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完成:探索和认知

91百科网 32 0

中国第十一次北极科考期间,科考队员捕捉到“雪龙二号”遭遇北极熊的瞬间。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作为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

中国始终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努力为提高北极科研水平做出贡献

自1999年执行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以来

我国已开展13次北极科考

综合实地考察、科研站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成效显着。

进一步改进

我国北极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以及在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

科研站从无到有发展

北极黄河站建成,与南极中山站位于同一磁力线上,支撑“子午工程”建设

北极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探索和认识北极是中国北极活动的优先领域和重点领域。

1999年7月1日至9月9日,中国首次北极科考任务圆满完成,历时71天。 此次科考,科学家们以“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为平台,开展多学科、多专业、多项目的现场工作,涉及物理海洋、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渔业资源和大气化学。 等内容。

本次考察的成功完成,证明我国有能力进行北冰洋考察。 当时我国在北极还没有科学研究的“立足点”。 因此,在北极建设自己的科考站已成为我国北极科研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北极的核心区域是被冰雪覆盖的北冰洋。 漂浮的海冰不适合建立全年载人研究站。

中国科学家将目光转向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斯匹次卑尔根岛最早由挪威人于 12 世纪发现。 1920年,英国、美国、挪威等18个国家在巴黎签署《斯瓦尔巴条约》,将整个群岛的主权划归挪威。 1925年,中国、苏联、德国、芬兰、西班牙等33个国家也加入该条约。 根据该条约,我国作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缔约国,拥有该条约规定的包括科考在内的相应权利,这为我国在挪威该地区设立科考站提供了法律依据。

2004年7月28日,我国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正式建立北极黄河站,成为第八个在这里建立北极科考站的国家。 黄河站的建立完成了我国南北极科考站的初步布局,极地研究大国化趋势日益显现。

研究站主体建筑为两层建筑,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可容纳10至15人工作、生活。 以黄河站为考察平台,我国不断拓展考察活动范围和科研领域。 科学家围绕全球气候变化、极地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以及极地环境下的生命特征与过程,重点对海洋、大气、冰雪、空间物理、遥感、地质、地球物理等进行长期观测、生物学和生态学。 和研究。

北极黄河站是极地科学研究中非常独特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它与我国南极中山站位于同一磁力线上。 两个站可以优势互补,形成观测网络。 五年来,北极科考队员对黄河站的极光成像仪、极光光谱仪、感应磁力计、地磁设备等进行了维护和更新,保障了空间环境在线观测监测仪器的正常运行并提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 设施极地子系统二期建设“子午线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年10月9日,北极黄河站进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序列,命名为“北极黄河地球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22年,北极黄河站将支持19个正在进行的各类研究项目。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北冰洋海冰调查现场。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 高跃 摄

科考成果日益丰硕

挺进北极,穿越东北航道,环北冰洋考察,“雪龙2”号北极首航

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完成:探索和认知 北极 考察 科学 观测 黄河 第1张

在首次北极科考中,中国科学家获得了大量珍贵样本和数据,首次确认了“气候北极”的地理范围,为全面认识北极奠定了基础。 他们还发现北极地区的对流层较高,这对于研究我国的季节变化和气候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借助首次北极科考成果,中国科学家发表论文120余篇、专着2本、北极地区地图1册。

此后,我国不断加大北极科考频率和强度,组织开展了12次北极科考,在北极地质、地理、冰雪、水文、气象、海冰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生物学、生态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化学等领域。 水平显着提升,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极科研成果,加深了对北极的认识和了解。

2010年,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期间,“雪龙”号和舰载直升机分别抵达北纬88°26'和北纬90°站位,开展综合海洋调查和海冰观测。 中国北极科考队首次实现了自行到达北极进行科考的愿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12年,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期间,“雪龙”号首次穿越北极东北航道,从太平洋至大西洋,随后穿越北极高纬度航道,从大西洋段返回北极太平洋航段,为中国船舶打开大门 首次从高纬度穿越北冰洋。 此次考察期间,“雪龙”号到达了北纬87°40′的最北点。

