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聊天,我问他,你是一个自律的人吗?
他说,我自律性很强,好吗? 如果一直坚持不自律,是不是不够自律呢?
我对他翻了个白眼。
进入大学后,我发现自己有一种特殊的能力。 期末考试前一周我可以连续高效地学习12个小时。
但这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就在考试前一周,我的作息时间非常有规律。 我早起晚睡,效率还蛮高的。
期末考试结束,进入假期,我又回到了比较懒惰的状态。 我制定了一个时间表,提醒自己保持以前的自律,但我已经做不到了。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为什么期末考试前学习效率最高、学习效果最好、最显着?
我最初的想法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后来我发现,那是因为我有一个目标。
只要目标明确、具体、及时、可行,就能督促我们完成。 所以其实过程是枯燥的、艰难的,但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在目标上,注重结果,忽略过程。 这才是正确的心态。
志、言为根本,修身为先。
但个人实行自律并不容易。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自律的两个技巧,包括心态和习惯的调整。
第一点就是我刚才提到的,目标。 我们知道有目标对于练习自律的重要性,但是设定目标不仅仅是简单地说我要做什么,它还涉及到一些技巧。
两个技能。 首先,学会把一个比较宏大的事情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阶段和目标。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一个心理,那就是需要及时得到满足,及时看到自己努力的反馈。 因为只有及时反馈带来的自我认可和心理满足才能激励我们继续做某事。
以王者荣耀为例。 人们之所以容易沉迷其中,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永恒的钻石和最强的王者,更重要的是实现小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比如推塔。 推塔不是一个小阶段目标吗? 通过将这些小成就叠加成大成就,这款游戏抓住了我们人类的心理。 这是他设计的成功之处之一。
我们需要一种成就感,一种肉眼可见、能够清晰感受到的获得感。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与看书相比,看抖音或者短视频哪个更容易? 这也适合所有年龄段。 相比之下,读书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要坚持下去并不容易。
为什么? 因为短视频能给人带来兴奋感和获得感,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感觉是及时的,我们可以很快从中得到反馈。
但看书就不一样了。 当然,如果你花几天、几周、几个月的时间读一本《易经》。 毫无疑问,这种获得感是相当巨大的,但这就是最终的结果,那过程呢? 这些天、周、月我们是怎样度过的? 阅读过程中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刺激和反馈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而且刺激的频率也绝对没有抖音那么高。 种子来得很快。
所以这个现象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会把一个比较大的事情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例如,记忆英语单词。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假设。 假设这本词汇书有300页,我们有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
现在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计划是考前背这本书,简单粗暴;
第二个计划是第一个月背完前100页,两个月背完200页,三个月背完300页。
同学们,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好,哪种方案在实践中会更有效?
毫无疑问,这是第二种选择。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分阶段和具体化我们的进展,我们需要能够在行走时随时看到路标。
第二点是一次只设定一个目标。
很多人喝了鸡汤、注入了鸡血之后,就胸怀大志,笔记本上写满了计划。
我想说的是,不要一下子把自己填满。 这不是自律,而是自虐。 而且,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 如果精力太分散,可能就很难做好每件事。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进行了一项实验,找来了67名参与者。 他们已经至少3个小时没有进食了,并要求他们走进一个房间。 每个人面前都有两个碗,其中盛满了食物。 它们是新鲜出炉的巧克力饼干,另一个碗里装的是萝卜,就是萝卜。
一半的参与者被告知不要吃饼干,只能吃胡萝卜。
另一半则可以吃饼干。
吃完后,让他们完成一个拼图。 事实上,这个谜题永远无法完成,所有参与者最终都会放弃。
但不同的是,那些被告知只能吃胡萝卜的人平均在八分钟后就放弃了。
那些以前能吃饼干的人平均放弃了19分钟,是原来时间的两倍多。
实验结束后,我们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里有句话——意志力是看不见的,但意志力也算消耗品。
专家的解释是这样的:先吃胡萝卜的人必须用意志力来克服自己的欲望,用意志力不让自己吃饼干。 当谜题出现的时候,他的意志力已经耗尽了。 。 至于能吃饼干的那群人,并没有丧失意志力,所以他们在拼图上坚持的时间更长。
这次实验之后,他们又进行了很多类似的实验,最后得出了一个概念——Ego Depletion,中文意思是“自我损耗”。
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就像人的体力一样。 如果用的太多,自然就会被消耗掉,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比如,在快节奏、高压的工作中,有些人会因为一整天工作的压力下,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克制自己,抵制美味,所以会放纵饮食。 这最终导致了我们经常有的习惯。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劳累过度,发胖”。
回到主题,不要让自己太充实。 为什么锥子可以在木板上戳洞? 为什么我们缝衣服要用针而不是铁棒? 只因为你可以将力量集中在一点上。
同样的,这段时间,我坚持早睡早起,并重点关注这一点。 当这成为一种习惯后,我会制定下一阶段每周跑十公里的计划。 因为我们知道,当一件事成为一种习惯,当我们再做一次的时候,我们就顺其自然,不再需要毅力来支撑,那么我们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远离诱惑。
如果我们想早睡早起,那么我们应该在睡觉前把手机放在床底下,而不是随身携带; 如果我们现在想背单词,那么我们应该暂时关闭手机; 如果我们想减肥,那么我们应该避开农历新年。 尝试改变你的环境,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更容易做。
而且这个环境必须你自己主动去改变。
当我们纠结一会闲下来是学习还是玩游戏的时候,自律的人已经把游戏卸载了;
当学习时手机屏幕亮起,当你在纠结要不要看消息时,自律的人已经在学习时关掉手机了;
当我们在争论下课后去跑步还是锻炼身体时,自律的人们已经在前一天准备好了运动服和运动鞋,放学后就直接去了。
撒贝宁在一档节目中表示,孙悟空很强大,但他需要依靠严密的咒语来控制自己的一些冲动和邪恶的念头。 那么,对于孙悟空来说,紧咒就是一种“他律”。
谁是真正先进的自律者? 是唐僧。
唐僧要经历什么样的痛苦,要解决什么问题,不需要别人来催促他。 他自己的目标在他心里非常明确,就在那里。 这才是真正的高级自律。
稻绳盛夫曾写道:人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自燃型,指悟性高,能自己明白道理的人;第三种是自燃型,指悟性高的人,能自己明白道理的人。 第二种是易燃型,需要别人开导。 转化、感染、教育才能提高、改变自己; 第三种是不燃型,也就是所谓的朽木不能雕。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唐僧应该属于自燃型。
当然,我们普通人一开始就得靠他律来规范自己,这也没关系。 因为我们的一生就是一场修行,所以我们应该慢慢地去做,一点一点地提高。 当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真正养成习惯时,那就是更高层次的自律了。
熬夜和吃高糖食物的短暂快感确实会让人上瘾。 但对于无法控制自己什么时间睡觉的人来说,想要控制自己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又怎么能控制自己的命运呢? 所以有时候,问题不是能不能,而是愿不愿意。 只要你想,你就可以。
最后,我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当我们把自己交给神时,不要告诉神风暴有多大,而要告诉风暴你的神有多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