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线教师,做项目工作是参与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 在新课改的今天,做作业是必修的功课,也是一线教师必备的能力。 我认为,开展项目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促进教师的全面自我发展,最终使学生受益。 下面,我将围绕“一线教师如何做研究”这一话题,结合景山学校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教师培养模式,分享我的实践经验和见解。
做教育改革的志愿兵,而不是奉命的改革者
20世纪末,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景山学校自1960年创办以来,迎来了第三次课程改革,我自愿参加,积极参与。
1999年至今,参与或主持过“九年制语文课程中小学衔接”、“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实验班”、“‘聚焦北京传统文化’初中建设”学校语文探究活动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京山》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编写与试教》、《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初中语文学科与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跨领域阅读、中小学科幻教育实践与推广等研究与实践,学校统一部署和个人自主开发各占一半。
京山有很多像我一样开展科研项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老师。 除了教师个人的主观因素外,还与景山学校在教师培养方面的崇高地位和有效方法有关。 措施。
所谓“高位”,是指景山学校把培养教师人才作为办学战略目标。 早在1983年,在《北京景山学校中小学综合整体改革方案(讨论稿)》中,学校就提出了日常教学、教育工作与教育科研、教育教学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师资培养模式。改革实验。 领导分配、招标与教师认定、自报课题相结合,积极开展教育科学实验。
例如,2002年至2016年,我参与了“义务教育阶段京山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编写与试教”项目。 学校领导是这样利用项目研究来培训教师的:“我校这次语文课程改革,不仅要编写一套新的教材,还要探索改进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培养一批有能力、有能力的学生。”更高的语文水平,也促进了一批教师的成长。教师既是新教材实验的推动者,也是新教材实验的受益者。这些都是改革和实验的内在动力,可以唤醒这些愿望,调动这些教育资源。”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采用“三位一体”模式有计划地培养师资队伍,我们个别教师也自觉按照这一模式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
教学难点应成为教师研究的课题
有的老师可能会问:如何理解“话题意识”? 每年,上级教学部门都会组织课题申报。 作为一线教师,您是否已经通过积极申请选题而具备了选题意识?
关于如何理解主体意识的问题,我很欣赏景山学长们的态度和做法。 在义务教育阶段京山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试教过程中,有一个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每个新学期伊始,我们都会组织老师宣讲计划。本学期要研究相关的试教工作。 主题。 当时,一些年轻教师担心不知道申请什么课题,就向教材编写组的前辈请教。 主编周云宇建议:“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成为研究课题。”
这句话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认识到,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有学科意识的关键,不是看他是否向上级单位汇报了课题,是否参加了批准的学科研究项目,而是这种意识是否真正内化。 主体意识一旦内化,教师就会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发现现实问题,自觉按照科学研究流程和方法进行问题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真正途径,进而采取实际行动改进教学。
在这种项目研究理念的推动下,除了重大项目之外,我还做了很多不那么引人注目、看似“家常便饭”的小项目。 比如,为了让六年级的学生不害怕写作,我的同事朱长思老师每天在课堂上坚持要求学生写50-100字的小作文。
一方面,我觉得这个做法非常好,值得借鉴。 另一方面,首都师范大学的刘占全老师也提醒我,一定要有广阔的写作视野,在课堂上多采用书面的方法,让学生写作。 于是,我把“笔谈”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这个话题说大也不小。 说“不大”,是因为笔谈只是常态化教学的一个环节和一种形式; 之所以说“不小”,是因为书面谈话是课程标准倡导的“以读带动写,以写促读”的一部分。 实施概念的重要方式。