2017年,中国启动第八次北极科考,这是我国首次环北极考察,开辟了新的领域。 “雪龙”号穿越北极中央航道,填补了我国北冰洋中部大西洋段的作战空白; 首次成功试航北极西北航道,为后续探索西北航道积累了有益经验; 执行首次北极业务观测任务,完成了北极航道环境综合调查、北极生态环境综合调查和北极污染环境综合调查,填补了我国拉布拉多调查空白海和巴芬湾海域,在我国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北极科考不断推进,我国针对北极特殊环境的装备和技术追赶步伐不断加快。 在水下观测、海冰监测等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的科考装备不断涌现。

“雪龙”不再“孤独”。 2020年7月15日,中国第十一次北极科考队搭乘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二号”从上海出发,执行科考任务。 这是“雪龙二号”成功完成南极首航后,首次承担北极科考任务。 本次考察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北极生态环境的重点方向,在北极公海采用航行观测、横断面调查等方法。 成功完成了楚科奇海大气、海洋和生态的综合观测,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结果。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中冰北极科考站建成,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冰上丝绸之路”持续推进

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有着悠久的历史。 1925年,中国加入《斯匹次卑尔根条约》,正式开启参与北极事务的进程。 此后,中国对北极的探索不断深入,实践不断增多,活动不断扩大,合作不断深化。

1996年,中国成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员,北极科学研究活动日益活跃。 2005年,中国成功举办北极事务高级别会议“北极科学峰会周”,这是亚洲国家首次主办的活动。

2013年,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 作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中国在国际北极规则制定和北极治理机制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断推进,中国正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为促进北极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合作机遇。

2012年,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应邀正式访问北极国家并开展交流活动。 还在冰岛周边海域开展了中冰海洋合作考察,开创了中国与北极国家合作的成功先河。 开创先例,探索非北极国家与北极国家北​​极合作的新途径。

2013年,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冰岛研究中心决定共同建设中冰极光观测站。 2017年9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提出将中冰联合极光观测站升级为中冰北极科学观测站。 在现有极光观测研究的基础上,将增加大气、海洋、冰川、地球物理等方面的数量,冰岛表示全力支持遥感、生物学等学科观测(监测)任务的构想。

2018年10月18日,中国与冰岛合作建设的中冰北极科考站正式投入运行。 该研究站是除黄河站外我国在北极地区的另一个综合性北极研究基地。 该研究站位于冰岛北部凯尔赫,距阿库雷里约66公里。 根据2012年4月20日中冰双方签署的《中国与冰岛政府间北极合作框架协议》,该站是落实两国政府和部门间海上和极地合作框架的重要举措。

科研站区面积1.58平方公里(约2370亩)。 现存建筑包括面积159平方米的住宅、面积约500平方米的仓库、面积753平方米的瞭望楼。 根据研究站业务需求,站区划分为生活区、实验区、空间与大气观测区、卫星接收区、无线电有源探测区等功能区。 考察站可为15人的住宿、生活、工作提供必要的各种后勤保障条件。 具有多种科研能力,可开展极光观测、大气监测、冰川、遥感等研究。 有些建筑物经过改造后可以延伸至海洋。 、地球物理、生物学等学科的观测研究。

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极大拓展了我国极地考察的范围和能力,深化了我国与冰岛的科研合作。

2005年,中国成为新奥勒松科学管理委员会第八个正式成员。 2022年,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将在线参加第56次和第57次纽约-奥勒松科学委员会会议,并参与“新奥未来联合研究设施开发”和“四大旗舰计划和跨旗舰”计划更新》《各站重点研究计划》等重要会议议程。

国际合作的重点是互利共赢。 中国与北极国家在北极领域的合作,为提高北极科学研究水平、实现北极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与北欧国家在北极的合作空间和潜力将进一步拓展。

尊敬的《海洋档案馆》读者

为了及时收到我们的推送通知

请“将公众号设为星星”

不然以后你可能就见不到我们了。

结尾

标签: 北极 考察 科学 观测 黄河

发表评论 (已有27722条评论)

评论列表