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改革中物理科目报考人数下降的问题持续引发社会关注。 图为2017年6月8日,浙江省义乌市,义乌四中考点,考生做完最后一门考试走出考场。视觉中国 资料图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10月19日表示,过去的五年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五年。 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今年上海、浙江等地已经开展试点,并被评价为成功。 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今年,又有四个省份启动试点。 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将全面建立。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新高考改革时,需要高度重视陈宝生部长所说的“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目前,浙江、上海两地都存在高考物理考生人数下降的争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据报道,针对浙江省高考物理考试人数下降的问题,浙江省教育考试局表示,正在研究完善学业考试选拔办法。 针对部分学生家长“给物理科目成绩考试成绩加分”的呼声,上海市教育考试机构负责人在10月18日举行的“2017年考试评价国际研讨会”上回应称, 19日表示,这样做明显违反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 在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应避免急于评估情况或盲目修补,否则可能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从上述回应中可以看出,浙江和上海的教育和考试部门已经注意到高考物理科目的问题,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处理方案。 上海教育考试局的回应针对的是调整建议给物理学科等级考试加分,以及高考改革措施本身的延续性(任何调整都会带来新的利益调整,改革应该是稳定的) 。
上述高考物理选修科目学生数量下降的问题,需要理性评估,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改善。 这不仅对上海、浙江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其他省份在推进高考改革时有更加完善的顶层设计。 不能允许上海、浙江已经出现的问题在其他省市继续出现:对上海、浙江来说,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修改相关措施,确实存在“打补丁”的问题,会造成新的难以预料的后果; 而其他省市,在刚启动改革时,都是根据浙江、上海发现的问题,设计了自己的高考改革方案。 这是对高考改革负责任的态度。
选择物理科目的学生确实越来越少
从浙江、上海高考改革的实践来看,报考大学时选择物理科目在选科上具有优势。
根据浙江各高校提出的选科要求,选择物理科目的学生可报考浙江高考91%的大学专业。 在上海,如果选择综合评价批次中的物理学科(复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外、华立、东华大学、上海大学),即可申请所有专业; 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同济五所大学122个专业中的120个可以报考。
本来,基于这个选科优势,更多的学生会选择物理。 但从浙江、上海高考学生选拔情况来看,2017届选择物理的学生较少。 在浙江,选择物理科目的学生正在逐渐减少。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高考,浙江省共有考生29.13万人(其中普通高考报名25.01万人)。 在最后三门学科的评选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三选一),相关学科排名如下: 1、生物 125,300(50%); 2.化学125,000(50%); 3.地理119,500(47.79%); 4.历史108,800(43%); 5.政治10万(40%); 6.物理89,500(35.78%); 7. 技术 72,000 (29.2%)。 也就是说,新高考中,只有8.9万人参加了物理考试,仅占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36%。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5万名高考考生中,相关科目报考人数如下:政治14834人、历史20151人、地理29628人、物理19218人、物理22314人。化学为 24,175,生物学为 24,175。 人们。 可以看到,物理也排名第五,低于地理、生物、化学、历史科目的报考人数。
令人担忧的是,下一届考生和家长的选科正受到上一届学生选科以及各种复杂舆论和情绪的影响。 由于担心参加物理考试的学生人数下降,获得高分的学生较少(浙江和上海都是根据考生的百分位来评分。上海的等级考试有11个等级。排名前5%的学生各科A+,得70分,前6%~15%得A,得67分;浙江等级考试有21个等级,各科前1%得100分。分,前2%~3%为2级,得97分),另外,成绩高的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选择物理,所以选择物理科目获得的成绩可能会低于选修其他科目,考生和家长会考虑放弃物理。
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上海四所著名高中的学生都选择物理,而其他学校的学生不选择物理,那么这四所高中的学生只有5%的学生能够获得物理A+的成绩。 而如果上海所有的学生都报考某个科目,有可能四所名校的学生都会获得A+的成绩。 虽然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但当某个学科的报考人数较少时,就会因为复杂的情绪而陷入恶性循环。
不久前,浙江的考生和家长因为网上申请数据来源不明而变得十分焦虑。 网帖称:“全省2016级高二班考生共有30万人报名参加11月考试。其中,参加物理考试的考生人数由此前的7万人大幅下降至8万人至1.2万人。 ”。 虽然浙江省教育考试局立即辟谣,但家长和考生选科的焦虑情绪却难以消除。 对于那些准备报考名牌大学理工科专业并选择物理的学生来说,他们担心由于参加物理考试的人数减少,成绩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升学。最终获得较高的总分,因此他们会放弃物理。 这将进一步加大名校招收物理专业学生的难度。
从浙江高中选科情况来看,选择物理的学生数量持续下降。 例如,某重点高中,2017年有50.8%的学生选修物理科目,2018年为49.60%,2019年仅为36.5%。相应地,2017年有4.8%的学生选修技术科目,2018年为10.3%, 2019年达到37.2%。
您如何评价物理科目学生人数的减少?