我既是一个“行动主义者”,又是一个“教条主义者”。 一方面,我非常重视在课堂上给学生“写”的时间。 系列训练不仅开展了“读带动写,写促读”,还促进了“说”能力的发展:六年级阅读与写作结合的重点训练是能够从一句话开始“书面谈话”中的一段; 七年级,学生的“笔谈”可以从写一篇杂乱无章的段落,发展到写出“五官清秀、逻辑清晰”的几百字。 一个段落; 八年级,从雄辩的段落“缩水”为项目式的演讲提纲; 而到了九年级,学生努力实现的目标是能够就某个话题当场发言。 他们不仅能说得连贯、有意义,而且还要求他们能够仔细思考,心胸开阔,不能片面。
另一方面,我继续深化对“书面谈话”的研究。 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研究至今仍在继续。 在2018年珠海教育博览会上,我参加了由北京大学王峰和北京师范大学李尔敏两位老师主持的阅读教学论坛,并做了题为“‘笔谈’在结合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的教学分享。读写。”
在演讲中,我将使用笔谈的课堂与不使用书写的课堂进行了比较:不使用书写的课堂是“单线推进”,学生的思维很难充分发展。 他们的思考结果往往是不完整、支离破碎的,思考过程不留痕迹。 一些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逃离”课堂; 由于个体自主学习水平低,小组合作学习肤浅,质量无法保证。
在使用书面演讲的课堂上,学生活动是“多线程的”。 通过书面演讲,学生可以整合并深入处理碎片化的思维。 他们的思维过程会留下痕迹,很容易补充、改进和“回顾”他们的学习。 帮助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更容易保持注意力并提高课堂参与度。 基于个体品质思维的群体合作更加有效。 坚持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 以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近两年来,我重点研究“思考”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是如何发生的。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积累了大量的“笔谈”教学案例。 近年来,我提出了“课内课外、听说读写、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教学模式,这也与“书面会话”的研究密切相关。
俗话说“教育无小事”,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学科研究。 有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看似不大,但只要是现实问题,就值得研究。 但如果你真正“一头扎进去”,“一击到底”,往往会发现看似小问题,其实并不小。
这一“大招”、“一招”行动,实际上是开展新课程改革急需的“深耕”。 “深耕”一词听起来很时髦,但实际上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需要老师从“乱花渐艳”的种种“风景”中准确定位自己。
我做研究的基本方法
除了研究常规的“小课题”外,我做课题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喜欢做前瞻性的课题;二是喜欢做前瞻性的课题。 第二,我喜欢做“长期”的研究。 课题研究基本围绕“实施什么、为什么实施、如何实施”或“是否应该实施、能不能实施、如何实施”等问题。
以2002年至2008年开展的“‘聚焦北京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探究性活动课程建设”研究为例。 这个课题历时六年,一共进行了五轮实践。 用今天的话来说,该课程已经迭代了五次。 2001-2002学年第二学期,我进行了第一轮实验,构建初中语文探究型活动课程。 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聚焦北京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有明确的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 本课程面向我校八年级五班全体学生开放。 在“关注北京传统文化”的总主题下,根据学生的需求,分为“老字号”、“老北京小吃”、“京剧在年轻人生活中的作用”人”、“北京的胡同”、“北京的四合院”、“老北京的事”。 “老北京建筑门窗框”和“门墩”等八个分题。 学生根据不同兴趣组成活动小组,进行探究式学习。
其次,有活动计划、活动教师、活动时间、活动场地等措施来保证。
●活动计划——教师制定总体研究计划,各活动小组根据总体计划和本组活动内容的具体特点制定分主题研究计划。
●活动教师由汉语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北京游言文化工作室(研究老北京文化的民间组织)专家、班主任组成。
●活动时间——整个学期共举办17个教学周,每周两节课。
●活动空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现实社交生活与虚拟网络平台。
第三,课程设计以“活动”为中心,课程实施以“活动”为载体,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和实用性。 无论是全班的总体主题,还是学生群体的分主题,活动都是主要的实施形式。
例如:进行问卷调查,进行专访,现场调查,收集、查询、整理信息,在线互动,参观民间展览和博物馆,举办专题讲座,制作网页或展板展示结果,完成分项等。主题报告会,并分阶段召开项目开题报告会、中期报告会、期末报告会等。 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经历,强调大量汉语活动的实践,使学生掌握汉语的使用规则。
