 语文课程把“文化自信”作为学生应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历史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二)一体化课程设计理念进一步强化。 以核心能力为导向,推进课程内容结构化,全面提高课程的系统性。 思想政治课坚持“大中小学校思政课一体化”的理念,强化了伟大党的建设精神、伟大反腐思想等重大主题教育的课程要求。疫情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地理课程构建了以人类在地球上的家园为主线、以认识世界和地区为知识基础、以地理实践和地理工具贯穿其中的内容框架。 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在目标和内容结构上注重纵向衔接、横向配合,加强共同素养培养。
(三)创新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凸显。 各课程标准借鉴历次课程修订经验,以核心能力为基础提出课程目标,以主题、项目或活动来组织课程内容,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带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刻变革。 劳动课程以劳动精神为指导,注重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素质。 他们进一步强调让学生去实践、流汗、锻炼意志、磨砺意志。 数学课程提出“用数学视角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并通过学科实践实现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四)课程实施指导进一步加强。 为增强可操作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从课程内容设计、学术质量标准制定、丰富案例、条件保障等方面细化和强化,力求易用、有效。 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学校建设信息技术实验室的重要性,为学生学习提供场地、硬件、软件、材料、工具等支持和保障。 体育与健康课程主张在应用情境中评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学习训练活动来提高素养。 外语课程充分发挥教学提示作用,挖掘单元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活动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 艺术类课程增加了基于核心能力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过程评价方法,注重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的多样化,引导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如何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课程标准?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课程标准,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描绘了未来学校教育的蓝图,完善了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考试评价、课程实施等方面,充分考虑了我国东、中学校的要求。 西部地区不同地区的差异有利于指导各地、各学校深化义务教育改革。 北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扎实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确保新课程落地生根。 通过市级种子教师培训、区级重点培训、校级全员培训,实现了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学校干部、教师全覆盖。 建立大型人工智能教研平台,通过视频直播、远程协作、线上线下混合教研方式,实现高质量教研全覆盖。 以网络课堂为纽带,连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区校资源平台,多渠道汇聚优质课程。
二是加强统筹谋划,推动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 加强垂直学校阶段的有机衔接,坚持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付费注重小学与小学的衔接,合理安排不同学阶段的内容,体现连续性和先进性。 加强跨学科的有效协调,每门课程利用不少于10%的课堂时间开展综合性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课内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统筹规划课后服务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引领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市级制定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落实基本教学要求、基本规范、基本程序;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加强教育督导,包括学科实践和课程作业负担的督导; 落实“双减”要求,积极运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基础信息、优质资源和个性化指导; 有效加强作业评价,形成个性化评价结果,帮助教师准确诊断自己的学业状况。
着力提升学校实践转化能力
(国家中学校长刘克勤,北京中关村三校原校长)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课程标准,明确了国家层面的教育目标,校准了改革方向,优化了课程内容和组织呈现,是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再动员、再部署的纲领性文件。教育。 学校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重点改革课程内容、教与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领域,提升学校实践转化能力。
一是强化国家课程校本行动。 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家课程规划和课程标准以及省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全面分析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经验和问题,分析学校独特的资源条件,研究制定制定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方案。 实践体系进一步细化课程设置和学科教育目标。
二是扎实推进教育方式改革。 比如,针对各学科各行其事,不能形成育人合力的问题,学校应特别注意结合本次增加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建立相应的课程开发机制,引导教师突破学科界限,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和研究。 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过程的价值感、意义感和兴趣。
三是开辟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径。 树立课程改革走到哪里,学校管理层就支持的管理理念,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教师教学改革创造空间。 通过开展高质量的日常教学和研究来协助教师的专业发展。 要摆脱传统的“大爆炸式”听讲训练和“打卡式”教研的路径依赖。 围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制定课程标准的阶段性学习实践主题。 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引导作用,引导教师走出“课本、考试、分数”的小世界,从更广阔的视野研究新的教与学方法,建立满足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并找到扎根的途径。 中华大地、面向未来的学校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语文等16项课程标准(2022年版)。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明确了“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有理想、有本领、有责任”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各课程围绕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明确纳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重点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课程进一步优化,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儿园与小学、小学与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 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完善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注重学科内知识的关联性和学科间的关联性。 结合课程内容,基于核心能力发展水平,提出学术质量标准,指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增加学术要求、教学技巧、评价案例等,强化指导。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描绘育人蓝图,增强思想性,系统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增强科学性,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现实的联系; 增强时代性,着力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和科技进步新成就; 增强整体性,注重学习科室之间的纵向联系和学科之间的横向合作,加强指导和课程实施指导,确保易用、有效。 为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政府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必修课有效实施。教育课程。
教育部关于印发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2022年版)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语文等16项课程标准印发给你们,2022年秋季学期实施。
各地要统筹兼顾、系统推进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 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强化课程改革理念和改革总体要求,实现校长、教师、教师全覆盖。教学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 加强课程实施管理和指导,制定省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报送教育部,明确学校课程实施工作要求。 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质量。 强化条件保障,确保课程有效实施。
教育部
2022 年 3 月 25 日
我们来看看《义务教育课程规划(2022年版)》——
*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