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研人数下降与分流因素有关,到底是为什么?

91百科网 12 0

经过连续八年的增长,“考研热潮”如今已经开始降温:与很多人的预期相反,2024年全国硕士报考人数仅为438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36万人。 2015年至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从164.9万人增加到474万人。 今年是考研报考人数在连续八年增长后首次出现下降。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转折: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人,预计2024年将达到1179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 据说,考研大军的潜在基数更大,但选择考研的人数却减少了近十分之一。 为什么是这样? 12月6日至7日,山西晚报记者进行采访了解详情。

考研人数下降与分流因素有关

记者走访发现,考研人数下降与高校保送研究生比例增加、出国读研、参加公考等分流因素有关。

“保送免考”的全称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也俗称“保读研究生”。 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和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推荐免试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加。 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2024年保送招生名单显示,计划招生共3909人,其中保送硕士生2570人,直博生1339人,比2024年共多招收375人。 2023年,增长率达到10.61%; 上海理工大学2023年推荐免试研究生245人,2024年推荐免试研究生280人,增加35人。

来自太原的小伙子刘岩目前就读于辽宁一所211大学。 他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我已经获得了本校的免试资格,我们班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获得了本校或其他学校的免试资格。” 刘岩 本科专业为金融相关专业。 进入大学后,他早早为毕业后的未来做好了规划,并在学业成绩、实践经验等方面努力,最终获得了985大学免试资格。 “三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刘岩说。 “与考场上的‘颤抖’相比,我认为获得研究生资格就是时刻做最好的自己。”

出国攻读研究生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2022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显示,2021/22学年,共有290,086名中国大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其中研究生123,182人,占比42.46%。 研究生人数同比增长3.64%。 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数据显示,2021/22学年,中国大陆在英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为151,690人,其中研究生88,755人,占比58.51%。 研究生数量同比增长6.01%。

山西大学2024届毕业生王宇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他收到了英国一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如果在国内考研,硕士一般要三年,即使是专业硕士,也至少需要两年,而海外硕士最短也只有一年。毕业后,你欢迎进入职场或参加选拔考试。”

面对激烈的考研竞争,很多同学的心态更加理性、现实。 在“宇宙的尽头就是考研”等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选择放弃考研,专注于获得就业机会。 据统计,2024年国考热度不减,共有303.3万人报考并通过考试,较2023年增加43.53万人,增长16.76%。

考研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找工作

2024年考研人数下降与分流因素有关,到底是为什么? 考研 就业 人数 毕业 高校 第1张

“实习期间,我询问了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发现我问的第一个问题都是‘第一学历’,有些职位还明确标明必须是‘双一流’大学。 ” 大学毕业生张琪无奈地说,“虽然很多岗位都以‘本科学历’作为筛选标准,但考上研究生的,至少能满足‘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就业要求。” 在她看来,硕士学位是找工作的最佳途径。 成为“好工作”的垫脚石。 没有这个垫脚石,你可能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为了摆脱“第一学历”的束缚,很多像张琪这样的“双非”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就是通过考研提升学历,试图弥合差距。 考研是他们最后的选择。

为了认真准备考试,张琪在校外租了一套单身公寓。 “对我来说,考研最难的就是和学校宽松的学习氛围作斗争。而且,我睡眠不好,呆在宿舍里会影响休息。” 搬进公寓后,她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 “我觉得考研是一场个人的战斗,在没有路灯的夜路上独自摸索。” 谈及未来,她一脸担忧,“考研是一场个人战”。 即使是研究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还要继续参加公考。 这条独立之路似乎没有尽头。”

“即使你考上了研究生,你的求职是否会受到你的第一个学位的影响也是未知数。相对而言,参加公考时对第一个学位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而且在该系统让人们感到更加安全。” 同样毕业于“双非”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徐杰放弃了考研,转而选择参加公考。 在她看来,考研一年只有一次,只能报考一所学校。 公考每年有国考、省考、选拔、职业考试等多项考试,选拔和录取的机会较多。

“我不擅长科研,对我来说,考研或者考编辑都是为了更好的就业。现在就业竞争激烈,拿到硕士学位需要三年,可能“没有比大学毕业后开始积累工作经验更划算的了。”徐杰学的是传媒专业。 她目前在一家媒体公司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公考。 “媒体工作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首先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然后赚钱养活自己。” 他说,“公务员考试不可能一次性通过,我打算‘每次都考’,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一系列助力就业利好政策

从结果来看,考研报名人数在连续八年增长后首次下降,反映出社会对研究生资格的认识日益理性。 很多人意识到考研不适合自己。 考研需要时间和经济成本。 在权衡利弊之后,他们选择优先就业。

事实证明,“纸质”学历并不能解决就业问题。 我们要尽力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发展可能,让他们不至于挤在同一个轨道上。 为帮助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山西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帮助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能力,提高补贴标准,全面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路” 。

比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和“西部计划”,按照规定提供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高清晰工资等。有规定; 为吸纳毕业生的企业提供就业补贴、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等综合吸纳; 广泛招聘就业实习岗位,鼓励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实习活动; 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创业毕业生可获得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提供基本帮助。 此外,我省还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取消就业登记证补发、转让手续,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环境。

每年新进入就业市场的年轻人是优化国家劳动力结构的主要来源。 他们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影响着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考研人数减少,是就业观念更加理性的标志,缓解就业紧张是当务之急。 只有市场上的就业机会更多,年轻人的就业信心和期望从根本上提高,才会有更多的人敢于犯错,尝试新的职业领域,大胆创新创业。

山西晚报记者吴佳实习生张宇伟

标签: 考研 就业 人数 毕业 高校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