总之,我借鉴研究性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法,让探究式学习方法贯穿于课程选题、开题、实施、结束的全过程。 不仅如此,我还围绕“是否应该建设这样一门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这样的课程能建吗?” “这样的球场应该确定多高的高度?” 以及“如何达到预定的高度”。
通过第一轮项目实践,我得出以下结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初中语文探究式活动课程”是必要的、可行的; 《聚焦北京传统文化》课程实践对语文活动课程的目标有一定影响,课程人文内涵丰富,探究性学习比较扎实,课程实践活动多样,学生提高了在实践中。
在本课题第二轮教学实践中,专家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第三轮,我将课程与北京市东城区“蓝天工程”提供的社会教育资源相结合,尝试探索如何利用各个地区的当地资源。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最终形成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应用的范式; 第四轮项目实验重点是固化操作流程,减少课程进度的随意性,增强可操作性,进一步与首都图书博物馆合作,整合北京本土文化专题优质资源,优化课程内容……
我之所以不断深化课题研究、一次次完善课程,是因为在我看来,无论是学生教育还是教学科研,不应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期、快速”。
我一直主张“长期教育”。 所谓“长远”,就是要有长期的布局和不间断的教学实践。 教师必须不断创设情境和任务,让学生边做边学,帮助他们应用先进的知识。 思想和观点不断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而做“长期”项目,就是在不断深化项目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纠正以往项目推进中的错误,完善项目。 计划以最大化研究项目的价值。
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急需的“深耕”,既需要教育的前瞻性、面向未来,又需要“长远发展”。
传承景山之魂,做教育改革先锋
“长期”是什么意思? 这不仅意味着时间的投入,还意味着教学和课程的研究必须细致,研究的内容要尽可能细化和“延伸”,从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出发。整体课程设计的完整性; 从教学资源整合到学生学习支架搭建; 从提供学生展示平台到促进学习的评价……
每个教学环节都应作为一门学科认真、负责地研究; 最终,结果将真实地体现在学生身上。 将项目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生产力,才是基础教育项目研究的真正意义。
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开展的课题研究不应该孤立存在。 有价值的课题研究必将为后续的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对此我深有体会:从2014年开始,我就开展了初中语文及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义务教育京山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编写与试教)、跨领域阅读、构建等都是我之前做过的课题。初中语文探究式活动课程《聚焦北京传统文化》的一切都没有白费。
文章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中学语文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周正奎先生的一段话。 20世纪60年代,他在北京景山学校工作,对景山中文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 周老师说,早在20世纪60年代,学校领导就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京山人”的特点:
一旦学了“孙悟空”,就敢于解放思想,敢于“大闹天宫”,敢于打破一切不合理的规矩戒律,敢于向一切不科学的世俗偏见和传统习惯宣战。
二是学习“猪八戒”,找准方向,就往前走,“撞到南墙不回头”。 即使撞到了南墙,也不要灰心。 吸取教训,调整步伐,换个角度,继续前进。 在达到目标之前你永远不会放弃。
三是向“老乌龟”学习,看清路线,低着头,勇往直前。 遇到“动荡”时,伸出头来,倾听、辨别。 如果有道理,就把它当作营养来吸收;如果有道理,就把它当作营养来吸收; 如果有道理,就充耳不闻,忽略它,专心致志,继续走自己的路。
周先生评论说,这里所谓的“三学”,实际上是指“自觉的改革意识、顽强的斗志、清醒的科学头脑”,可以概括为“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改革。” 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切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出发点的思想和做法,都需要一线教师弘扬“孙悟空”、“猪八戒”、“老鳖”的精神,坚持坚守底线,耐得住寂寞。 他可以坐在板凳上拿出“干信息”。
作者|周群
编辑|阿伟
排版| 劣质煤
xingjiaoshi@dett.cn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