目前,关于新高考物理科目考生太少的问题存在争议。
首先,选修物理科目的考生越来越少是不是一个问题? 有人认为,新高考改革实施后,选择物理科目的学生数量有所减少,问题并不严重。 一方面,过去要求学生选文科或理科。 科学科目必须全部选修物理、化学和生物。 学生没有更多的选择。 现在他们可以独立选择。 很少有学生选择物理,这相当于排除了那些对物理没有兴趣的学生,并且将来不需要物理继续学习的学生将被过滤掉。 其余的是对物理感兴趣并可以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中使用物理的学生。 另一方面,对物理的特别关注是否意味着物理科目比其他科目更重要? 有什么好的论据可以证明物理学比化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或政治更重要吗? 仅增加物理科目的分数,对选择其他科目的学生是否不公平?
其次,如果报考人数持续下降,是否最终会导致物理学“放弃”的现象? 对此,比较乐观的人认为,真正喜欢物理并且在物理方面有优势的学生不可能放弃参加物理考试,更何况一些名校的理工科专业明确要求物理。 考生在选择科目时,既要关注自己的高考成绩,也要考虑自己的升学选择。 甚至有人质疑,不参加物理考试而选择其他科目的学生是否就一定能够取得更高的成绩,获得更高的总分呢? 另外,如果考生从游戏的角度来考虑是否选物理,那么最终会达到一种平衡,因为物理考生的数量不能继续下降,导致最终没有人被选中。
笔者认为,选修物理科目的学生相对较少,而且还在持续减少。 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虽然从高校提出的选科要求来看,物理学科“吃香”; 从申请大学和专业来看,物理学科已经具备优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但参加物理考试的学生很少,需要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认真对待。
其次,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育实践来看,除了语文、数学这些共同的基础科目外,物理和历史是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相对重要的两门学科。 2008年,江苏实施“3+2”新高考改革。 前3个是语文和数学之外的3门科目,后2个是文科生,必须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一门历史。 从其他五门科目中选择一门; 理科学生必须选择一门科目,物理,然后从其他五门科目中选择一门。 当时的这个设计主要是为了给学生选择科目的权利,但同时由于物理和历史科目相对重要,所以有一个特殊的要求,那就是必须要物理或历史。
有些人质疑对物理的特别关注,这对其他学科是不公平或歧视的。 那么,为什么需要测试语文和数学科目呢? 外语科目不是一直有争议吗? 为什么外语不是选修科目? 既然有统一规定的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就没有必要提出不同科目的公平问题。 如果更多的人认为一门或多门学科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更重要,那么在设计系统时就应该考虑与该学科相关的问题。
第三,从上海和浙江高分学生的科目选择来看,高分学生选择物理的比例很大。 在上海,570分及以上(满分660分)的考生中有85%选择了物理。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选择物理就“不会吃亏”。 相反,会增加高分学生的焦虑:如果不选择物理,总分会不会更高(总分高的学生物理成绩不一定会更高)。 高,因此更不利)? 如果总体上选修物理的学生较少,那么优秀的学生取得高分是否会更困难? 也会让中低年级的学生因为无法与实力更强的学生“竞争”而选择放弃物理。 从物理专业学生整体成绩分布来看,确实是这样的:高分学生选物理的比例很高。 随着分数的下降,学物理的学生越来越少。
因此,新高考物理科目的选择需要高度重视。 在分析数据的同时,要广泛听取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科专家的意见,设计更加合理的选科和考试方案。 对于上海和浙江来说,这可以说是“东拼西凑”。 对于其他省市来说,是更加科学的高考改革顶层设计。 毕竟,在启动高考改革时,我们不能照搬其他地方已经试点的问题解决方案而不做调整。 相反,我们应该提前计划、预测并找到避免可能出现问题的方法。
高考改革方案如何调整解决物理选科问题?
关于物理学科的选择,有三个调整和改革的思路。
首先,在现行选科制度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物理、历史科目的等级和分数比例。 这种做法与一些家长提出的建议是一致的,即“如果某科报考人数低于一定数量,仍然按照这个数字来评分(比如定了9万人,但实际人数是多少)”。考生人数只有7万人),但仍然按照9万人及相应的年级比例划定等级并打分)”有所不同,但调整了打分比例。 例如,在上海,原来每科A+的比例是5%。 根据科目的重要性,物理和历史A+的比例可以提高到7%; 浙江原一级比例为1%,二级比例为2%,可分别提高0.5个百分点。 这不涉及学生选科的公平公正问题。 如果学生选科前就告知各科的年级比例,那么学生就可以按照政策选科,这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 相反,用选修科目的分母来保证学生选择某一科目的利益,是不公平的。
二是改革选修科目设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3门及以上选修科目。 完成选拔后,他们可以自主确定用哪三项成绩参加高考,并填写申请表。 目前的高考改革方案是,学生先选三门选修科目,然后按照选修安排参加考试。 这种做法会带来学校和学生选科的功利问题,即:学校会先考虑如何在三门选修课上取得高分,然后再要求学生选科; 学生也会不顾自己的兴趣,盲目选择科目。 。 如果允许学生参加全部6(或7)个选修科目(考试数量限于1个),则想要参加高考的学生必须至少选择3个科目。 考试完成后,他们可以决定使用哪 3 个科目。 这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避免选科功利问题,有利于实现教学、招生、考试分离。
例如,按照目前的选考计划,学生必须选好科目。 一旦选定,就很难修改; 如果6个科目都能考,那么考试结束后,考生可以根据年级和大学申请要求选择科目。 选择,然后选择主题。 这样,选科的焦虑就会减少。 这样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多个科目。 如果不想选多科,可以只选原来的3科。 如果他们想更多地学习、选修更多科目,可以按照选课安排进行。 研究您选择的科目。 高中实施三门选修课结合的打包教学有一定难度,需要推动选课和班级。
三是推进大学招生与培养改革,调整大学专业招生选科要求。 在浙江和上海的新高考招生中,大学专业提出的学科要求缺乏充分的依据。 一些大学为了吸引学生报考,提高录取分数线,提出“科目不限”的要求,或者要求三门科目(满足其中一门即可填写)。 因此,学生虽然选择申请物理,会帮助他们申请更广泛的专业,但如果不选择物理,就会被限制申请很少的专业(因为其他学科只要满足条件也可以申请)的要求),这不仅会鼓励考生做出投机性的选择,也会影响大学的办学。 据了解,有的大学在招生时并不要求物理科目(一门物理)。 结果,他们招收了很多不选择物理的学生。 对于这些学生,大学必须开设专门的高中学习中心,帮助这些学生补足初中物理。
为了配合高考改革,引导中学生合理选科,高校需要规范专业选科要求。 具体思路有两个:一是统一规定大学招生只有三类科目选择要求,一类是物理,一类是历史,第一类科目没有限制; 其次,每所大学提出了三个学科组的要求,考生必须满足其中两个学科的要求才能申请。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高考选科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高考总分录取模式。 因此,学生选择科目时主要关注的是成绩和分数,而不是自己的兴趣和长期学习。 发展计划。 高考改革中,要真正扩大学生选科权利,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学业发展规划选择考试科目。 还需要在学科改革的基础上推进招生制度改革,真正实现大学与学生的关系。 双向选择。 这是高考改革的关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